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惡意漲價的非學科類培訓班說不
【網言】
上不起的“天價(jia) ”美術課、“一票難求”的足球訓練營……“雙減”後首個(ge) 寒假到來,部分非學科類培訓漲價(jia) 明顯,給許多家長添堵,也引發公眾(zhong) 關(guan) 注。
一批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借著學生放寒假與(yu) 家長上班時間衝(chong) 突的空當,趁機漲價(jia) 、囤積課時的苗頭初顯。“一票難求”、價(jia) 格攀升的培訓機構,引發不少家長抱怨。無論是藝體(ti) 類的校外培訓,還是各式各樣的興(xing) 趣活動、研學方式,其目的多是培養(yang) 讓孩子能夠受益的綜合素養(yang) 、強壯體(ti) 魄或是健康人格。“雙減”之下,這些機構肆意漲價(jia) 的做法,無疑是片麵的逐利思維至上,罔顧了應有的社會(hui) 責任。惡意漲價(jia) 之風不應縱容。目前,暫未有對非學科類培訓統一的標準指導價(jia) 。正因如此,相關(guan) 部門應加強對此類培訓機構的管理與(yu) 管控,對惡意漲價(jia) 的部分機構予以相應處罰,並著力完善管理措施,鼓勵美術館、文化館等公共空間主體(ti) 與(yu) 社區等社會(hui) 組織開展實踐類研學活動,為(wei) 孩子們(men) 快樂(le) 學習(xi) 、在實踐中成長提供更多可選擇方式。對於(yu) 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而言,也應主動承擔社會(hui) 責任,進一步規範定價(jia) 和培訓行為(wei) 。與(yu) 此同時,也應認識到,參加培訓並非提升孩子綜合素養(yang) 的唯一方式,家長們(men) 也應放下“包袱”,更多給予孩子自主安排寒假時間的空間,並加強高質量的親(qin) 子互動、增進和諧的家庭氛圍,這些,同樣是一堂堂生動的“實踐課”。
(原載於(yu) 半月談新媒體(ti) 作者:鄧楠 摘編:王營)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0日 0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