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推動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

發布時間:2022-01-20 14:26: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陳曉東(dong)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近年來,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wei) 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zheng) 格局的關(guan) 鍵力量,在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做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創新鏈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麵起著重要作用。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較快、成就顯著,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但同時也要看到,同世界數字經濟大國、強國相比,我國數字經濟大而不強、快而不優(you) ,特別是區域間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對此,需因地製宜、精準施策,找到推動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的現實路徑,進而更好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

  需要看到,我們(men) 強調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並不是要求各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都一致,而是更加關(guan) 注有效釋放不同區域的優(you) 勢、著力縮小區域間數字經濟的發展差距,通過構建區域間協同發展和優(you) 勢互補的機製,形成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的格局。

  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看,數字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也可以理解為(wei) 不同區域處於(yu) 數字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具體(ti) 來看,西部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仍有待完善,數字技術應用和創新水平相對滯後;中部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水平略高,數字技術應用和創新水平在不斷發展;東(dong) 部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較為(wei) 完善,數字技術應用水平和創新水平都比較高。

  影響數字經濟發展的因素較多,尤其需要關(guan) 注不同區域的產(chan) 業(ye) 結構和對外開放水平對數字經濟發展的影響。大力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高級化能夠對中西部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產(chan) 生較大的正向影響,這主要是因為(wei) 這些地區產(chan) 業(ye) 結構高級化的潛力及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較大,一定程度上可以與(yu) 數字經濟發展形成協同與(yu) 互促。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則能夠對東(dong) 部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產(chan) 生更為(wei) 顯著的推動作用。

  目前,中西部地區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麵仍有較大發展空間,產(chan) 業(ye) 基礎也有待加強,可因地製宜,科學製定數字經濟發展的長期規劃與(yu) 短期目標,在結合區域自身發展條件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資源稟賦和成本優(you) 勢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東(dong) 部地區則可基於(yu) 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基礎,在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和創新機會(hui) 上有所作為(wei) 。

  歸根結底,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是數字經濟在不同區域呈現出不同發展態勢的根本原因。我們(men) 既要把各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放到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中來謀劃,又要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wei)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更好發展數字經濟,需要東(dong) 中西部聯動發展,將中西部地區的低成本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與(yu) 東(dong) 部地區的技術、市場和數字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結合起來,形成優(you) 勢互補、協同發展的機製。

  第一,著力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縮小數字經濟發展差距。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協調是客觀存在的,持續縮小東(dong) 中西部之間整體(ti) 上的發展差距是實現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的關(guan) 鍵。對此,既要明晰各地區的資源稟賦和現實基礎,找準各地區發展數字經濟的痛點和優(you) 勢,又要一體(ti) 謀劃不同地區在發展數字經濟中的定位和作用,有的放矢、精準施策。重點是基於(yu) 區域資源稟賦加快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發揮數字技術在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中的重要作用,使不同區域在激發經濟發展潛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過程中發展數字經濟,逐步縮小現有差距。

  第二,加大中西部地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中西部地區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抓手。中西部地區可考慮立足低成本優(you) 勢和資源稟賦條件,建設超大數據處理中心,以此帶動中西部地區數字基礎設施水平提升,同時降低東(dong) 部地區的數據處理成本,實現東(dong) 中西部數字基礎設施的協同發展。還要看到,目前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存在“重硬輕軟”的傾(qing) 向,相關(guan) 建設主要集中在硬件設施上,軟件設施的建設相對滯後,這不利於(yu) 數字經濟的整體(ti) 發展。更好建設數字基礎設施,需做到“軟”“硬”兼顧,既做好“硬件”,又提升“軟件”。此外,還需充分考慮區域數字基礎設施更新成本,避免因數字基礎設施的過度供給造成資源浪費。

  第三,大力提升東(dong) 部地區數字技術應用和創新水平,增強對其他區域的帶動作用。東(dong) 部地區憑借技術、人才、市場、政策和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可在數字技術應用和創新方麵有所突破,為(wei) 中西部地區提供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寶貴經驗。作為(wei)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高地,東(dong) 部地區應率先承擔起攻堅克難的重任,加強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與(yu) 企業(ye) 之間的技術交流與(yu) 合作,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積極推行“揭榜掛帥”等新機製;深入推進以“大智雲(yun) 物”為(wei) 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發展,加強數字產(chan) 品、組織模式和商業(ye) 模式等方麵的創新,為(wei) 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提供支撐;進一步健全數字經濟領域市場準入、運行和監管等方麵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數字技術知識產(chan) 權的保護,為(wei) 數字技術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強有力的製度保障。

  第四,進一步提升區域開放水平,積極開展數字經濟領域的國際合作。一方麵,要擴大對外開放,在暢通數字經濟國際循環上切實發力,形成更加開放、安全、多元的數字貿易格局。支持“引進來”與(yu) “走出去”相結合,積極引進外資,高質量利用外資,更好發展數字產(chan) 業(ye) 、開發數字產(chan) 品等,推動我國數字產(chan) 品與(yu) 服務“走出去”。另一方麵,要加大區域間的開放力度,各地區要將自身發展放到國家戰略全局中考量,與(yu) 現有的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相結合,因地製宜、因時製宜製定推動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的產(chan) 業(ye) 政策。同時,還要將推進城鎮化與(yu) 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結合起來,使之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