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非遺“火老虎” 再現淮河畔

發布時間:2022-01-07 16:02:00來源: 新華網

 

  在安徽省淮南市鳳台縣鳳凰鎮芮集社區,“火老虎”非遺傳(chuan) 承人孫元多上場表演前,當地村民幫他點燃身上的麻繩撚子(2021年12月27日攝)。

  近日,在安徽省淮南市鳳台縣,民間藝人走進城鄉(xiang) 社區,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表演國家級非遺“火老虎”,迎接壬寅虎年到來。

  “火老虎”是流傳(chuan) 於(yu) 安徽省淮南市鳳台縣境內(nei) 的一種漢族民俗舞蹈形式,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家住安徽省淮南市鳳台縣城關(guan) 鎮淮豐(feng) 社區的孫元多是“火老虎”非遺傳(chuan) 承人之一,多年來身體(ti) 力行地傳(chuan) 承著這項國家級非遺民間藝術。

  2021年12月,孫元多和他的團隊先後為(wei) 安徽淮南市鳳台縣城關(guan) 鎮淮豐(feng) 社區和鳳凰鎮芮集社區的村民們(men) 各奉上了一場精彩的“火老虎”表演。

  “火老虎”上場表演前,需要點燃身上的麻繩撚子,這樣在表演時方可形成火星飛濺的藝術效果。表演角色有老虎、雄、雌獅、幼獅等,整個(ge) 表演將虎獅搏鬥的激烈場麵交織在一起,張弛有度,妙趣橫生。

  演出時,表演者頭戴防護帽、身穿防火衣,口咬虎頭籠,身披虎皮,腰紮虎尾、雙手各拿一短棍作虎前爪;每當“火老虎”剪尾、抖毛、彈爪或與(yu) 獅子搏鬥時,身上麻繩火星四濺,硝煙彌漫,場麵壯觀,扣人心弦。

  由於(yu) 表演難度高,道具製作工藝複雜,這項國家級非遺民間藝術曾一度瀕臨(lin) 失傳(chuan) 。

  近年來,安徽省淮南市鳳台縣文化部門搶救性挖掘、保護、傳(chuan) 承“火老虎”藝術,鼓勵村級民間藝術團、花鼓燈藝術學校等多支隊伍學習(xi) 傳(chuan) 承,使得近乎失傳(chuan) 的非遺“火老虎”再現淮河畔,豐(feng) 富沿淮群眾(zhong) 文化生活。新華網發(陳彬攝)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