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冬奧製冰係統:為全球做出環保可持續示範

發布時間:2022-01-17 18:12:00來源: 科技日報

  “北京冬奧會(hui) 冰上場館采用節能型製冷係統、環保型製冷劑,積極推動了國際奧委會(hui) 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其中二氧化碳製冷係統的使用,率先為(wei) 世界做出環保和可持續的示範,R449A製冷劑的選擇,將使得北京冬奧會(hui) 成為(wei) 冬奧會(hui) 曆史上冰上場館製冷劑GWP(全球變暖潛能)值最低的一屆冬奧會(hui) 。”近日,國際奧委會(hui) 相關(guan) 官員對北京冬奧會(hui) 場館建設中的環保選擇特別點讚。

  據了解,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新建、改建了7座冰上場館,共9塊冰麵,均使用環保型製冷係統和製冷劑,其中5塊冰麵使用二氧化碳(R744)跨臨(lin) 界直接製冷係統,4塊冰麵使用了R449A製冷劑。

  經過一係列測試活動、測試賽,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冰上場館的優(you) 質冰麵受到國內(nei) 外各項目選手們(men) 的好評。此外,這7座冰上場館的冰麵還具有環保、可持續性的特點,製冰方案從(cong) 設計到執行,“綠色辦奧”的理念貫穿始終。

  據了解,在冰上場館製冰方案的設計之初,原計劃采用R507製冷劑,該製冷劑在當前全球範圍內(nei) 普遍使用,符合《蒙特利爾議定書(shu) 》對發展中國家的要求,但其GWP值為(wei) 3985,相對較高。

  為(wei) 使北京冬奧會(hui) 的場館更環保、更具可持續性,在國際奧委會(hui) 和國際專(zhuan) 家的支持下,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積極研究製冷劑的國際發展趨勢和當前實用技術,與(yu) 國內(nei) 外製冷行業(ye) 知名專(zhuan) 家多次會(hui) 商討論,確認了兩(liang) 種製冷係統可以選擇:一是二氧化碳跨臨(lin) 界直接製冷係統,適合常年製冰的場館,如國家速滑館等;二是傳(chuan) 統製冷係統,適合不需要常年製冰的場館,如水立方、國家體(ti) 育館等。

  北京大學教授、國際天然工質研究領域知名專(zhuan) 家張信榮認為(wei) ,二氧化碳跨臨(lin) 界直接製冷係統具有安全性高、能耗和運行成本低、環境友好等優(you) 點,且全部熱量可回收利用,是冰上場館能源係統中最有前景的工質之一,可使場館能源係統冷熱一體(ti) 化高效運行,在全球範圍內(nei) 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國家速滑館製冰技術方案由10多位院士、國內(nei) 行業(ye) 協會(hui) 頂尖專(zhuan) 家、建設代表進行反複論證,在與(yu) 北京冬奧組委、國際奧委會(hui) 製冰專(zhuan) 家的討論中,二氧化碳跨臨(lin) 界直冷製冰技術被提出。

  “國際單項體(ti) 育組織專(zhuan) 家曾說,國家速滑館使用國際慣用的環保製冰技術就能達到冬奧比賽標準。但經過18個(ge) 月摸索,中方團隊把曆屆冬奧會(hui) 速滑館製冷係統資料翻了個(ge) 遍,對世界所有製冷劑優(you) 劣特點逐一分析,最終拿出了更先進的製冰技術。”參與(yu) 國家速滑館建設的工程師宋家峰說。

  創新的背後,環保考量是最重要的因素。據宋家峰介紹,北京冬奧會(hui) 之前,在全世界範圍內(nei) ,從(cong) 未在大型冰上場館中使用過二氧化碳跨臨(lin) 界直接製冷係統。二氧化碳製冷劑ODP(破壞臭氧層潛能)值為(wei) 0,GWP值僅(jin) 為(wei) 1,而傳(chuan) 統製冷劑的碳排放是等量二氧化碳製冷劑的3985倍。二氧化碳製冷產(chan) 生的餘(yu) 熱回收後,可以提供70攝氏度熱水用於(yu) 生活熱水和除濕再生等用途。相比傳(chuan) 統製冷方式,國家速滑館采用二氧化碳製冰能效提升30%,一年可節省約200萬(wan) 度電。

  在傳(chuan) 統製冷劑選擇方麵,當前國際相關(guan) 組織,如美國空調製冷學會(hui) (AHRI),確定了現階段R507所對應的替代製冷劑可為(wei) R449A,R449A的GWP值為(wei) 1282,較比R507降低68%。

  北京國家遊泳中心、國家體(ti) 育館和五棵鬆體(ti) 育中心均為(wei) 2008年夏季奧運會(hui) 的主場館,並將在2022年冬奧會(hui) 期間承辦冰壺和冰球比賽。為(wei) 響應“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理念,3個(ge) 場館在對設備供應商、設計工程師和服務提供商進行調研後,選擇了R449A製冷劑。

  製冷行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說,采用R449A製冷劑,是在不影響係統性能和經濟可持續性的前提下,采取積極措施向環境可持續發展目標邁進的例證。(記者 華 淩)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