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諜戰劇也得有煙火氣

發布時間:2022-01-11 17:57:00來源: 遼寧日報

  作者:高 爽

  諜戰劇一直是影視創作的熱門題材,但繼《風箏》過後,這幾年鮮少看到成功之作。去年唯一一部比較火的《叛逆者》,諜戰的元素並不足,打動觀眾(zhong) 的主要是主人公尋找信仰的艱難過程。

  我本以為(wei) ,諜戰劇的故事或者手法都被人寫(xie) 盡了,每出現一部新劇都讓人有似曾相識之感。但事實證明,作為(wei) 一個(ge) 有巨大市場需求的類型劇,諜戰劇遠未到山窮水盡之時,剛剛在央視8套播完的《對手》,就為(wei) 諜戰劇創作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對手》是一部現代諜戰劇,這“現代”二字首先就讓人覺得新鮮。因為(wei) 一說到諜戰劇,我們(men) 最熟悉的作品大多是以戰爭(zheng) 為(wei) 背景,反映的都是新中國成立前我黨(dang) 在隱蔽戰線上發生的事。但仔細想來,諜戰劇並不全是年代劇,也有不少作品以和平時期為(wei) 背景,之所以有這樣的印象,也許是因為(wei) 優(you) 秀的作品大多是年代劇,《潛伏》《黎明之前》《懸崖》《偽(wei) 裝者》《風聲》,這些作品的影響太大了。

  又或者是因為(wei) 這些作品都有一個(ge) 共同的特點——我黨(dang) 的情報人員孤軍(jun) 深入、與(yu) 敵周旋,不斷“過關(guan) 斬將”,從(cong) 絕境中死裏逃生,這其中的戲劇性和緊張感是觀眾(zhong) 樂(le) 於(yu) 看到的。而在和平年代裏,間諜陷入了人民群眾(zhong) 的汪洋大海,失敗的結局毫無懸念,這一點本身就不太符合諜戰劇作為(wei) 類型劇的懸疑特質。再加上發生在當下,演員不能像演年代戲那樣扮酷起範兒(er) ,情節設置不真實很容易被觀眾(zhong) 識破。

  說起來,諜戰劇的叫法不過是十幾年前才流行開來的,在電視劇《暗算》橫空出世之前,我們(men) 對這類題材還有一個(ge) 叫法是“反特”,電影《黑三角》《一雙繡花鞋》《國慶十點鍾》都是反特電影中的經典作品。但正如前麵所說,年代劇到現代諜戰劇,從(cong) 當年我黨(dang) 情報人員孤軍(jun) 深入的“一對多”變為(wei) 發動人民群眾(zhong) 一起抓特務的“多對一”,懸疑性和緊張感一定會(hui) 大大減損。

  唯一一出我覺得還算不錯的現代諜戰劇,當屬孫紅雷在十多年前主演的《落地,請開手機》。但這部劇裏,孫紅雷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個(ge) 打入間諜組織內(nei) 部的國安人員,麵臨(lin) 的仍然是孤軍(jun) 深入的局麵,走的多少還是諜戰劇的老路。

  所以說,《對手》以今天為(wei) 背景創作諜戰劇,這本身就勇氣可嘉。更新鮮的是,以往的反特作品中,作為(wei) 反派的間諜隻能做配角。而在《對手》中,這一對間諜夫婦是絕對的主角,他們(men) 業(ye) 務能力強,屢次在極端狀況下驚險逃生,但同時他們(men) 又是日常生活中和氣、溫良的平凡夫妻,過著普通人柴米油鹽的小日子。他們(men) 有道德感,不像其他作品中的特務那樣毫無底線、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他們(men) 更像是選錯了職業(ye) ,又沒法離職的尷尬職場人,創作者把他們(men) 走投無路、無奈又絕望的心態描寫(xie) 得細致入微。這是間諜形象中很少見到的。

  另一個(ge) 可貴之處還在於(yu) ,作為(wei) 正麵形象的國安專(zhuan) 案組,不像有些作品中那樣“金手指”大開,料敵於(yu) 先,屢戰屢勝。他們(men) 能力高、工作投入,卻屢屢受挫,這才更加凸顯維護國家安全的鬥爭(zheng) 是多麽(me) 艱巨複雜。

  《暗算》是“諜戰+奇人奇事”,《潛伏》和《黎明之前》是“諜戰+辦公室政治+人情世故”;《和平飯店》《風聲》是“諜戰+密室”,《偽(wei) 裝者》是“諜戰+多線並進”,而到了《對手》,則是“諜戰+生活”,諜戰劇又有新天地。(高 爽)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