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
作者:王立勝(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dang) 委書(shu) 記)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強調,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新的飛躍。其中,“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這一新定義(yi) ,深刻表明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而是深深植根於(yu) 中華文化,具有鮮明的中國風格和文化底蘊,充分體(ti) 現了其在中華文化發展史和中國精神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植根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深厚沃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深刻反映了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新認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曆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黨(dang) 和人民偉(wei) 大鬥爭(zheng) 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是在曆史發展和文明傳(chuan) 承過程中形成的文化形態和精神表達,也為(wei)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feng) 厚滋養(yang) 。正是這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質,支撐著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綿延至今、不斷發展。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與(yu) 其他世界文明及民族文化相比,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遠流長、曆久彌新,具有持久性、不間斷性和累積性。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傳(chuan) 承和發展的根本。中華民族創造的文明延續著我們(men) 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需要我們(men) 薪火相傳(chuan) 、代代守護。
作為(wei)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y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吸吮著中華民族5000多年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yang) 分。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le) 而樂(le) ”的政治抱負,“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獻身精神等,都體(ti) 現了中華民族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men) 都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了獨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範,有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強不息、敬業(ye) 樂(le) 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yi) 勇為(wei) 、孝老愛親(qin) 等傳(chuan) 統美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範,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jia) 值”。中華文明在數千年綿延發展中醞釀產(chan) 生的種種崇高的精神價(jia) 值追求等,涉及從(cong) 個(ge) 人修養(yang) 到治國理政的各個(ge) 方麵,展示了中華民族在文化認同基礎上的精神歸宿和價(jia) 值特質。
“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文化自信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曆史悠久、博大精深,作為(wei) 文化根脈和理論沃土,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提供了滋養(yang) 初心的豐(feng) 富養(yang) 分,激勵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不懈奮鬥、砥礪前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深紮根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注重汲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曆史智慧,深刻反映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夢想和追求、特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一近代以來最偉(wei) 大的夢想;凝結了中國人民的偉(wei) 大創造精神、偉(wei) 大奮鬥精神、偉(wei) 大團結精神、偉(wei) 大夢想精神,以其深厚的曆史底蘊和文化根基,彰顯了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典範。
馬克思主義(yi) 使中華文明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
馬克思主義(yi) 具有巨大真理威力和強大生命力。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傳(chuan) 播麵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yi) 的高度。在近代中國最危急的時刻,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yi) ,並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yi) 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曆經幾千年創造的偉(wei) 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
在黨(dang) 的百年奮鬥史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在實踐中孕育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激發了革命精神、奮鬥精神、改革創新精神等。可以說,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百年曆程中,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也煥發出新的生機。
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豐(feng) 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wei) 人們(men) 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wei) 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wei) 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從(cong) 新時代的實際出發,將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作為(wei) 突出優(you) 勢和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使之成為(wei) 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從(cong) “民為(wei) 邦本,本固邦寧”到“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從(cong) “天人合一”“民胞物與(yu) ”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cong) “親(qin) 仁善鄰、協和萬(wan) 邦”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以其強大的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延續著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及其曆史演進的文化基因,並通過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其注入新的活力。
隻有把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原則同本國具體(ti) 實際、曆史文化傳(chuan) 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把藍圖變為(wei) 美好現實。可以說,正是在馬克思主義(yi) 的引領下,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有了新氣象,並得以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孕育時代精華。
在統籌“兩(liang) 個(ge) 大局”中回答時代之問
每個(ge) 時代都有每個(ge) 時代的精神,每個(ge) 時代都有每個(ge) 時代的價(jia) 值觀念。曆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曆史關(guan) 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也正因如此,中華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yu) 時俱進,中國精神總是能夠體(ti) 現不同的時代內(nei) 容,並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創新。
在洞察時代大勢中把握曆史主動,是取得成功的關(guan) 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領導幹部要胸懷兩(liang) 個(ge) 大局,一個(ge) 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全局,一個(ge) 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看到,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也要看到,當今世界正麵臨(lin)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西方現代化的種種弊端日益暴露。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既是全黨(dang) 全國人民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的行動指南,也是對“人類向何處去”時代之問的有力回答。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個(ge) 重要途徑是在人類文明史中挖掘資源,以解決(jue) 現代文明自身難以克服的問題。中華文明有五千多年曆史,孕育了極其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資源,可以為(wei) 克服現代文明問題提供智慧和啟迪。
因此,麵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立足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yu) 當代文化相適應、與(yu) 現代社會(hui) 相協調”。也就是說,要結合時代要求,挖掘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堅持古為(wei) 今用、以古鑒今,努力實現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yu) 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不僅(jin) 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精神支撐,也為(wei) 世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這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成為(wei) 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的現實必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