甘孜州保護古樹名木守護綠色“文物”
近日,記者從(cong) 甘孜州林長辦獲悉,為(wei) 推動形成人人保護古樹名木的濃厚氛圍,甘孜州多舉(ju) 措、多渠道加強對古樹名木的介紹和宣傳(chuan) ,強化各行業(ye) 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讓保護好古樹名木成為(wei) 整個(ge) 社會(hui) 的共識。
切實強化固有古樹的管理保護。對州內(nei) 經法定的482株古樹名木(其中經省政府認定公布的一級古樹32株,名木1株,州政府認定公布的二級古樹111株,縣(市)政府認定公布的三級古樹338株)加強管理保護,截止目前均已完成掛牌(立碑)保護,建立了圖文並茂實電結合的“一樹一檔”,並錄入四川省古樹名木信息管理係統和全國古樹名木信息管理係統。
開通專(zhuan) 項搶救複壯及時到位。通過古樹林長巡護,古樹管護員看護,雙保險動態監測古樹生長勢,適時開展古樹名木搶救複壯,2023年投入州本級資金110萬(wan) ,對20株一級和35株二、三級衰弱病株開展搶救複壯。自2020年以來投入州本級資金300萬(wan) ,爭(zheng) 取省級專(zhuan) 項資金40餘(yu) 萬(wan) ,累計開展搶救複壯160餘(yu) 株。
查漏補缺不遺漏。2023年投入州本級資金100萬(wan) 在全州18個(ge) 縣(市)開展古樹名木普查及保護,截止目前13縣(市)已完成新增古樹取髓心采集標本,共收集髓心和標本300餘(yu) 份,五小葉槭、藏梨、變葉海濤等鄉(xiang) 土樹種即將上榜古樹名錄,色達、石渠、理塘3縣實現古樹零的突破,投入州本級專(zhuan) 項資金15萬(wan) 在古樹特別集中的城鄉(xiang) 縣正鬥鄉(xiang) 、青德鄉(xiang) 開展專(zhuan) 項普查,采集髓心標本120餘(yu) 份。
爭(zheng) 取政策強保護。2023年爭(zheng) 取省級專(zhuan) 項資金6萬(wan) 元在瀘定、道孚、鄉(xiang) 城三縣建成古樹公園3個(ge) ,實現甘孜古樹公園零的突破,積極參加省綠委辦組織“四川十大樹王”暨“百佳古樹名木”評選活動,瀘定海螺溝康定木蘭(lan) 榮獲“四川十大古樹”,丹巴古梨樹、道孚古榆樹獲評“四川十大最具人氣古樹”,瀘定楠木、康定麥崩古柏樹獲得“四川百佳古樹”稱號。
林長引領促保護。2023年7月上旬州林長辦在全省率先推行古樹名木+林長責任機製,林長引領古樹名木管理促古樹名木管理,建立縣(市)、鄉(xiang) (鎮)、村林長分級對應一級(名木)、二級、三級古樹的責任體(ti) 係,落實縣(市)級古樹名木責任林長33人,鄉(xiang) (鎮)級古樹責任林長111人,村級古樹責任林長338人,簽訂古樹林長責任書(shu) 482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白玉縣贈科鄉1300多畝青稞喜迎豐收
又是一年秋收季,白玉縣贈科鄉下比沙村千畝青稞種植基地的青稞迎來了豐收的季節。[詳細] -
瀘定加速災後農業恢複 續寫產業發展新篇章
“9·5”瀘定地震一年來,瀘定縣把以人為本、民生優先貫穿到災後恢複重建工作全過程,製定6個災後恢複重建產業項目目標,分類製定災後恢複重建指導措施,全力以赴推進災後農業生產恢複工作,助力鄉村振興。[詳細] -
理塘縣倡導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新風
近日,理塘縣委宣傳部聯合縣婦聯、團縣委在格薩爾廣場開展2023“風新理塘”新時代文明實踐——農村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月活動和全國第21個公民道德日宣傳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