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在可信和生動上下功夫

發布時間:2022-01-11 17:57: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王水照

  2021年適逢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出版界抓住這一契機,推出一係列研究王安石相關(guan) 著作。其中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安石傳(chuan) 》,是基於(yu) 學術立場又適合大眾(zhong) 讀者的讀物。全書(shu) 分上下兩(liang) 冊(ce) ,50多萬(wan) 字,可謂體(ti) 大思精。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發展到宋代,達到一個(ge) 繁榮和成熟的新的質變點,在社會(hui) 、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麵都呈現出不同於(yu) 此前統一王朝的時代特征。宋朝建立伊始,即以振興(xing) 文教、聲明文物為(wei) 目標,重視文化事業(ye) 建設和吸收整合傳(chuan) 統文化,對社會(hui) 風氣產(chan) 生深遠的影響。到北宋中期,人才井噴式湧現,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就是其中卓越的代表,可以說是“百科全書(shu) 式”的人物。

  同為(wei) 具有恢宏格局的文化人物,王安石更顯特殊。通覽近千年的王安石研究史,無論政治評價(jia) 、思想考量,還是文學論析,均為(wei) 變法的不同評價(jia) 所左右,影響了研究的科學性和客觀性,不僅(jin) 難以正確評價(jia) 王安石的改革思想和改革實踐,也難以正確認識“荊公新學”和他的詩詞文創作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元、明兩(liang) 代至清中期,承續南宋以來的論調,被扭曲的王安石形象通過戲曲、話本等通俗文藝形式深入民間。直到清代中期以後才出現正確評價(jia) 王安石的呼聲,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梁啟超《王荊公》是其中兩(liang) 部代表作。改革開放以來,王安石研究逐步走上理性、客觀的學術軌道,產(chan) 生了大批嚴(yan) 謹、紮實、可信的研究論著,對王安石的肯定評價(jia) 占據主流。雖然也有不同的意見,均屬正常的學術探討,有助於(yu) 我們(men) 科學地認識和評價(jia) 這位曆史人物的實際麵目和曆史地位,揭示他於(yu) 當下社會(hui) 的意義(yi) 和價(jia) 值。

  本書(shu) 對王安石一生各個(ge) 階段的重要事跡與(yu) 心路曆程,進行了詳細的敘述與(yu) 描寫(xie) ,既注重其政治事功、學術業(ye) 績、文學創造,也注重其日常生活細節,用細節描寫(xie) 呈現曆史麵貌,揭示人物內(nei) 心的深層結構。作者的寫(xie) 作態度嚴(yan) 肅認真,凡所講述到的王安石種種事件,包括一些細節,均有文獻根據,絕不憑空編造,做到了“無一‘事’無來曆”,讀者可以放心地“信以為(wei) 真”。但“無一‘事’無來曆”,並不等於(yu) “無一‘字’無來曆”,在追求敘事真實性的基礎上,作者亦結合具體(ti) 情境進行了有限度、有節製的想象和推演,以表示對這些事件的個(ge) 人理解,也使此書(shu) 具有生動性與(yu) 可讀性。至於(yu) 可信度與(yu) 可讀性的結合是否恰當,要交由讀者去評價(jia) 了。

  此外,本書(shu) 十分注意對王安石本人詩詞文作品的介紹,對王安石心路曆程的刻畫,多取材於(yu) 其作品,以作品串起人生,采取類似“以譯代注”的方式予以闡釋。閱讀這本書(shu) 的朋友,在了解王安石一生經曆的同時,也能欣賞到王安石充滿藝術魅力的文學精品,獲得一次切實的審美享受,從(cong) 而深入認識王安石的思想、人格及其所處的時代。(王水照)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