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1電視劇:時代意蘊凸顯 審美氣象開新
作者:盧 蓉
2021年的中國電視劇,與(yu) 時代語境和產(chan) 業(ye) 融合深化同步,整體(ti) 呈現出重點規劃、減量提質、大劇爭(zheng) 鋒的麵貌。這一年,在建黨(dang) 百年主題下,弘揚主旋律電視劇創作播出部數多、規模大,精品力作迭出。政府管理部門進一步加強了文娛行業(ye) 的綜合治理與(yu) 市場監管,社會(hui) 效益優(you) 先原則下,劇集產(chan) 業(ye) “去流量”效應明顯,創作回歸故事本位,精幹創作力量正在回流。一批呼應年度主題、反映時代命題的作品,獲得全民共情共鳴;現實主義(yi) 引領創作主潮,結出新一波碩果;劇集市場上以成熟類型為(wei) 先導,破局創新,體(ti) 現出垂直領域品牌訴求的強烈期許。
年度主題凝聚民族精神力量
重大革命曆史題材一直是中國電視劇獨特的敘事景觀,是發掘傳(chuan) 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ti) 。2021年,在建黨(dang) 百年語境下呈現出空前高昂的主旋律創作熱潮,這些作品重視對曆史價(jia) 值的提煉與(yu) 創造性開拓,將革命的激情和精神轉化成時代共情,為(wei) 重鑄國家曆史記憶、凝聚民族複興(xing) 的精神力量作出貢獻。其宏闊深沉的曆史感、大氣磅礴的思辨氣質與(yu) 詩性象征的鏡頭語言,再次構築並彰顯了重大題材獨特的美學風範。
吸引全民關(guan) 注的《覺醒年代》生動再現了從(cong) 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建立的曆史情境,從(cong) 思想文化角度對建黨(dang) 邏輯進行了一次深刻詮釋。全劇細節真實,氣韻生動,眾(zhong) 多活靈活現的曆史人物使得思想和時代獲得靈魂,散發著曆史風骨的魅力。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dong) 、陳延年、陳喬(qiao) 年等革命者對家國命運的思考、抗爭(zheng) 與(yu) 犧牲刻畫得血肉豐(feng) 滿,“苟利國家生死以”的情懷和精神人格寫(xie) 得大氣磅礴、真摯感人。可以說,《覺醒年代》激發起2021年屏幕上最澎湃的愛國情感和浩然正氣,用足以穿透思想史、社會(hui) 史的理想主義(yi) ,召喚今天的青年與(yu) 百年前的“新青年”凝望對話,產(chan) 生強烈共情共鳴。
2021年的電視熒屏還誕生了首部全景展現抗美援朝壯舉(ju) 的《跨過鴨綠江》。該劇集合多年來重大革命曆史題材積累的創作經驗,用戰場和外交兩(liang) 條線涵蓋政治決(jue) 策、東(dong) 西線五次戰役、邊打邊談三部分內(nei) 容,譜寫(xie) 出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在艱苦卓絕條件下用生命和熱血保家衛國的英雄史詩。此外,聚焦新中國誕生偉(wei) 大曆程的還有《大決(jue) 戰》《大浪淘沙》《光榮與(yu) 夢想》《絕密使命》等眾(zhong) 多作品。
《山海情》打破扶貧題材的刻板印象,夯實現實基調,用近乎紀錄片式的鏡頭語言紮實還原艱辛曲折的脫貧攻堅曆程。全劇以質樸真實的現實主義(yi) 風格和悲喜交融的正劇手法,塑造了一組浮雕般鮮明的人物群像,扶貧幹部、“下鄉(xiang) ”教授、鄉(xiang) 村教師等新移民共同在環境極度惡劣的西北戈壁一寸一寸開拓,白手起家建起新家園。此外,《經山曆海》用更下沉的細節反映基層黨(dang) 員幹部的成長;《江山如此多嬌》《溫暖的味道》注重青春語態,用魚米之鄉(xiang) 、綠水青山更新了農(nong) 村視覺形象,重新發現鄉(xiang) 土題材的文化價(jia) 值。這些建設新農(nong) 村的故事,用更親(qin) 和的語態更新了鄉(xiang) 村故事的講述傳(chuan) 統,對國家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政策及治理經驗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總結和反思,更對農(nong) 村未來的改造之路進行思考,彰顯出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性”特質。
《功勳》取材於(yu) 首批八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的真實故事,將人物的人生“高光時刻”與(yu) 共和國70年命運相交織,按照生活邏輯把模範人物的精神力量鐫刻進新中國發展的重大節點和重要事件中,以人代史見證新中國從(cong) 百廢待興(xing) 到百業(ye) 昌盛的輝煌征程。同期講述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偉(wei) 大工程的還有《火紅年代》《紅旗渠》;記錄改革開放帶來的生機和創造力的有《追夢》《逐夢藍天》等。
記錄熱血青春、描繪新時代奮進的還有一些作品另辟蹊徑。《我們(men) 的新時代》《理想照耀中國》《百煉成鋼》沒有選擇追溯曆史的宏大敘事,而是著眼於(yu) 時代切片,三部作品均采用單元劇體(ti) 例,從(cong) 青春的視角下筆,采用現在時、民間化、青春表達的敘事策略,在一眾(zhong) 主題性作品中體(ti) 現出差異化。《逐夢藍天》《埃博拉前線》等以平凡黨(dang) 員為(wei) 原型展現年輕人“以青春之我,建設青春之國家”的抱負和誌氣,直接呼應了新時代蓬勃向上的氣象。《王牌部隊》用80年代初入伍的三個(ge) 新兵的軍(jun) 旅生涯,描繪近40年裏中國軍(jun) 隊的強軍(jun) 之路,書(shu) 寫(xie) 中國軍(jun) 隊改革創新曆程以及軍(jun) 魂風貌。《和平之舟》用中國海軍(jun) 戰勝災難的凝聚力與(yu) 使命感講述“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故事。這些來自不同行業(ye) 、不同視角講述新時代風貌的作品,充分顯示出文藝工作者的時代擔當,其中創作思想和心態的成熟來自對自身曆史文化和美學精神的強烈體(ti) 認與(yu) 自信。
現實創作時代意蘊濃烈深沉
現實題材電視劇作為(wei) 2021年屏幕另一重要主角,接續了時代命題、現實主義(yi) 及史詩性這三大國產(chan) 劇優(you) 良傳(chuan) 統,以深耕厚積的藝術形式介入時代與(yu) 社會(hui) 建設。其中一些優(you) 秀之作更在曆史視野中,真誠描摹時代與(yu) 民生雙重演進,對中國社會(hui) 現代化進程的實踐及曆史經驗進行總結反思,不斷增強作品與(yu) 社會(hui) 對話的現實能量,探求俯仰天地之氣、遒勁敦厚之筆為(wei) 人民畫像,為(wei) 時代立傳(chuan) 。
《大江大河2》延續了“人與(yu) 時代”的深刻命題。無論人物命運的書(shu) 寫(xie) 還是改革敘事的鋪陳,都實現了一種更有縱深感的開掘。宋運輝、雷東(dong) 寶、楊巡三個(ge) 主要人物的命運沉浮串聯起改革開放40年間國有經濟、集體(ti) 經濟、個(ge) 體(ti) 經濟溝溝坎坎的發展軌跡,揭示了改革浪潮下前行的勇者所承擔的時代考驗。此外,《喬(qiao) 家的兒(er) 女》嚐試以上世紀70年代一個(ge) 普通中國家庭的縮影,折射中國30年社會(hui) 的變遷。隱藏在喬(qiao) 家與(yu) 齊家生活史背後的國家發展史獲得細水涓流般呈現,又因其年代感十足和似曾相識的情感引發不少觀眾(zhong) 共鳴。
另一部特殊的年度大劇《掃黑風暴》改編自多樁真實大案,講述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和一線幹警與(yu) 綠藤市黑惡勢力之間展開的正邪大戰。該劇具有強烈的現實警示作用,彰顯了黨(dang) 和國家對掃黑除惡的堅決(jue) 態度,讓百姓真切感受到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執政理念。
無論重大革命曆史題材還是重大現實題材,當作品堅持用現實主義(yi) 之筆書(shu) 寫(xie) 時代,將群像式的集體(ti) 命運構成大規模社會(hui) 變遷的曆史存照,並在更廣闊空間尋求對生活更本質的發現,參與(yu) 對人類命運的寓意性表達,所有這些努力都體(ti) 現出作品向著更高層麵的文學性的進發,這是2021中國電視熒屏上現實主義(yi) 創作最為(wei) 耀眼的進步與(yu) 收獲,體(ti) 現出精品大劇應有的分量和追求。
成熟類型垂直辨識度提升
2021年,在重大主題劇占據傳(chuan) 播優(you) 勢和品質高地的格局之下,劇集市場進取空間集中放在了“穩定”和“垂直”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上。靠長期擁有穩定收視沉澱、市場成熟度高的行業(ye) 劇、諜戰劇、家庭/話題劇開道,市場賽道主打類型本位的策略經受住了考驗,展現出對國家話語和市場意識的靈活適配。一些作品突破舊有模式的疲態,以更加硬核的專(zhuan) 業(ye) 性、別出新意的敘述手法,強化了垂直品牌標識,令人耳目一新,獲得不俗表現。
行業(ye) 劇以《理想之城》為(wei) 代表,以造價(jia) 師蘇筱的視角和經曆,呈現建築行業(ye) 整體(ti) 的發展與(yu) 年輕人的城市理想。職業(ye) 故事作為(wei) 主線貫穿,摒棄“懸浮感”,透過建築行業(ye) 生態、女性事業(ye) 成長、人城關(guan) 係的反思,審視職業(ye) 初心和理想,把時代氣息、城市建設、職場紛爭(zheng) 寫(xie) 得沉實綿密,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行業(ye) 劇典範。年末播出的當代職場劇《輸贏》用硬核商戰情節和卓爾不群的影像語言,聚焦伴隨互聯網成長的年輕銷售群體(ti) ,講述了兩(liang) 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拚“輸贏”的故事。男女主人公作為(wei) 職場佼佼者在故事最後毅然放棄了大城市生活,轉而投身大西北廣袤山區助力鄉(xiang) 村經濟振興(xing) 。故事用來自精神深處的“堅韌性”構成人物身上的理想主義(yi) ,向年輕人傳(chuan) 遞一種麵向未來的價(jia) 值觀,叩問當代青年的價(jia) 值理想。這些作品對職業(ye) 內(nei) 涵的觸探以及對人物心靈的深描都為(wei) 近年行業(ye) 劇罕有。都市情感劇《我在他鄉(xiang) 挺好的》一掃都市劇慣有的奢華懸浮風氣,直麵漂泊打拚的異鄉(xiang) 青年的生存現實,樸素而誠懇地講述了四位女性在現實中的無奈與(yu) 疲憊、溫暖與(yu) 治愈、成長與(yu) 收獲。《理智派生活》力圖穿透職場挫折、情感困惑、女性壓力直抵幸福的終極含義(yi) ,引發觀眾(zhong) 情感共鳴。
諜戰劇作為(wei) 國產(chan) 劇中發育成熟、市場穩定的類型,在2021年出現了三部耳目一新的品質之作《叛逆者》《前行者》《對手》。
《叛逆者》用一個(ge) 國民黨(dang) 複興(xing) 社的“叛逆者”尋找真正信仰的過程,書(shu) 寫(xie) 了硬核國安劇的新篇。男主人公林楠笙從(cong) 身處黑暗開始,不斷審視所處環境的腐敗與(yu) 汙濁,思考什麽(me) 是正確的道路,直到成為(wei) 追光者。該劇最大新意,是將這位青年報國者轉變成堅定的共產(chan) 主義(yi) 者的精神曆程寫(xie) 得絲(si) 絲(si) 入扣,對人物心路曆程的展示精微生動、入情入理。全劇很多關(guan) 於(yu) 人物的獨角戲年代感濃鬱,情感世界熾熱而深沉。信仰作為(wei) 貫穿全劇的靈魂,突顯了人生道路選擇的勇氣和智慧。《對手》不再追求傳(chuan) 統諜戰故事的強情節、險情境,而是將敵我之間的較量濃縮於(yu) 雙方的家庭、情感與(yu) 生活之中。全劇的間諜都是藏身於(yu) 社會(hui) 人群中的普通人,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而用反派人物的命運構成整體(ti) 的大懸疑。綿厚的細節和情感構成接地氣的“生活流”,營造出小人物的無力感、悲劇感。危情之下煙火氣的家庭元素、市井生活情景一舉(ju) 實現了類型突破。
2021年的家庭故事《小敏家》以中年人為(wei) 核心視點,串聯起重組家庭的情感關(guan) 係與(yu) 社會(hui) 網絡,全麵觀照中年情感、代際關(guan) 係、青春成長、老有所養(yang) 等家庭內(nei) 容。《小舍得》繼續話題劇的焦點切入和高討論度,圍繞“教育焦慮”這一當下中國家庭關(guan) 係的社會(hui) 痛點,用三組家庭經曆兒(er) 女“小升初”時親(qin) 子關(guan) 係的變化以及不同選擇引發社會(hui) 思考,讓父母與(yu) 孩子迎來共同成長。值得注意的是,從(cong) 一地雞毛中打撈生活真諦,集結群體(ti) 情感又不販賣焦慮,抽絲(si) 剝繭的提煉與(yu) 日常意蘊的綿延才是當下家庭倫(lun) 理劇所謂“國民性”引力的不息源泉。
整體(ti) 回顧2021年電視劇創作,重大主題與(yu) 現實主義(yi) 創作無論規模還是品質都堪稱豐(feng) 收之年。品質正劇繁榮的背後是砥礪進取的時代主調在文藝領域的氣象開新。進入2022年,圍繞時代命題的創作主線也將持續強勁走勢。與(yu) 此同時,產(chan) 業(ye) 數字化融合繼續深化,新興(xing) 市場與(yu) 應用場景正在催生全新視聽形態,如何以優(you) 質內(nei) 容持續優(you) 化全產(chan) 業(ye) 生態是劇集行業(ye) 麵臨(lin) 的緊迫問題。中國劇集產(chan) 業(ye) 要在新時代重建文化主體(ti) 性,最重要的仍是加緊做強內(nei) 容,深入生活,以真誠的故事講述,創新的藝術實踐和現實主義(yi) 美學主旨,找準與(yu) 時代精神相結合的多樣化表達。期待新的一年中國電視劇根深葉茂,繁榮發展。
(作者係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