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在小區停車棚裏的文物展
中新網上海1月11日電(記者 徐明睿)三星堆的銅獸(shou) 麵、龍門石窟的佛坐像……近日,上海陸家嘴東(dong) 昌新村停車棚博物館成了網紅。在這個(ge) 麵積約450平方米的停車棚裏,正在舉(ju) 行“龍門石窟”和“三星堆”文物圖片展。居民在停車的同時就能與(yu) 博大精深的中國悠久曆史文化零距離接觸。
1月11日,記者走訪了這間停車棚。
2018年之前,這個(ge) 停車棚還是雜物堆放處,後由居民自治團隊參與(yu) 項目實施,“微更新”為(wei) 星夢停車棚。2020年,小區從(cong) 上海大學博物館引進了三星堆展,在居民中“反響良好”。於(yu) 是,2021年又引進了龍門石窟展。
策展人王南溟是最初提出在星夢停車棚辦展的人,經過他的牽線,上大博物館請來了三星堆特展的設計團隊,為(wei) 星夢停車棚進行展陳設計。他表示,展覽的舉(ju) 辦是“雙贏”的結果。一方麵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領略中國傳(chuan) 統優(you) 秀文化藝術,增強文化自信;另一方麵也完善了博物館社區公共教育的理論研究工作。
未來,星夢停車棚將越來越有“專(zhuan) 業(ye) 博物館”的樣子。王南溟介紹,停車棚通過燈箱、燈帶的不同設置,被劃分為(wei) A、B、C區,此外尚有一片空白區域,王南溟計劃在這裏舉(ju) 辦《龍門二十品》書(shu) 法工作坊,與(yu) 居民開展更多的文化交流。
此外,自2022年開年以來,王南溟還將原本應該在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ju) 辦的藝術論壇搬到了這個(ge) 小區的居民活動室。王南溟笑著表示,“就在前幾天,有幾位小區居民也跟著坐在室內(nei) ,從(cong) 頭聽到尾,非常投入。”
據了解,市民想參觀的話可以提前預約,居委會(hui) 會(hui) 安排誌願者進行講解。目前,誌願者由18位小區居民擔任,他們(men) 不僅(jin) 負責停車棚的環境維護,在自發學習(xi) 之後,還為(wei) 展覽進行講解,吸引了不少市民、學生慕名而來。在上海交大學習(xi) 藝術專(zhuan) 業(ye) 的吳恩慈當日也來到現場“打卡”,她感慨,“第一次看到停車棚這麽(me) 有藝術氛圍,像進入了一個(ge) 博物館一樣。”
“這裏有了展覽以後,小區文化檔次上去了,車棚也更加整潔了,居民也不會(hui) 亂(luan) 停車了!”對於(yu) 星夢停車棚的改變,東(dong) 昌新村居民劉金祥看在眼裏,喜在心裏。為(wei) 了保護停車棚的環境,他自發組織了幾名誌願者,每周固定時間巡查,“不準有垃圾”。
陸家嘴既有城市建設的“天花板”,也有“底板”。東(dong) 昌居民區書(shu) 記曹駿告訴記者,地處陸家嘴核心地段的東(dong) 昌新區迄今已有40多年的曆史,作為(wei) 老舊小區,這裏的居民也有自己的訴求。星夢停車棚的成功改造,不但讓大家對中國的曆史、文博藝術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也讓居民們(men) 對自家老舊小區的改造發展樹立起了信心。“我們(men) 的車棚是陸家嘴裏唯一一個(ge) 有名字的車棚,它叫‘星夢停車棚’。”(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