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薺潤燥生津 但兩類人慎用
秋冬時節,天氣幹燥,飲食上可適當養(yang) 陰潤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鄭豔華推薦,可適當用荸薺(又稱馬蹄)來潤燥。
鄭豔華介紹,荸薺有地下雪梨之稱,中醫認為(wei) 其性味甘、寒,有助清熱養(yang) 陰、生津止渴、消積化痰、止血止痢等,是潤燥生津的佳品,尤其適合有肺燥咳嗽、咽喉不適、口幹欲飲等症狀的人。但荸薺甘寒,脾胃虛寒和血虛者應慎用。另外,生食荸薺易感染薑片蟲病,故以熟食為(wei) 宜。
鄭豔華推薦以下兩(liang) 個(ge) 食療方,感興(xing) 趣的街坊不妨一試:
1、荸薺蓮藕蘿卜湯
材料:荸薺100克,生藕(含藕節)100克,白蘿卜100克,洗淨切片,紅皮花生一小把。
做法:將荸薺(去皮)、生藕、白蘿卜洗淨切塊,放入煲中,加水適量,煎30分鍾,放溫熱後食用。
作用:有助化痰清熱、消積化滯,食積不消、脘腹脹滿、咳嗽失聲等人群尤宜。
2、荸薺香蔥湯
材料:荸薺150克,香蔥15克,調味品適量,香油少許。
做法:將荸薺洗淨,去皮切塊;香蔥洗淨,切成粗末。取適量清水倒入鍋內(nei) ,大火煮沸後放入荸薺煮沸5~10分鍾,調好味,撒上香蔥末,淋上香油,即可食用。
作用:有助解表、消積、化痰,適合口淡、胃口不好的人群。
鄭豔華再三提醒,食療雖好,必要時應盡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全媒體(ti) 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冼詠琪、許詠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