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繪好“工筆畫”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在國際治理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2-01-06 17:5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帶一路”進行時】

  作者:林躍勤(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社會(hui) 科學雜誌社對外傳(chuan) 播中心主任)

  當前,世界麵臨(lin)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同時保護主義(yi) 、保守主義(yi) 、單邊主義(yi) 以及霸淩主義(yi) 盛行,尤其是美國“脫鉤退群”、背棄國際責任,造成全球公共產(chan) 品供給嚴(yan) 重短缺、全球治理赤字增多。正如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所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並以不可預測和危險的方式蔓延,原因是全球缺乏合作和團結互助。國際社會(hui) 需要以創新方式思考和建立一個(ge) 果斷、協調、靈活,隨時可應對各種挑戰的網絡化的多邊主義(yi) 的全球治理體(ti) 係。作為(wei) 中國向國際社會(hui) 提供的重要公共產(chan) 品和合作平台,“一帶一路”倡議的實踐在應對全球治理赤字和國際公共產(chan) 品短缺方麵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在中國與(yu) 合作各方推動“一帶一路”邁向高質量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更應努力發掘和增強其在推動全球發展創新與(yu) 全球治理中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供給及合作平台支撐作用。

  “一帶一路”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合作平台特性日益凸顯

  古特雷斯在2019年舉(ju) 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曾強調,“一帶一路”倡議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巴黎協定》以及《亞(ya) 的斯亞(ya) 貝巴行動議程》相一致。有規劃的“一帶一路”投資有助於(yu) 創造更加公正、繁榮的世界和消除氣候變化帶來的不良影響。

  經過不懈努力,“一帶一路”逐漸成為(wei) 具有競爭(zheng) 力和影響力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合作平台,體(ti) 現在以下三點。一是提供並倡導國際合作新理念新範式。“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等互利共贏的新型國際合作觀,倡導和支持開放貿易、自由投資製度,體(ti) 現了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目標應對全球性問題的中國方案,是契合合作國家國情和發展需求的、不斷完善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及包容、平等、多元化的合作平台。二是“一帶一路”提供的公共產(chan) 品逐漸增多。“一帶一路”共建項目如交通樞紐、公路鐵路、管道和港口以及產(chan) 業(ye) 園區和生產(chan) 企業(ye) 等陸續竣工,為(wei) 改善區域和全球聯通、為(wei) 繁榮國際貿易和民眾(zhong) 交往等作出了顯著貢獻,如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在2016年後扭虧(kui) 為(wei) 盈、集裝箱吞吐量快速上升。此外,沿線國家合作生產(chan) 的防疫產(chan) 品和技術設備等成為(wei) 重要防疫公共產(chan) 品。更為(wei) 重要的是,中國與(yu) 合作國家共同探索的基建、高鐵、5G、電子商務、人工智能、衛星導航、數據交換、海底電纜、綠色能源、低碳技術、超高壓輸電、減貧、先進農(nong) 業(ye) 等標準、規則和製度,在商品運存關(guan) 檢製度、文憑學曆和專(zhuan) 業(ye) 資格互認製度、防疫製度等規製以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智庫聯盟等多種合作平台逐漸從(cong) 區域性公共產(chan) 品變成全球性公共產(chan) 品,從(cong) 非正式公共產(chan) 品轉向正式公共產(chan) 品。三是“一帶一路”為(wei) 世界各國提供國際合作新平台。曆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舉(ju) 辦,獲得了廣泛響應,達成諸多國際合作共識、協議以及平台建設倡議,如綠色投融資、可持續發展、信息交換、債(zhai) 務可持續以及創新發展平台建設項目等準公共產(chan) 品。

  當下,“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核心理念正陸續被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ya) 太經合組織及其他地區或國際組織列入文件和認同支持,充分證明“一帶一路”已從(cong) 中國倡議轉化為(wei) 全球公共產(chan) 品和全球性行動。

  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促進全球治理水平提升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中指出,我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進一大批關(guan) 係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項目,建設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帶一路”成為(wei) 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國際合作平台。為(wei) 此,需要進一步研究推動高質量持續共建“一帶一路”,並強化其全球發展穩定器、有效治理大平台和國際公共產(chan) 品的功能作用。

  努力提高“一帶一路”建設質量和效益標準。我們(men) 亟須提高共建“一帶一路”的整體(ti) 綜合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園區建設、重大技術和產(chan) 品研發、運行管理製度等各方麵的標準、質量、效能指標以及價(jia) 格競爭(zheng) 力等,以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目標。

  創造多元可持續的要素投入機製。促進“一帶一路”建設投入主體(ti) 和渠道多元化,特別要激發私營企業(ye) 、國際金融組織、跨國公司、東(dong) 道國政府和金融機構等的投資積極性,有效解決(jue) 資金短缺以及投資持續化方麵的問題,注意互聯互通設施建設的係統化、網絡化和便捷化以及接入、運行管理標準的科學化和國際化。同時兼顧投入和成本/收益回報平衡,保證債(zhai) 務可擔性和可持續性。

  為(wei) 沿線合作國家及全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chan) 品和服務。通過投融資機製創新,鼓勵更多主體(ti) 參與(yu) 對“一帶一路”的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技術開發和其他各種服務,為(wei) 合作國家、區域和全球提供更多更優(you) 質的產(chan) 品,包括交通設施網絡、優(you) 質消費品、電子商務應用、大數據開發和運用、傳(chuan) 染病流行病有效疫苗和藥物等的聯合研發。同時,普及、創造更多就業(ye) 崗位,增加當地收入,促進減貧和共同富裕,讓合作各方得到更多獲得感和滿足感。

  創設更多具有全球性普適意義(yi) 的製度規則。在推進與(yu) 沿線合作國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不斷探索適合現代國際合作的新規律、新製度,如推動5G、大數據、雲(yun) 計算、區塊鏈等數字規則的合作製定,特別是電子商務建設標準與(yu) 聯合運行監管製定以及跨境商品運存、檢疫、清關(guan) 、結算等製度的商定。與(yu) 合作國家在高鐵建設技術標準、綠色能源以及綠色金融、貧困治理規律與(yu) 路徑以及傳(chuan) 染病疫苗研發技術路徑等方麵合作,提煉、總結出具有先進性和普遍性的標準和規製,並積極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推薦、申報。

  繼續辦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凝聚合作共識、商討合作倡議與(yu) 規則的平台架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幫助發展中國家克服挑戰、推動全球包容性可持續發展方麵具有重大價(jia) 值。應進一步積極發揮“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帶一路”智庫聯盟等在促進合作共識、探索合作機製和提供谘政建議等方麵的平台作用。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06日 12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