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周縣全力守護野生動物:鶴舞高原景如畫
冬日的拉薩,記者走近拉薩的後花園、拉薩的糧倉(cang) ——林周,領略“高原精靈”黑頸鶴越冬的“天堂”。
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成群結隊的鳥兒(er) 在河麵上、濕地裏盡情嬉戲,赤麻鴨悠然戲水、斑頭雁低聲吟唱、黑頸鶴翩翩起舞……萬(wan) 鳥齊飛的壯觀場麵已成為(wei) 林周縣鄉(xiang) 村風景中最亮麗(li) 的風景線,林周縣成為(wei) 了名副其實的“候鳥天堂”。
近年來,林周縣認真開展自然保護區管理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通過多年的努力,以黑頸鶴、斑頭雁、赤麻鴨、白唇鹿等為(wei) 代表的野生動物如今在這片沃土上自由棲息,譜寫(xie) 了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篇章。
“今年黑頸鶴來得有點晚。由於(yu) 今年秋冬季節比較暖和,11月份它們(men) 才來,往年10月中旬就來了。每年到了這個(ge) 時段,我們(men) 幾名巡護員都會(hui) 提前做好準備,每天盼著黑頸鶴回家,看到黑頸鶴回來過冬就會(hui) 第一時間把這個(ge) 喜訊分享給大家。次年3月黑頸鶴北飛,我們(men) 感覺就像親(qin) 人外出,盼著來年它們(men) 再回來。”巡護員丹增說。
現年59歲的丹增是拉薩市林周縣春堆鄉(xiang) 的一名野生動物巡護員,他是巡護員中從(cong) 事野生動物巡護工作時間最長的一名巡護員,一幹就是12年。
“我特別喜歡野生動物巡護這份工作,每年這段時間是我們(men) 最忙碌,也是最幸福的時候。每天清晨我們(men) 都要騎著摩托車在保護區內(nei) 開展巡邏,仔細察看各種棲息野生鳥禽的生活狀況。從(cong) 事巡護工作以來,我已經先後救治了4隻傷(shang) 勢嚴(yan) 重的黑頸鶴,其中一隻受傷(shang) 的黑頸鶴在我家待了8個(ge) 多月,最短的也有1個(ge) 多月。看到越來越多的野生鳥禽聚集到林周過冬,我覺得特別高興(xing) ,這說明我們(men) 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丹增興(xing) 奮地說。
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同時也是世界上15種鶴群中唯一一種能在高原生存的鶴種。為(wei) 進一步做好黑頸鶴保護工作,林周縣林草局在雅江中遊河穀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周段)內(nei) 設立了10處黑頸鶴投食點,由9名保護區專(zhuan) 職巡護員通過人工投食的方式,每年投食2萬(wan) 多斤的青稞、小麥,確保黑頸鶴越冬食物充足。目前,每年到林周縣境內(nei) 越冬的黑頸鶴達2000多隻,主要集中在卡孜鄉(xiang) 、春堆鄉(xiang) 和強嘎鄉(xiang) ,區域內(nei) 的虎頭山水庫和卡孜水庫以及大片濕地成了黑頸鶴的“冬季樂(le) 園”,每年到虎頭山水庫周邊越冬的黑頸鶴有上千隻。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存、繁殖在高原的鶴類,素有“高原仙子”“鳥類大熊貓”的美譽,群眾(zhong) 習(xi) 慣稱它們(men) 為(wei) “幸福鳥”“吉祥鳥”。林周縣地處雅江中遊河穀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優(you) 良的生態環境、適宜的氣候讓這裏成為(wei) 黑頸鶴越冬的天選之地。
“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3月是觀賞黑頸鶴的最佳時節,為(wei) 了更好地對黑頸鶴進行保護,我們(men) 會(hui) 在黑頸鶴越冬期間進行專(zhuan) 門巡護,清除潛在隱患、杜絕偷獵行為(wei) ,時刻關(guan) 注和掌握自然保護區新動態。同時,在黑頸鶴經常活動的區域建立了10個(ge) 投食點,采取不定期喂食、巡護員監管的方式,為(wei) 黑頸鶴打造了一個(ge) 食物充足、活動安全的棲息環境,使得保護區內(nei) 的黑頸鶴數量逐年增多。”林周縣林草局局長貢秋卓瑪介紹說,林周縣始終秉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不斷提高群眾(zhong) 生態保護意識,加強對受傷(shang) 野生動物的救護,生物多樣性在林周大地生動體(ti) 現。
近年來,西藏不斷加大黑頸鶴生存環境保護力度。一方麵,定期組織開展森林、草原、濕地資源監測等工作;另一方麵,積極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執法、生態保護宣傳(chuan) 等工作。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不斷增強,在多方保護下,黑頸鶴數量呈現逐年遞增的良好態勢。最新數據顯示,西藏黑頸鶴種群數量已從(cong) 上世紀的不足三千隻增長至如今的過萬(wan) 隻。
目前,林周縣境內(nei) 棲息著黑頸鶴、白唇鹿、雪豹、棕熊等多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其中黑頸鶴數量最多。2003年,雅江中遊河穀黑頸鶴自然保護區也憑借著優(you) 越的自然環境,在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的批準下晉升為(wei)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高原精靈”黑頸鶴拉薩林周越冬
連日來,拉薩林周縣境內大批黑頸鶴或在田間覓食,或在水域棲息。這些前來越冬的黑頸鶴,將在這裏待到來年的三四月份。[詳細] -
鶴鳴高原:西藏黑頸鶴巡護員的十年護航之路
晨光熹微,西藏林周縣虎頭山水庫裏,夜棲的黑頸鶴、赤麻鴨等候鳥發出陣陣鳴叫,準備外出覓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