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道孚縣引幫扶“活水” 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發布時間:2023-12-26 15:48:00來源: 甘孜日報

  自“組團式”幫扶工作開展以來,道孚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結合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與(yu) 浙江省對口支援幫扶及省內(nei) 對口幫扶各方錨定“民族團結”和“共同發展”總目標,以創品牌、優(you) 環境、育人才、提質量、促發展為(wei) 重點,堅持“精準”與(yu) “精細”、“輸血”與(yu) “造血”、“扶智”與(yu) “扶誌”相結合,紮實深入開展“組團式”教育、醫療及科技幫扶,全麵激發幫扶“活力”,攜手打造幫扶“樣板工程”,以幫扶助推道孚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育才造血”增強內(nei) 生動力。圍繞綜合管理、人才培養(yang) 、學科建設等方麵,實施人才“增技”“提能”培養(yang) 行動,依托幫扶派出單位優(you) 質師資及專(zhuan) 家力量,明確道孚本土人才培養(yang) 目標,采取“線上+線下”“走出去+請進來”“個(ge) 性化+定製化”“專(zhuan) 家實地授課指導”等方式,建立“1對1”“1對多”等“師帶徒”“傳(chuan) 幫帶”機製,助力道孚教育、科技、醫療本土人才“增技”“提能”,全力培養(yang) 一批骨幹教師、醫護骨幹專(zhuan) 技人才、農(nong) 業(ye) 發展實用技術人才、農(nong) 村致富帶頭人及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土專(zhuan) 家”和“田秀才”。截至目前,醫療幫扶團隊培養(yang) 道孚縣人民醫院學科帶頭人、業(ye) 務骨幹10名,將道孚縣人民醫院醫技人員執業(ye) 技能考試通過率提升至100%;教育幫扶團隊啟動道孚中學首批教研員聘任工作,推動開展教研周、名師示範課、赴外研學等活動,促進道孚中學人才培養(yang) 傳(chuan) 幫帶水平和整體(ti) 教學能力不斷提升;科技幫扶團隊培養(yang) 培訓道孚技術骨幹、種植養(yang) 殖大戶、致富能手及本地“土專(zhuan) 家”和“田秀才”等500餘(yu) 人。通過人才“造血”培育,實現本土人才培養(yang) 理念和業(ye) 務能力“雙提升”,助力道孚教育科技醫療事業(ye) 實現可持續發展。

  “撬動資源”打造融合品牌。醫療幫扶團隊穩步推進道孚縣人民醫院重點科室建設,圍繞“醫技”短板,創建婺州名醫堂、中醫名醫館等醫療服務品牌;教育幫扶團隊堅持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wei) 目標,創建道孚中學“金郫”名師傳(chuan) 幫帶工作室,建立打造“小馬駒”“格桑花”成長營等品牌;科技幫扶團隊聚焦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領域,用好用活幫扶派出單位科技優(you) 勢,積極助力道孚加快建設現代化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不斷優(you) 化壯大“一廊九園三基地”建設,助力建設示範帶動作用強的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加大“三品一標”農(nong) 特產(chan) 品申報,紮實解決(jue) 農(nong) 特產(chan) 品品牌打造及龍頭企業(ye) 培育等難題,建立科技示範基地2個(ge) ,助力美德園區建立500畝(mu) 高原蔬菜標準化核心示範基地。通過撬動資源,打造融合品牌,實現幫扶雙方資源共享、項目共建、同頻共振。

  “升級服務”破解發展難題。醫療幫扶團隊推動道孚縣人民醫院建立血液淨化中心、遠程醫療係統和開展“五個(ge) 中心”建設,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2項,道孚縣人民醫院門急診人次、業(ye) 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93.33%、41.68%,縣內(nei) 就診率提高1.2個(ge) 百分點,轉院人次同比下降12.53%,基本實現縣域常見病、多發病在縣內(nei) 就能解決(jue) 。教育幫扶團隊創新教學形式,借助網絡技術,積極探索開展網絡智慧教育,深入推進“互聯網+遠程教育”,打破與(yu) 東(dong) 西部協作對口支援、省內(nei) 對口幫扶等幫扶單位的空間限製,搭建線上優(you) 質名校師資授課和師生交流互通渠道,調動學生學習(xi) 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共享幫扶學校名師優(you) 質數字教學資源,道孚中學廣大學子的夢想被線上教育點亮,通過網絡智慧課堂飛出大山、逐夢未來,實現教學“質變”、教育“蝶變”。今年,道孚高中單招上線率為(wei) 41%,同比增長8個(ge) 百分點,文化類本科上線實現恢複高中辦學以來二本硬上線“零”的突破,增長150%。科技幫扶團隊開展科技服務23場次,示範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100餘(yu) 畝(mu) ,推廣運用新方法、新技術6項,引進新品種70餘(yu) 個(ge) ,解決(jue) 相關(guan) 技術問題30個(ge) ,帶動200戶農(nong) 戶每戶增收2000元,有效鼓足了群眾(zhong) “腰包”,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責編: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