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穩住農業基本盤 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供有力

發布時間:2022-02-07 16:20:00來源: 經濟日報

  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

  2021年是“三農(nong) ”工作重心轉向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第一年。我國糧食和生豬供給穩定,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脫貧成果鞏固拓展,鄉(xiang) 村建設紮實推進。可以說,穩住了農(nong) 業(ye) 基本盤,築牢了“三農(nong) ”壓艙石。

  也要看到,世紀疫情與(yu) 國際市場波動疊加,保供穩價(jia) 壓力更大;極端災害風險與(yu) 國內(nei) 經濟下行壓力碰頭,穩住基本盤的難度更高。這意味著,能否確保農(nong) 業(ye) 穩產(chan) 增產(chan) 、農(nong) 民穩步增收、農(nong) 村穩定安寧,成為(wei) 今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關(guan) 鍵因素。

  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保供有力

  對經濟全局來說,保障好初級產(chan) 品供給是個(ge) 重大戰略性問題;對農(nong) 業(ye) 經濟來說,抓好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是不容有失的底線任務。2021年,我國糧食產(chan) 量再創新高,對開新局起到重要作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唐仁健認為(wei) ,2021年國際糧價(jia) 大幅上升,而國內(nei) 糧價(jia) 總體(ti) 平穩,關(guan) 鍵在於(yu) 生產(chan) 抓得緊、糧食供給足、社會(hui) 預期穩。2022年奪取糧食豐(feng) 收意義(yi) 重大,要千方百計抓好糧食生產(chan) ,確保產(chan) 量繼續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

  “2021年全國建成1億(yi) 畝(mu) 以上高標準農(nong) 田,同步發展2825萬(wan) 畝(mu) 高效節水灌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田建設管理司司長郭永田說,耕地是糧食產(chan) 能的物質基礎,高標準農(nong) 田的灌排設施、農(nong) 機道路更完善,項目區比非項目區的機械化水平提高15個(ge) 至20個(ge) 百分點,規模經營土地流轉率提高30個(ge) 百分點。眼下,各地正抓緊編製本地區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規劃,確保到2022年累計建成10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說,今年鞏固糧食產(chan) 量重點是做到“兩(liang) 穩兩(liang) 擴”,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料。在穩口糧上,穩定水稻、小麥兩(liang) 大口糧作物,抓好南方雙季稻,奪取夏收小麥豐(feng) 收。在穩玉米上,提高玉米單產(chan) ,鞏固提升產(chan) 能。在擴大豆上,構建合理的玉米大豆輪作製度,引導東(dong) 北地區擴種大豆,在西北、黃淮海等適宜地區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在擴油料上,堅持冬油菜、春油菜、花生、油葵、芝麻等多油並舉(ju) 。

  2021年,生豬產(chan) 量、產(chan) 能和價(jia) 格均回歸合理區間。“豬肉產(chan) 量比上年增長28.8%,達到正常年份水平。能繁母豬存欄4329萬(wan) 頭,產(chan) 能回到合理水平。”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市場與(yu) 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說,從(cong) 生豬養(yang) 殖收益看,除了6月份至10月份虧(kui) 損,其餘(yu) 7個(ge) 月均盈利較多,按出欄量加權平均計算,全年每出欄一頭生豬仍有564元的利潤,高於(yu) 正常年份200元左右的盈利水平。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向綠向新

  推進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是農(nong) 業(ye) 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廣大農(nong) 民和新型主體(ti) 更注重環境友好、更注重生態保育、更注重產(chan) 品質量。

  長江禁漁成效初顯,助推漁業(ye) 可持續發展。2021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施全麵禁捕。一年來,長江水生生物資源恢複趨勢向好。中國水產(chan) 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危起偉(wei) 介紹,江豚逐浪的生動景象在多個(ge) 江段和湖泊頻現,20年未見的鳤魚在洞庭湖被重新監測到,刀魚現在能夠上溯至長江中遊和鄱陽湖。同時,退捕漁民得到安置保障。沿江10省市16.45萬(wan) 需轉產(chan) 就業(ye) 的退捕漁民實現應幫盡幫,符合參保條件的22.18萬(wan) 退捕漁民實現應保盡保。

  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治理推進,化肥和農(nong) 藥使用量連續5年負增長。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金書(shu) 秦說,以化肥為(wei) 例,采取了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整縣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擴大測土配方覆蓋範圍等一係列措施,帶來減量效果。下一步要從(cong) 單要素推進減量化轉向係統推進綠色化,在主體(ti) 上除了新型經營主體(ti) 還要重視小農(nong) 戶,在作物上除了經濟作物還要重視大田作物,形成多維度的種養(yang) 結合產(chan) 業(ye) 格局。

  更多綠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從(cong) 田間走上餐桌,全國新認證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2.6萬(wan) 個(ge)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的慶豐(feng) 園家庭農(nong) 場與(yu) 浙江大學合作培育了黃桃新品種,國鑫家庭農(nong) 場與(yu) 浙江省農(nong) 科院合作開展水果休閑食品研發。中國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研究會(hui) 理事長餘(yu) 欣榮說,今年要加強農(nong) 業(ye) 資源保護利用、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防治、農(nong) 業(ye) 生態保護修複、打造綠色低碳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健全農(nong) 業(ye) 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推動農(nong) 業(ye) 發展綠色轉型取得新進展。

  農(nong) 民增收持續快於(yu) 城鎮居民

  促進農(nong) 民增收,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的中心任務。而農(nong) 民增收,一要有產(chan) 業(ye) ,二要有就業(ye) 。

  產(chan) 業(ye) 帶動。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營業(ye) 收入增速超10%,鄉(xiang) 村休閑旅遊業(ye) 實現恢複性增長。各地以農(nong) 村資源為(wei) 依托,拓展農(nong) 業(ye) 多種功能。在江西省吉州市吉州區樟山鎮清湖村,青科源農(nong) 業(ye) 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基地裏,一排排大棚整齊排列。基地負責人尹海軍(jun) 說,基地采取“黨(dang) 支部+創業(ye) 能人+脫貧戶”模式,既有30多個(ge) 常規蔬菜品種,又有竹蓀、羊肚菌等暢銷品種,還與(yu) 省農(nong) 科院等單位合作,打造60畝(mu) 病蟲害生物防治基地。

  就業(ye) 拉動。全國農(nong) 民工人數占農(nong) 業(ye) 戶籍人口的比例接近四成,工資性收入占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四成多,是農(nong) 民收入的第一大來源。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總農(nong) 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說,新創建50個(ge)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50個(ge) 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298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帶動1560多萬(wan) 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穩定就業(ye) 。

  在產(chan) 業(ye) 帶動、就業(ye) 拉動下,2021年我國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931元,實際增長9.7%,高於(yu) 城鎮居民收入增速2.6個(ge) 百分點。在脫貧地區,產(chan) 業(ye) 和就業(ye) 的作用尤其明顯。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比重超過50%,每個(ge) 脫貧縣都形成了2個(ge) 至3個(ge) 特色主導產(chan) 業(ye) ,脫貧人口人均實現產(chan) 業(ye) 增收2200元以上。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達到3145萬(wan) 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喬(qiao) 金亮)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