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電影市場仍是機遇挑戰並存

發布時間:2022-01-17 18:15:00來源: 經濟日報

電影市場仍是機遇挑戰並存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衝(chong) 擊下,全球電影產(chan) 業(ye) 艱難前行。麵對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戰,中國電影市場率先複蘇。日前,國家電影局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電影總票房達到472.58億(yi) 元,銀幕總數達到82248塊,全年總票房和銀幕總數繼續保持全球第一。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顯示出大銀幕的活力以及國內(nei) 電影市場動能的強勁,同時為(wei) 全球影業(ye) 複蘇帶來堅定信心。在成績的背後,有哪些新現象值得關(guan) 注?未來電影市場又將如何應對風險和挑戰?

  新主流影片大放異彩

  過去一年,國產(chan) 影片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大票倉(cang)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電影總票房達到472.58億(yi) 元,其中國產(chan) 電影票房為(wei) 399.27億(yi) 元,占總票房的84.49%。全年票房前10名影片中有8部是國產(chan) 影片。

  從(cong) 弘揚偉(wei) 大抗美援朝精神的《長津湖》到謳歌父輩無私奉獻的《我和我的父輩》,從(cong) 破解抗疫“製勝密碼”的《中國醫生》到致敬平凡英雄的《峰爆》……國產(chan) 影片獲得了全新的創作靈感,以更豐(feng) 富的內(nei) 容題材吸引著國人目光。特別是以《長津湖》為(wei) 代表的新主流電影贏得了口碑票房雙豐(feng) 收,充分彰顯了我國電影工業(ye) 化能力不斷提升、主旋律商業(ye) 片市場運作能力日益成熟以及中國故事強大的精神感召力。

  清華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教授尹鴻分析,正劇題材、製作精良、低起點人物、個(ge) 體(ti) 視角、家國情懷、工業(ye) 化、商業(ye) 化的大片模式等特征是新主流電影叫好又叫座的關(guan) 鍵。近年來,主旋律影片無論題材風格還是製作技術等方麵都在不斷創新,逐漸打破主旋律影片和商業(ye) 市場間的壁壘,推動中國電影從(cong) “現象級”向“常態化”躍進,實現了中國電影事業(ye) 的可持續繁榮發展。

  主旋律影片大放異彩的同時,劇情片、文藝片、懸疑片等各類型影片也在為(wei) 大銀幕增光添彩,充分彰顯了我國電影創作的豐(feng) 富題材和電影市場的巨大潛力。值得一提的是,劇情片《你好,李煥英》雖然製作成本不高,卻成為(wei) 2021年春節檔票房冠軍(jun) 。懸疑片《揚名立萬(wan) 》也是一部小成本、小製作影片,卻憑借高口碑撬動9億(yi) 元票房。小成本創造高票房的案例有力證明,當今觀眾(zhong) 不再盲目追求大製作大場麵,好故事也能俘獲觀眾(zhong) 的“芳心”。

  同時,“大明星+大製作”電影的票房與(yu) 口碑卻屢屢“翻車”,這些作品的高投入並沒有帶來與(yu) 之相匹配的高質量,這樣的現象值得市場深刻反思。無論哪種題材的電影都應傳(chuan) 遞真情實感,隻有故事豐(feng) 滿深刻,才能與(yu) 觀眾(zhong) 共情;隻有堅持講好故事,電影創作的空間才會(hui) 變得越來越廣闊。

  擺脫檔期依賴迫在眉睫

  2021年,大型檔期成為(wei) 支撐電影大盤的中堅力量。貓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觀眾(zhong) 傾(qing) 向選擇在假日觀影的特點更為(wei) 突出,假日檔期票房占比大幅攀升至36%。燈塔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票房超過2億(yi) 元的影片共27部,其中六成是在大檔期上映。在重點檔期上映的影片,在數量、評分、單片票房等各方麵都和非檔期影片拉開了較大差距。

  頭部影片票房屢創紀錄也體(ti) 現出觀眾(zhong) 對影片的選擇較以往更為(wei) 集中。研究表明,2021年電影市場存在著明顯的“二八效應”,國慶檔更是出現《長津湖》一片獨大的現象。

  電影市場冷熱不均、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為(wei) 行業(ye) 發展帶來隱憂。一方麵,市場大盤越來越依靠爆款電影,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腰部影片票房及數量出現斷層,導致大部分電影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另一方麵,影片在熱檔紮堆上映、冷檔無人問津,將導致觀眾(zhong) 的觀影習(xi) 慣發生改變。如果觀眾(zhong) 一年隻選擇一個(ge) 熱門檔期,一個(ge) 檔期隻觀看一部熱門電影,對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十分不利。

  貓眼研究院分析師劉振飛認為(wei) ,謀求電影市場更好發展,擺脫檔期依賴尤為(wei) 重要。創作端需要持續投入和不斷精進,生產(chan) 更多優(you) 質內(nei) 容,力爭(zheng) 每月都有一部值得一看的好電影。腰部影片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及用戶需求,選擇更為(wei) 合適的檔期上映,而不是盲目卷入重點檔期的激烈競爭(zheng) 。

  為(wei) 電影市場培養(yang) 更多觀眾(zhong)

  電影市場繁榮需要更多愛看電影的人走進影院。數據顯示,2021年,城市院線觀影人數達11.67億(yi) 人次。與(yu) 我國總人口相比,觀影人數仍有提高空間,高水平觀眾(zhong) 、青年觀眾(zhong) 的觀影熱情還需被進一步激發。

  吸引更多觀眾(zhong) 走進影院,高質量影片供給是根本條件。北京電影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院長胡智鋒認為(wei) ,高質量電影直觀的市場數據之一就是票房過億(yi) 元,因為(wei) 這樣的電影有一定的人口覆蓋,可以相對驗證電影的受歡迎程度。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和銀幕數量繼續位居世界第一位,但高水平、高質量的國產(chan) 電影數量仍需增加。“中國每年製作數百到數千部故事片,但隻有不到一半能在電影院上映。在影院上映的電影中,票房過億(yi) 元的影片還不夠多。”胡智鋒說。

  要抬升市場的天花板,還需要加深對消費者的了解。貓眼研究院報告表明,除了影片內(nei) 容本身的影響力之外,熱門檔期、空閑時間、社交需求、觀影儀(yi) 式感、票價(jia) 優(you) 惠等外部因素也成為(wei) 觀眾(zhong) 觀影動機。因此,應加深了解各個(ge) 年齡段、各線城市觀眾(zhong) 的喜好和需求,通過對觀眾(zhong) 喜好的精細數據研判,為(wei) 產(chan) 業(ye) 供給端在投製電影的類型以及發行端的分線發行提供思路,進而強化觀眾(zhong) 觀影動機,提升觀影頻次。

  通過逐年對比貓眼年度購票畫像數據可以看到,2021年電影市場的消費人群構成變化明顯。隨著第一批“00後”步入成年,他們(men) 快速湧入電影市場,逐漸成為(wei) 消費主力軍(jun) ,帶動中國電影市場觀眾(zhong) 整體(ti) 結構年輕化。同時,短視頻、遊戲等也在搶奪觀眾(zhong) 的時間,電影市場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

  挑戰就是新的起點。目前,8萬(wan) 塊銀幕已經遍布中國的大城小鎮,不斷提升的觀影環境、日益豐(feng) 富的電影傳(chuan) 播渠道和購票的便利性等,都是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電影是綜合性藝術,與(yu) 國家的綜合實力聯係緊密。依托發達的經濟、繁榮的文化、先進的科技,中國電影理應進入品質年代,我們(men) 有理由相信中國電影未來可期。”中國電影家協會(hui) 副主席任仲倫(lun) 說。記者薑天驕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