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頻遭黑客攻擊 中國發力提升工業信息安全

鍾建珊 蔣雪林 發布時間:2018-04-25 09:2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24日在南寧表示,中國工業(ye) 信息安全麵臨(lin) “內(nei) 憂外患”嚴(yan) 峻形勢,國內(nei) 工業(ye) 領域已成為(wei) 黑客攻擊的主要目標,中國將加快建設全國在線監測網絡、應急資源庫和仿真測試、信息共享、信息通報平台,構建覆蓋全國的安全態勢感知體(ti) 係,提升工業(ye) 信息安全保障。

2018年全國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ye) 工作座談會(hui) 當日在廣西南寧舉(ju) 行。陳肇雄在會(hui) 上介紹,中國正推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創新,加快大數據發展行動,持續完善工業(ye) 信息安全保障體(ti) 係。目前,製造業(ye) 與(yu) 互聯網融合成效顯著。

據官方數據統計,2017年,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實現收入5.5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下同),利潤總額7020億(yi) 元,同比增長15.8%。2018年1-2月,該項收入保持增長勢頭,達到8196億(yi) 元,同比增長13.3%。

陳肇雄說,以信息網絡技術加速創新與(yu) 滲透融合為(wei) 突出特征的新工業(ye) 革命,正推動實體(ti) 經濟特別是製造業(ye) 向數據驅動型創新體(ti) 係和發展模式轉變。但中國工業(ye) 互聯網發展卻麵臨(lin) 全方位、多層麵的安全挑戰。2017年,全球近4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黑客對中國國內(nei) 工控係統發起了近13萬(wan) 次的網絡探測與(yu) 攻擊,比2016年增長14.2%。

“中國工業(ye) 信息安全產(chan) 業(ye) 當前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工控核心設備及係統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麵沒有根本轉變,技術、產(chan) 品、服務難以實現安全可控。”陳肇雄說,中國存在工業(ye) 信息安全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化應用不夠,監測預警、漏洞挖掘等關(guan) 鍵技術積累不足的短板,安全保障體(ti) 係亟需建立完善。

中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ye) 司司長謝少鋒分析,操作係統等關(guan) 鍵基礎軟件受製於(yu) 人是製約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發展的嚴(yan) 重問題。他說,目前國產(chan) 基礎軟件的市場份額僅(jin) 占5%,國產(chan) 操作係統的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僅(jin) 為(wei) 4%;核心工業(ye) 軟件對外依存度大,國內(nei) 80%的設計軟件、五成的製造軟件和95%的服務軟件市場均由國外企業(ye) 主導。

為(wei) 提升工業(ye) 信息安全保障,陳肇雄說,中國下一步將健全完善工業(ye) 信息安全保障體(ti) 係,加強國家工業(ye) 信息安全專(zhuan) 業(ye) 機構建設,加快構建從(cong) 國家到地方的一體(ti) 化支撐保障體(ti) 係。同時深入實施工控安全三年行動計劃,持續完善工業(ye) 信息安全標準體(ti) 係,加強工控安全檢查評估;建設麵向重點行業(ye) 、覆蓋中央及地方的風險信息報送與(yu) 通報網絡和應急處置體(ti) 係。

謝少鋒透露,2018年,中國將加快出台推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發布工業(ye) 技術軟件化三年行動計劃,指導建設2至3家省級工業(ye) 技術軟件化創新中心,培育50家工業(ye) 技術軟件化示範企業(ye) ,做好安全可靠應用技術保障和產(chan) 業(ye) 支撐,強化操作係統等基礎軟件研發應用,推動基礎軟件產(chan) 業(ye) 破局。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加快中國數字化進程 踐行網絡強國戰略

    隨著數字中國研究院和數字中國核心技術產業聯盟宣告成立,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今天在福州圓滿閉幕。在4月20日至21日召開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網信事業的發展謀篇布局。習近平指出,網信事業...[詳細]
  • 春潮湧動,千餘青少年相約科技館

    res10_attpic_brief.jpg
    一件件充滿妙想、不同尋常的設計,讓人由衷地驚歎青少年噴薄而出的無限創意、靈感和極強的動手能力。4月15日,第33屆青海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第17屆青海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在青海省科技館舉行。一年一度的全省青少年科技創新...[詳細]
  • 中挪將共建北極氣候研究平台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竺可楨-南森國際研究中心”(竺南中心)中挪合作15年暨發展戰略研討會4月16-17日在北京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中挪雙方將在北極氣候研究等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建北極氣候監測-預測平台。挪威研究與...[詳細]
  • 靠天吃飯 海上科考與惡劣天氣過招

    航行在西南印度洋的“向陽紅10”科考船最近特別忙。它不但忙著執行中國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任務,期間還要跟各種前來搗亂的氣象係統打交道。當地時間4月15日中午,剛剛避開惡劣天氣的“向陽紅10”船再次開始北上避風,這已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