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月嫂行業亟待規範發展

發布時間:2022-01-17 18:1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前不久,讀者王女士來信說,孩子尚未出生,家裏就早早預訂了一家月子中心價(jia) 格最高的月嫂,本想著專(zhuan) 業(ye) 人士照顧得更好,可月嫂的技能水平卻讓家人大跌眼鏡,“操作不規範、護理不到位,孩子不僅(jin) 體(ti) 重指標差了一大截,還因為(wei) 臍炎住了院。”

  近年來,不少家庭選擇請月嫂來照顧新生兒(er) 和產(chan) 婦,也因此催生出巨大的市場需求。在一些大城市,月嫂收費普遍高達萬(wan) 元左右。然而,月嫂素質和專(zhuan) 業(ye) 技能是否符合要求,一直是消費者最擔心的問題。

  “一名合格的月嫂至少要經過孕婦護理、嬰兒(er) 保健、孕婦及嬰兒(er) 營養(yang) 飲食等專(zhuan) 業(ye) 技能的培訓才能上崗,不僅(jin) 需要知道母嬰護理知識,還需要掌握協助產(chan) 婦產(chan) 後恢複、身體(ti) 理療等技能。”寧夏銀川市第二人民醫院產(chan) 科醫生趙衛體(ti) 表示,優(you) 秀的月嫂除了具備這些專(zhuan) 業(ye) 能力,還應有一定的內(nei) 、外科醫療知識儲(chu) 備。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於(yu) 準入門檻較低、投入資金不高、開設難度不大,月嫂家政中介遍地開花、質量參差不齊。與(yu) 此同時,月嫂行業(ye) 缺乏相應製度和標準,行業(ye) 監管不明確,行業(ye) 標準不統一,日常主要靠經營者自律,更加劇了月嫂市場亂(luan) 象叢(cong) 生。行業(ye) 裏薪酬體(ti) 係十分混亂(luan) ,不僅(jin) 消費者無法辨別,從(cong) 業(ye) 者也很迷茫。

  天津劉女士曾經入職過月嫂行業(ye) ,她發現,一些收費高昂的月嫂其實並沒有接受過正規培訓,“有些培訓機構聲稱‘8天速成’,培訓考核內(nei) 容都是最基本的常識,隻要交錢就保證通過考試”。

  “月嫂的服務對象和服務內(nei) 容都比較特殊,看起來好像誰都可以做,但實際上要求非常高,畢竟其服務質量直接關(guan) 係到嬰幼兒(er) 的健康安全。但有些月嫂不僅(jin) 沒有經過專(zhuan) 業(ye) 培訓,甚至連育兒(er) 經曆都沒有,花錢買(mai) 個(ge) 證書(shu) 或編造相關(guan) 經曆,便以專(zhuan) 業(ye) 月嫂的名義(yi) 提供服務,其技能水平可想而知。”中國法學會(hui)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音江表示,消費者遇到侵權問題,往往很難舉(ju) 證維權。

  “解決(jue) 月嫂市場亂(luan) 象,除了盡快完善相關(guan) 製度標準,還應明確監管部門和監管職責,把月嫂行業(ye) 納入日常監管範圍。”陳音江建議,一方麵要加快建立健全月嫂行業(ye) 的標準製度,製定統一的培訓考核流程,要求必須經過專(zhuan) 業(ye) 技能培訓並通過正規考試,才能獲取相關(guan) 資質證書(shu) ;另一方麵要對月嫂培訓機構加強管理,培訓機構不能收錢就發證。一旦發現賣證斂財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要依法嚴(yan) 厲查處,讓違法成本遠遠高於(yu) 違法收益,真正產(chan) 生震懾作用。

  專(zhuan) 家建議人們(men) 在選擇月嫂時,要仔細查看對方的資質證明,選擇正規家政公司,並認真簽訂服務合同。簽訂合同時,要看清楚各方的權利義(yi) 務條款,並把口頭承諾內(nei) 容以及收費價(jia) 格、服務期限、違約責任等內(nei) 容都寫(xie) 進合同當中。

  隨著月嫂需求進一步擴大,月嫂行業(ye) 也吸引了不少優(you) 秀人才,高學曆從(cong) 業(ye) 人數迅速增加,一些有醫護行業(ye) 背景的人才不斷湧入,給月嫂行業(ye) 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人才是行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在這種趨勢下,更要進一步完善製度,提供與(yu) 收費相符的高品質服務。(禹麗(li) 敏 秦瑞傑)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