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北推出5大方麵17項措施 破解數字經濟發展瓶頸製約

發布時間:2022-01-07 16:00:00來源: 河北日報

  河北推出5大方麵17項措施

  破解數字經濟發展瓶頸製約

  近日,河北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破解瓶頸製約助推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幹政策》,推出5大方麵17項措施,進一步優(you) 化河北省數據中心布局和建設,破解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中的瓶頸製約,加快產(chan) 業(ye) 數字化步伐,推動河北省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加強規劃布局內(nei) 要素保障

  若幹政策提出,加強規劃布局內(nei) 數據中心能源等要素保障,具體(ti) 包括6項措施。

  支持數據中心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根據全國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ti) 係算力樞紐實施方案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優(you) 化數據中心布局,推進建設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主要承接北京數據中心遷移和增量外溢。建設雄安新區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石家莊正定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園、張家口懷來大數據產(chan) 業(ye) 基地、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廊坊)等數字經濟重大平台,支持發展高性能、邊緣數據中心。

  加強大數據傳(chuan) 輸通道和能力建設。積極爭(zheng) 取國家支持,優(you) 化通信網絡結構,加快建設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內(nei) 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間的直聯網絡,推動建立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與(yu) 北京、天津、雄安新區、石家莊等城市主城區的直聯通道,布局建設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提高數據傳(chuan) 輸質量,實現不同運營商網絡間高效互聯互通。

  優(you) 先保障能源消費。對樞紐節點內(nei) 數據中心集群、數字經濟重大平台的能源消費需求,省市有關(guan) 部門加強統籌、優(you) 先保障;完善能耗雙控機製,研究製定具體(ti) 辦法,推動數據中心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在一定時間內(nei) 不納入區域能源消費總量;積極爭(zheng) 取國家政策支持。加強能源發展規劃、電網建設規劃與(yu) 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及數字經濟重大平台建設方案的銜接。

  加強供地供水保障。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及數字經濟重大平台內(nei) 的建設項目,要優(you) 化布局,科學選址,做好與(yu) 國土空間規劃銜接;對國內(nei) 數據中心優(you) 勢企業(ye) 承擔的、超大型的、技術先進的數據中心項目,加大建設用地供應力度,優(you) 先保障建設用地需求。優(you) 化水資源調配,堅持節水優(you) 先,研究製定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內(nei) 水資源供給方案和保障措施。

  支持數據中心綠色化、低碳化發展。鼓勵數據中心企業(ye) 通過綠色電力交易、認購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shu) 等方式,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優(you) 先支持可再生能源供電達到50%及以上的數據中心新建和擴建。支持風電、光伏企業(ye) 與(yu) 數據中心企業(ye) 開展深度合作,探索推進數據中心參與(yu) “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建設新模式。到2025年,電能利用效率(PUE=數據中心總耗電量/數據中心IT設備耗電量)1.3以上的大型和超大型存量數據中心依法依規全部騰退關(guan) 停。

  建立健全數據中心能源消費監管體(ti) 係。探索建立區域數據中心在線監測平台,開展企業(ye) 內(nei) 部能源計量審查,實時監測PUE、水資源利用效率值(WUE=數據中心總耗水量/數據中心IT設備耗電量)。建立數據中心運行定期與(yu) 不定期評測機製,提升存量數據中心對區域經濟的貢獻度。加強新建審批、改造優(you) 化、能耗監察等各個(ge) 環節的專(zhuan) 業(ye) 評估。

  降低數字基礎設施運營成本

  若幹政策提出,降低5G基站、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運營成本,具體(ti) 包括4項措施。

  推進轉供電改為(wei) 直供電。支持具備條件的5G基站轉供電改直供電,推動符合公變低壓直供條件的5G基站完成直供電改造;不具備條件的,多方統籌推進,具備條件後及時改造。支持符合國標A級或國際T4建設標準的城市數據中心、邊緣計算中心、超算中心實施轉供電改直供電。電網企業(ye) 、通信運營商及相關(guan) 單位密切配合,製定完善具體(ti) 辦法和工作流程,全麵清理規範轉供電環節加價(jia) 行為(wei) 。

  提高用電價(jia) 格靈活性。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內(nei) 數據中心企業(ye) 、集群外標準機架3000以上且PUE不高於(yu) 1.35的數據中心企業(ye) ,可自願選擇執行兩(liang) 部製或單一製電價(jia) 。數據中心企業(ye) 名單由相關(guan) 市政府提供,由發展改革部門會(hui) 同工信部門協調電網企業(ye) 落實。具備條件的5G基站按照政策要求執行峰穀電價(jia) 。

  鼓勵企業(ye) 參與(yu) 電力市場化交易。支持數據中心企業(ye) 通過直接交易方式向綠色電力企業(ye) 購買(mai) 綠色電力產(chan) 品。具備條件的5G基站,不受電壓等級和用電量限製,納入電力市場化交易範圍,用電量打包參與(yu) 市場化交易。

  推進社會(hui) 公共資源開放。建立管廊、杆塔、樓頂等公共資源合作共享機製,探索多樣化合作模式。入廊電信運營商向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營單位繳納費用,由兩(liang) 者根據市場化原則共同協商確定,降低通訊管道成本。推動通訊杆塔與(yu) 電力、市政、交通等部門杆塔資源實現雙向開放和一杆多用。

  強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的服務保障

  若幹政策提出,強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的服務保障,具體(ti) 包括4項措施。

  提升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能力。鼓勵各類平台、第三方機構麵向廣大中小微企業(ye) 提供數字化轉型所需的開發工具及公共性服務平台,開展低成本、低門檻服務,促進中小微企業(ye) 數字化轉型。鼓勵與(yu) 基礎電信運營商深度合作,開展基於(yu) “5G+”的創新研究與(yu) 應用開發,在工業(ye) 、醫療、應急、交通等重點領域實施一批應用示範項目。支持數字化轉型服務谘詢機構和區域數字化服務載體(ti) 建設,豐(feng) 富各類園區、特色小鎮的數字化服務功能。

  支持數字化轉型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在鋼鐵、化工、汽車及縣域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等領域,依托龍頭企業(ye) 聯合國內(nei) 外智能製造標杆企業(ye) 、知名科研院校建設一批數字化轉型工程研究中心,麵向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和行業(ye) 內(nei) 中小微企業(ye) 提供服務,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

  支持構建自主開源生態。支持建設開源社區,引導社會(hui) 資本建立開源基金會(hui) ,提高開源基金會(hui) 在知識產(chan) 權托管、項目孵化、社區運營等方麵的能力。支持引進開源軟件人才,培育一批有潛力的開源項目,鼓勵建設安全可靠的開源托管平台,吸引和鼓勵更多開發者參與(yu) 社區建設。

  加強數字化發展網絡安全保障。重點支持5G、雲(yun) 計算、工業(ye) 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等新興(xing) 領域網絡安全產(chan) 品和服務研發,推動先進適用產(chan) 品和服務在政務、通信、工業(ye) 、金融、交通、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等領域部署和應用。支持建設安全防護等領域的服務平台建設,建設一批網絡安全產(chan) 業(ye) 園區。

  培育發展數據要素市場

  若幹政策提出培育發展數據要素市場。

  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規則。推進政務數據開放共享,促進社會(hui) 數據資源價(jia) 值提升。探索建立數據交易機製,激發數據資源活力。建立健全數據分類分級安全保護製度,完善社會(hui) 化數據審查機製,加強政務數據、企業(ye) 商業(ye) 秘密和個(ge) 人數據的保護。研究製定數據應用違規懲戒機製,依法依規加強對數據濫用、侵犯個(ge) 人隱私等行為(wei) 的管理和懲戒力度。

  加強監管機製與(yu) 治理體(ti) 係建設

  若幹政策提出,加強監管機製與(yu) 治理體(ti) 係建設,具體(ti) 包括兩(liang) 方麵措施。

  完善數字經濟監管體(ti) 係。健全市場準入和公平競爭(zheng) 監管製度,加強公平競爭(zheng) 審查工作,創新監管手段和方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ti) 化監管體(ti) 係,實現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全領域監管。搭建數字經濟監測平台,研究建立準確反映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和趨勢的指標體(ti) 係,持續完善以健康發展為(wei) 導向的考核機製。

  構建多方參與(yu) 的治理機製。堅持創新發展、包容審慎的治理原則,建立政府、行業(ye) 組織、互聯網平台企業(ye) 和公眾(zhong) 等多元主體(ti) 參與(yu) 、有效協同的治理新模式新機製。推動各監管部門建立協同聯動機製和風險聯合預警處置機製。科學界定互聯網平台企業(ye) 主體(ti) 責任和義(yi) 務,建立行業(ye) 自律公約。提高全民數字素養(yang) 和技能,引導社會(hui) 積極參與(yu) 數字治理,完善社會(hui) 監督舉(ju) 報機製。加強網絡空間治理,落實國家網絡安全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和等級保護製度,建立多層級、全天候、全方位的網絡安全保障係統。(記者潘文靜)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