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二百七十六位學者共同撰寫——中國考古學“百科全書”問世

發布時間:2022-01-06 17:5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李 韻 陳 雪

  日前,《中國考古學百年史(1921—2021)》新書(shu) 發布會(hui) 在京舉(ju) 行,該書(shu) 是一部綜合性學術史,係統回顧了考古學百年發展曆程,總結經驗,展望未來,是中國考古學百年史上文字體(ti) 量最大,內(nei) 容最豐(feng) 富,參加撰寫(xie) 的學者最多的集體(ti) 著作,是對中國考古學百年誕辰的重要獻禮。

  《中國考古學百年史(1921—2021)》是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hui) 主任、中國社科院原院長王偉(wei) 光的倡議下,由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曆史學部主任、中國考古學會(hui) 理事長王巍擔任主編,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黨(dang) 委書(shu) 記、社長趙劍英擔任總策劃、副主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中國考古學會(hui) 副理事長陳星燦擔任副主編,組織調動全國甚至海外的科研力量,最終由276位專(zhuan) 家學者共同撰寫(xie) 完成的。

  《中國考古學百年史(1921—2021)》共四卷,分為(wei) 十二冊(ce) ,共計917萬(wan) 字,由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出版。王巍介紹,全書(shu) 把百年來的中國考古學分為(wei) 石器時代考古、夏商周時代考古、秦漢到宋遼金元明清時代考古、科技考古以及各個(ge) 考古學專(zhuan) 題研究四大部分,將每部分分解為(wei) 50個(ge) 左右的研究課題,每個(ge) 研究領域按照時間順序和研究進展的脈絡來回顧,主要內(nei) 容包括:對於(yu) 各領域研究具有重要意義(yi) 的考古發現、重要研究成果的出版,對於(yu) 相關(guan) 領域研究具有創新意義(yi) 的學術觀點的提出,新的研究理念和新的理論、方法的應用及產(chan) 生的影響等,並結合國內(nei) 外學術背景與(yu) 動態進行分析和點評,包括對今後該領域發展方向的前瞻。此外,還請各撰寫(xie) 人提供相關(guan) 領域的大事記,以增強本書(shu) 的資料性。通過這部書(shu) ,讀者可以了解中國考古學各個(ge) 領域、各個(ge) 研究課題的相關(guan) 考古發現和研究過程以及最新進展。可以說,這部書(shu) 是一部獨具特色、名副其實的中國考古學研究的“百科全書(shu) ”。

  王偉(wei) 光表示:“這部書(shu) 是以馬克思主義(yi) 唯物史觀為(wei) 指導,對中國考古學百年史第一次全麵係統的回顧和總結,對於(yu) 中國考古工作和考古學科的發展具有標誌性的意義(yi) 。”中國考古學自1921年誕生,至今已走過百年曆程,撰寫(xie) 一部綜合性的學術史,係統回顧百年發展曆程,總結經驗,展望未來,探討建立符合中國實際的發展路徑,具有重要意義(yi) 。

  據了解,參加此書(shu) 撰寫(xie) 的作者,均為(wei) 國內(nei) 外相關(guan) 領域研究功力深厚的一流學者,其中絕大多數是“50後”和“60後”的學者,也有一部分是請“50後”或“60後”的學者領銜與(yu) 年輕的學者合作撰寫(xie) ,是中國考古學老中青通力合作的成果。

  趙劍英表示,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專(zhuan) 門成立了考古工作室,引進人才、集中力量,加強考古圖書(shu) 的出版和考古成果的傳(chuan) 播、普及工作,這部書(shu) 是對中國考古學百年發展曆程的係統梳理和回顧,是麵向學術界以及社會(hui) 各界的一次考古學傳(chuan) 播和普及。

  “我們(men) 希望這部書(shu) 成為(wei) 中國考古學、古代曆史學研究的學者,與(yu) 青年學生及對考古學感興(xing) 趣的民眾(zhong) 相聯係的橋梁。”王巍說。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06日 09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