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種疼痛別忍 當心拖成大病
俗話說,小不忍,則亂(luan) 大謀。在其他方麵也許有道理,但在慢性疼痛防治方麵,則是大錯特錯。慢性疼痛給人們(men) 的身心帶來傷(shang) 害,讓生活質量下降,但由於(yu) 它發生緩慢,也很容易被人們(men) 忽視,或者覺得忍忍就過去了,這是最大的誤區,很可能帶來嚴(yan) 重的後果。尤其這五種疼痛最不能忽視,小心拖成大病。
慢性頭疼
對於(yu) 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疼,大家感覺難忍,都會(hui) 立刻去醫院檢查。然而對於(yu) 慢性頭疼,很多人不以為(wei) 然,認為(wei) 是小毛病。也有很多患者經過X線、CT甚至核磁共振等檢查無異常,也就不理會(hui) 了。
其實,這很不對。對於(yu) 持續一個(ge) 月以上的慢性頭疼必須積極治療。慢性頭疼不僅(jin) 僅(jin) 會(hui) 影響生活質量,導致心煩、失眠等,還會(hui) 降低身體(ti) 抵抗力、低機體(ti) 反應性及應急能力,甚至影響人體(ti) 多係統髒器機能。
《世界衛生組織藍皮書(shu) 》指出,控製好偏頭痛,能使全球GDP上升兩(liang) 三個(ge) 百分點。可見,頭疼還是能影響國計民生的大事。
頸肩僵疼
脖子和肩膀僵硬或者疼痛,一般是頸肩長期保持一個(ge) 姿勢,又不注意活動造成的。
現在人們(men) 往往在電腦前坐一天,缺少活動,平時還有很多人天天手機不離手,總是低頭看手機,這些人群都會(hui) 經常出現脖子和肩膀僵硬,長期的不良習(xi) 慣,可能造成頸椎逐漸老化退變。
等到出現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或者骨質增生壓迫神經血管,出現嚴(yan) 重的神經痛、頭暈,以及行動障礙時,可能就需要開刀手術解決(jue) ,甚至有時候開刀手術也不能完全改善嚴(yan) 重的症狀了,此時悔之晚矣。
另外需要注意,頸肩部疼痛可能不隻是頸椎問題,心髒的神經反射區,也有可能投射到頸肩,因此,頸椎疼痛也要積極檢查,千萬(wan) 不可大意,以防忽視導致生命危險。
慢性腰疼
最常見的是腰肌勞損,大多數人對它的態度是拖著不治。腰肌勞損是人人皆知的一種腰部疾病,實際上是慢性的腰部勞損。它主要由兩(liang) 種原因引起,一種是急性腰部扭傷(shang) 後,未能及時合理地治療,從(cong) 而形成了慢性腰肌創傷(shang) 性瘢痕及粘連形成,減弱了腰肌的力量,產(chan) 生了腰痛。
另一種原因是長期的、積累性的腰部微小創傷(shang) 積累所造成,如一些長期處於(yu) 坐位工作,經常在非生理位置下操作的修理工,以及長期固定姿勢工作的鍾表工、打字員等。此外,一些需要彎腰的勞動者,如果他們(men) 平時不注意體(ti) 位及加強腰背肌鍛煉,均可有腰部的積累性損傷(shang) ,形成腰肌勞損。
長期的腰痛,最終會(hui) 導致脊柱穩定係統功能失調,脊柱變形加速,後期可能發展成為(wei) 神經的不可逆嚴(yan) 重卡壓,導致不能忍受的腰痛和下肢的放射痛,甚至影響到大小便功能和喪(sang) 失一部分或全部行動能力。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得帶狀皰疹一個(ge) 月,仍然有遺留下的疼痛,我們(men) 稱為(wei)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這種疼痛表現多樣,但多為(wei) 自發痛或誘發痛,發作時常有針刺、刀割、燒灼、蟲咬的感覺,輕微觸碰、風吹、接觸衣服或溫度的微小變化都可能誘發疼痛,痛起來讓人覺得“生不如死”。
如果積極治療,大部分後遺神經痛會(hui) 逐漸改善,但如果不加重視,坐等疼痛消失,等帶狀皰疹的疼痛惡性循環累及和侵蝕脊髓背根神經節甚至脊髓背角,就可能遺留非常頑固而劇烈的神經痛,造成嚴(yan) 重後果。
長期的劇痛可導致抑鬱、躁狂等精神、心理疾病,使患者逐步進入“疼痛——自我緊張和生活能力喪(sang) 失——疼痛加重”的惡性循環。
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痛
糖尿病患者出現手腳發麻,像戴上手(襪)套,或有針刺樣感覺,遇到這種疼痛,有可能是糖尿病並發周圍神經損害。
出現這種神經痛,如果足夠重視,嚴(yan) 密監測血糖水平,並且積極治療,內(nei) 分泌科醫生與(yu) 疼痛科醫生協作,有可能控製其進展甚至逐漸緩解病情。
可如果仍未引起足夠重視,任由其發展,後期神經病變就會(hui) 進一步加重惡化,出現神經病理性疼痛,意味著患者保護性感覺功能異常,嚴(yan) 重的感覺缺失,絕望和無能為(wei) 力感,甚至也可導致抑鬱,嚴(yan) 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已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患者足部潰瘍形成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足部潰瘍高危患者最終有可能導致感染壞疽,患者最終截肢。
(嶽劍寧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疼痛科副主任醫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