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強基固本,讓基層社會治理迸發新的生機活力

發布時間:2023-12-12 11:03:00來源: 青海日報

  圖為(wei) 俯瞰河南縣蘭(lan) 龍生態有機畜牧業(ye)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村黨(dang) 支部引領組建合作社,村民共同富裕已在黃南牧區成為(wei) 村級發展和牧民發家致富新模式。公保安加 攝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基層穩,則大局穩;基層安,則社會(hui) 安。

  今年以來,地處九曲黃河第一灣、青甘川三省交界的黃南藏族自治州,聚力平安青海建設“十個(ge) 一”,不折不扣落實省委政法委關(guan) 於(yu) “加快促進基層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在鞏固和深化“一核三治”社會(hui) 治理黃南模式上持續發力,推行黨(dang) 建引領“五治聯動”基層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探索實踐“基層社會(hui) 治理專(zhuan) 項工作組”工作法,創新構建社會(hui) 治理堅強有力的基層組織體(ti) 係,推進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黃河之南走深走實,曆久彌新,永葆生機活力。

  11月底,記者走進黃南州農(nong) 村牧區,實地探訪這裏是如何抓住機製創新這個(ge) “牛鼻子”,借“專(zhuan) 項工作組”新風,築牢社會(hui) 穩定與(yu) 經濟發展有機統一的基層第一線平台。

  固本強基,讓基層黨(dang) 組織“頂天立地”

  “隻要建好建強基層黨(dang) 組織,任何工作都好辦。”在基層一線的艱苦實踐和鑽研總結中,同仁市隆務鎮吾屯上莊村駐村幹部祁海霞有了全新的認知——基層工作千絲(si) 萬(wan) 縷,基層黨(dang) 組織就像一根針,撲下身子穿針引線,建好配強支部,基層這張網才能織密織牢。

  2022年以來,隆務鎮吾屯上莊村以鞏固和拓展“一核三治”社會(hui) 治理黃南模式、深化“五治聯動”基層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為(wei) 抓手,拓展“基層社會(hui) 治理專(zhuan) 項工作組”工作法,有效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在基層社會(hui) 治理中的“領頭雁”和“主心骨”作用,基層治理能力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走進位於(yu) 吾屯上莊村村委會(hui) 會(hui) 議室,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yu) 靠牆而立的那組“貨架”,它的頂端以白底紅字書(shu) 寫(xie) 著“隆務鎮吾屯上莊村愛心積分超市”,底下4層貨櫃上,依次擺放著電飯鍋、洗衣液、廚用抹布、餐紙等日常所需生活用品,而每一件物品,都標注著與(yu) 其相對應的“等價(jia) 積分”數額,村民通過參與(yu) 專(zhuan) 項工作組或村級日常活動,爭(zheng) 先爭(zheng) 優(you) 獲取積分,最後用積攢的積分兌(dui) 換“貨架”上相應的物品。

  “這是一件小事,做起來並不難實現,卻可以讓整個(ge) 村莊變得更加和諧,讓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旦智才讓頗有感觸地說,用心用情用力提高支部服務本領,將服務民生的觸角延伸至每一戶村民,是村級黨(dang) 支部打牢政治基礎的“法寶”,也是讓村級產(chan) 業(ye) 進一步發展、村容村貌進一步提升、移風易俗順利推進的主引擎。

  在吾屯上莊村,平時村民在生產(chan) 勞動的同時,按興(xing) 趣、專(zhuan) 長以及個(ge) 人意願加入村黨(dang) 支部帶領下的十一個(ge) 專(zhuan) 項工作組,已然形成一股人人參與(yu) 矛盾調解、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精神文明建設等村集體(ti) 工作新常態,村級工作因此變得更加有條不紊、清晰明了。“支部得到了村民的普遍認可和全心全意的支持,工作就好開展,我們(men) 也得心應手。”旦智才讓說。

  吾屯上莊村黨(dang) 支部是黃南州傾(qing) 力建強基層黨(dang) 組織、配強基層組織幹部隊伍的一個(ge) 縮影。如今,在黃河之南廣袤的沃野上,強有力的基層黨(dang) 組織,已成為(wei) 推動社會(hui) 穩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生態保護等各項事業(ye) 的“排頭兵”和“領頭雁”,在基層黨(dang) 組織帶領帶動下的一個(ge) 個(ge) 村落,共同構成黃南州昂揚向上的一幅美麗(li) 畫卷。

  “基層黨(dang) 組織是黨(dang) 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的‘最後一公裏’,發揮著重要的戰鬥堡壘作用。”黃南州委書(shu) 記朱戰民表示,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相對滯後的邊遠地區,黃南州隻有不斷增強基層黨(dang) 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創新治理機製,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基層社會(hui) 治理效能。

  善治達情,讓農(nong) 村牧野迸發生機活力

  國之興(xing) 衰係於(yu) 製,民之安樂(le) 皆由治。

  2023年以來,以黨(dang) 建引領為(wei) 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群治、智治“五治聯動”基層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的推行,使得黃南州城鎮、農(nong) 村、牧區快速變得既安定有序又充滿生機活力。但直麵新時代新征程中不斷呈現的新矛盾,治理機製體(ti) 係等方麵的不足和短板也漸漸“浮出水麵”。

  “在以往,黃南州基層村社黨(dang) 建引領成效不顯著,沒有形成理論指導、行動引導、全民參與(yu) 的一整套體(ti) 製機製框架和製度管理體(ti) 係。”黃南州委副書(shu) 記、政法委書(shu) 記熊元來介紹,前幾年,片麵認為(wei) 基層社會(hui) 治理僅(jin) 僅(jin) 歸於(yu) 公、檢、法、司部門職責範圍的理解誤區普遍存在,在基層社會(hui) 治理具體(ti) 實踐中應急手段多,前瞻性、綜合性、係統性管理措施少,主動開展經驗交流和學習(xi) “取經”者少,被動單打獨鬥和“摸著石頭過河”者多,“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思維模式已固化,社會(hui) 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程度不足以緊跟時代變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一場“對症下藥”的改革在黃南農(nong) 村牧區悄然興(xing) 起。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黃南州積極推行“五治聯動”,由州委政法委牽頭組織,逐一推進落實,完成了全州33個(ge) 鄉(xiang) 鎮290餘(yu) 個(ge) 村社“基層社會(hui) 治理專(zhuan) 項工作組”成立和工作法推廣。

  在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托葉瑪鄉(xiang) 曲海村村委會(hui) 院落一側(ce) ,十一塊展板整齊擺放,分別詳細羅列著村裏十一個(ge) 工作組的分組情況以及各組主要職責,村裏所有青壯年勞動力根據興(xing) 趣、特點、專(zhuan) 長以及個(ge) 人意願,被分配在不同組別。

  “自從(cong) 成立了專(zhuan) 項工作組,所有村民都參與(yu) 村裏各項事業(ye) 發展,我和村幹部們(men) 肩上的擔子輕了很多,辦事有了更清晰的依據,效率也高了很多。”十一個(ge) 專(zhuan) 項工作組成立後,曲海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尕藏三智任矛盾糾紛調解組、教育督導組、國家安全維護組、生產(chan) 發展組等6個(ge) 工作組組長,“身兼多職”的他認為(wei) 專(zhuan) 項工作組開展以來,基層治理和發展推動得更加輕鬆、有序、有效。

  尕藏三智是蒙旗草原有名的矛盾糾紛調解“高手”,他曾經用自己思維縝密、善於(yu) 總結和言談的專(zhuan) 長,把對家鄉(xiang) 的情感傾(qing) 注於(yu)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中,化解了十裏八鄉(xiang) 一個(ge) 又一個(ge) “老、大、難”的矛盾糾紛問題。因此,村裏成立專(zhuan) 項工作組以來,他當仁不讓兼任糾紛調解組組長,並專(zhuan) 門在村委會(hui) 騰出一間房,作為(wei) 矛盾糾紛調解組工作室,又挑選了完傑加、多傑仁青等4位副組長和成員,將工作室做得有聲有色。

  “成立專(zhuan) 項工作組後,村裏每個(ge) 人都很忙,矛盾糾紛自然就少了,尋求我們(men) 矛盾糾紛調解組幫忙的人就更少了。”尕藏三智說,村裏幾乎無糾紛可調解,成員們(men) 便將目光瞄向法律法規宣傳(chuan) 普及教育活動,借助鄉(xiang) 鎮司法所、駐村工作隊的力量,定期宣傳(chuan) 法律法規和政策,進一步提高村民法治意識,防患於(yu) 未然。

  “‘基層社會(hui) 治理專(zhuan) 項工作組’的做法,說白了就是通過抓牢黨(dang) 建引領‘五治聯動’,從(cong) 思想上引導群眾(zhong) 、構建交流平台與(yu) 意見交互體(ti) 係,在辦實事中廣泛動員群眾(zhong) 參與(yu) 自治,激發群眾(zhong) 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做到民事民議、民事民決(jue) 、民事民辦,讓人民在參與(yu) 自治中提出點子、貢獻力量。”黃南州委政法委副書(shu) 記華本說。

  久久為(wei) 功,讓民生福祉更有質感

  利民之事,絲(si) 發必興(xing) 。厲民之事,毫末必去。

  在黃河之南的豐(feng) 野沃土上,“基層社會(hui) 治理專(zhuan) 項工作組”工作法既是動員人民參與(yu) 共治的重要渠道,也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具體(ti) 表現和匯聚人民智慧與(yu) 力量的有效方式。

  “要穩定、要和諧、要和美,發展才是硬道理。”吾屯上莊村監督委員會(hui) 主任周太說,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經濟,讓村民共同富裕,對一個(ge) 村的安定團結有非常重要的意義(yi) 。

  與(yu) 時俱進的社會(hui) 治理模式,不僅(jin) 讓吾屯上莊村和諧安定,還借助生產(chan) 發展組的力量,讓村集體(ti) 產(chan) 業(ye) 發展獲取更強動力。今年,通過隆務鎮黨(dang) 委政府牽線搭橋,生產(chan) 發展組極力爭(zheng) 取,投資5000萬(wan) 元的金穀林卡項目花落吾屯上莊村,使得這個(ge) 以熱貢藝術揚名省內(nei) 外的村落有了村民抱團發展的集體(ti) 產(chan) 業(ye) 。

  11月底,記者走進位於(yu) 吾屯上莊村西南側(ce) 的公共樹林,隻見金穀林卡特色高端民宿項目主體(ti) 已完成建設,工人們(men) 正在緊張打理周圍環境衛生,為(wei) 冬季休工期做最後的準備。

  為(wei) 了金穀林卡項目,吾屯上莊村生產(chan) 發展組成員前後多次入戶,苦口婆心動員村民參與(yu) 集體(ti) 經濟發展,最後順利完成群眾(zhong) 自籌1000萬(wan) 元,成功引進了項目。

  “為(wei) 了這個(ge) 項目,我們(men) 生產(chan) 發展組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現在建起來了,覺得一切都值得。”站在項目工地一旁的空地上,周太感慨頗多,他介紹,金穀林卡特色民宿項目爭(zheng) 取總投資5000萬(wan) 元,主要建設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會(hui) 議中心、民宿群、特色院落等設施,項目建成投運後將於(yu) 當年實現村集體(ti) 經濟分紅收益100萬(wan) 元,並在將來的25年裏按照合作開發協議,累計向村集體(ti) 分紅2810萬(wan) 元,最大程度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讓更多村民“吃上旅遊飯、走上致富路”。

  在黃南州城鎮、農(nong) 村和牧區推行“五治聯動”,探尋“基層社會(hui) 治理專(zhuan) 項工作組”工作法的主要內(nei) 核,每一個(ge) 村落迸發的新活力都在表明同樣的結論——在新征程上,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適應新時代社會(hui) 矛盾發生的新變化,把群眾(zhong) 安全、安定、安心,發家致富的意願作為(wei) 推進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的著力點,真正做到紮根基層,耕耘基層,服務民生,才能將一個(ge) 個(ge) 家庭的“小和諧”“小幸福”,聯結成整個(ge) 社會(hui) 和國家的“大平安”“大穩定”。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共建共治共享的“黃南樣本”

    近年來,黃南州健全完善基層群眾自治機製,注重調動城鄉群眾、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自主自治的積極性,不斷暢通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製度化渠道,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