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以區域發展戰略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發布時間:2022-01-25 16:50: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唐聰聰、王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世界少有。統籌區域發展從(cong) 來都是治理中國這樣的大國必須解決(jue) 的一個(ge) 重大問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地提出了一係列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隨著這些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國各區域經濟總量不斷攀升,區域協調發展成效顯著。當前,國際形勢錯綜複雜和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黨(dang) 中央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抉擇。在新發展階段,發揮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作用,推進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融合發展,將有助於(yu) 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助力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行穩致遠。

  區域發展戰略體(ti) 係初步形成

  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支撐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重要內(nei) 容。作為(wei) 國家的頂層設計,具有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規格實施的特征。目前,區域重大戰略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等老工業(ye) 基地振興(xing) 、中部地區崛起和東(dong) 部地區優(you) 化發展為(wei) 主。“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下一步方向,即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dong) 北振興(xing) 取得新突破、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麵、鼓勵東(dong) 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支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可以看出,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在不斷推動四大板塊深化發展並賦予其新內(nei) 涵的同時,也注重支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戰略的覆蓋廣度和實施精度不斷提升。此外,海洋作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在區域發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中央明確提出,要堅持陸海統籌,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比如,推進海南全麵深化改革開放、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是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在深度融入海洋強國建設等重大戰略中將發揮作為(wei) 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的支撐作用。綜合來看,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在新發展階段已經初步形成包含“島、帶、群、板塊、海洋”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層次豐(feng) 富的空間支撐體(ti) 係。

  區域發展戰略支撐作用凸顯

  黨(dang) 中央在不同時期根據實際國情提出了實現現代化的不同的階段性目標,並陸續出台一係列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支撐宏偉(wei) 戰略目標的實現。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作為(wei) 推動國家發展和實現宏偉(wei) 戰略目標的重要力量,其戰略體(ti) 係日益完善,各戰略優(you) 勢資源不斷集聚,戰略功能作用逐漸凸顯。

  具體(ti) 來看,海南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開放型經濟體(ti) 製改革的示範樣板;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兩(liang) 大戰略覆蓋東(dong) 中西板塊,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素流動配置發揮紐帶作用;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集聚優(you) 勢要素,以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驅動力;東(dong) 部、中部、西部、東(dong) 北四大板塊依托區域比較優(you) 勢持續發展,革命老區、老工業(ye) 基地、邊境地區等特殊類型地區不斷補齊區域協調發展短板,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經濟發展縱深空間。此外,海洋強國建設加快推進,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廣闊的空間載體(ti) 。

  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不斷發揮各自功能作用,推動深化改革開放,促進要素流動,優(you) 化生產(chan) 力布局,拓展增長空間,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功能載體(ti) ,持續助力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

  新發展格局對區域發展提出新要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新發展格局決(jue) 不是封閉的國內(nei) 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深入參與(yu) 國際循環,更好地利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目前各區域發展戰略雖然依托各自優(you) 勢資源,為(wei) 新發展格局構建提供功能支撐,但是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看,戰略與(yu) 戰略之間的融合程度還不夠高,戰略疊加效果不夠強,特色功能優(you) 勢未能產(chan) 生明顯的溢出效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特殊類型地區仍然存在較多發展短板等。因此,推動與(yu) 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發揮更大作用,要加強重大發展戰略之間的深度融合。

  一方麵,通過區域重大戰略與(yu)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內(nei) 部融合,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助力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要發揮長江經濟帶橫貫東(dong) 中西三大板塊的特點,加快長江經濟帶發展與(yu) 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等戰略的融合,形成戰略疊加效應。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戰略要繼續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利用長江中上遊地區廣闊戰略腹地,建設黃金經濟帶。要推動東(dong) 北振興(xing) 與(yu) 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與(yu)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相融合。要發揮大運河聯係南北的紐帶作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與(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liang) 個(ge) 戰略有機融合,促進南北經濟緊密聯係。要堅持陸海統籌,積極拓展海洋經濟發展空間。

  另一方麵,通過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向外與(yu) 其他國家發展戰略融合,深化對外經濟聯係,提升聯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功能。要推動區域發展戰略與(yu) 對外開放戰略相融合,利用好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要加強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有機融合,推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增強城鄉(xiang) 經濟聯係,暢通城鄉(xiang) 經濟循環。要加強與(yu) 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有機融合,推動城市“組團式發展”,同時重視縣城發展,發揮縣城作為(wei) 經濟循環支點的作用。

  加強係統謀劃促進戰略融合

  當前,我國仍處於(yu) 並將長期處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區域發展任務艱巨繁重。要加強係統謀劃,通過深化改革、發揮政府作用、加強創新協同,促進區域發展戰略相互融合,推動各地區找準自己在國內(nei) 大循環和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you) 勢,暢通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夯實根基。

  第一,著力深化改革促進戰略融合。通過生產(chan) 要素市場化改革,破除各區域板塊間的要素自由流動壁壘和障礙,提高要素流動的速率、頻率和要素的配置效率。發揮市場主體(ti) 功能作用,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依靠市場力量推動戰略融合,疏通供給和需求循環堵點,提高國內(nei) 經濟大循環效率。

  第二,發揮政府作用引導戰略融合。要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係統推進、整體(ti) 謀劃,引導區域發展戰略有效融合。具體(ti) 到地方政府而言,要突破“一畝(mu) 三分地”的觀念,破除區域融合的行政阻礙,樹立正確的績效考核觀,使區域發展戰略融合不因行政區域的不同而受到限製,切實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

  第三,加強創新協同引領戰略融合。科技創新資源豐(feng) 厚的區域要充分發揮龍頭引領作用,通過創新驅動產(chan) 業(ye) 融合,由產(chan) 業(ye) 融合帶動區域戰略融合。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區域要加強原始創新,聚焦關(guan) 鍵核心技術,在區域內(nei) 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打造引領區域創新發展的動力源。在這一過程中,既要堅持由點及線,進行產(chan) 業(ye) 有序轉移,打造一批產(chan) 業(ye) 集中承載地,還要堅持由線帶麵,帶動周邊區域形成產(chan) 業(ye) 集群,引領推動各大板塊的科技創新,促進各區域板塊協調發展,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

  時代在發展,國家發展戰略體(ti) 係也在逐步完善。作為(wei) 國家發展戰略體(ti) 係的有機組成部分,不斷延續深化發展的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將有力支撐我國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建設,為(wei) 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持續動力和重要保障。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