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勞動教育亟須構建評價體係

發布時間:2022-02-08 14:4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專(zhuan) 家視角】

  作者:王雪雙(北京體(ti) 育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中外體(ti) 育教育比較研究中心主任);相福軍(jun) (北京體(ti) 育大學中國足球運動學院講師)

  勞動是人類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動形態,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勞動發展史。中華民族是一個(ge) 勤於(yu) 勞動、善於(yu) 創造的民族。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ou) 秀文化基因。但在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卻存在著勞動教育的育人價(jia) 值被忽視,勞動教育被淡化和弱化的問題,勞動教育成了全麵發展教育中的短板和痛點。

  離開勞動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新華社記者在部分省份采訪了解到,中小學生自理能力缺失與(yu) 勞動意識淡薄現象普遍存在,勞動實踐、勞動能力“雙赤字”情況突出;據相關(guan) 調查數據顯示,美國小學生平均每天的勞動時間為(wei) 1.2小時,韓國為(wei) 0.7小時,中國小學生每天的勞動時間隻有12分鍾。甚至,在一些青少年中存在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hui) 勞動的現象,勞動教育的育人價(jia) 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

  究其原因,有應試教育的影響,勞動教育不屬於(yu) 必考科目,與(yu) 考試關(guan) 係弱,導致學校和家長不夠重視,勞動教育處於(yu) 被邊緣化和被削弱的地位。也有更深層次的勞動觀念的影響,一些人存在著落後的勞動教育觀念,看輕或歧視體(ti) 力勞動,奉行“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yu) 人”的錯誤勞動觀。而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ou) 秀文化基因,勤勞創業(ye) 、耕讀傳(chuan) 家是中國教育的重要內(nei) 容。沒有勞動教育的教育,是不全麵、不完整、不成功的教育。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wei) ,“離開勞動,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立足新時代的曆史方位,對勞動和勞動教育作出一係列重要論述。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構建德智體(ti) 美勞全麵培養(yang) 的教育體(ti) 係,明確指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wei) 大、勞動最美麗(li) 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這實質上是要求把勞動教育納入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體(ti) 要求之中。

  勞動教育在每個(ge) 時期承載著不同的時代使命,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yi) 和價(jia) 值。而勞動教育評價(jia) 是引導勞動教育發展,充分發揮勞動教育價(jia) 值的重要抓手和關(guan) 鍵一環,新時代亟須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重要內(nei) 容,直接決(jue) 定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麵貌、勞動價(jia) 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提出全麵構建體(ti) 現時代特征的勞動教育體(ti) 係,而健全勞動素養(yang) 評價(jia) 製度是其中的重要方麵。2020年7月7日,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特別指出:將勞動素養(yang) 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jia) 體(ti) 係。以勞動教育目標、內(nei) 容要求為(wei) 依據,將過程性評價(jia) 和結果性評價(jia) 結合起來,健全和完善學生勞動素養(yang) 評價(jia) 標準、程序和方法,鼓勵、支持各地利用大數據、雲(yun) 平台、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勞動教育過程監測與(yu) 紀實評價(jia) ,發揮評價(jia) 的育人導向和反饋改進功能。

  勞動教育需要以評價(jia) 為(wei) 引導

  勞動教育被弱化和忽視的現實狀況決(jue) 定了進行勞動教育評價(jia) 勢在必行。同時,勞動教育與(yu) 德、智、體(ti) 、美各育相比,其實施和評價(jia) 都具有獨特性。而勞動教育具有綜合育人的作用,充分把握勞動教育的育人價(jia) 值,需要評價(jia) 的正確引領和導向。

  勞動教育的獨特性決(jue) 定了進行勞動教育評價(jia) 的必須和必要。一是勞動教育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勞動本身就具有實踐性的特點,勞動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無論是腦力勞動還是體(ti) 力勞動,實踐性是其第一特性。馬克思把人看作身體(ti) 與(yu) 精神的統一體(ti) ,隻有既能從(cong) 事體(ti) 力勞動,又能從(cong) 事腦力勞動的人,才是全麵發展的人。二是勞動教育具有廣泛的融合性。勞動可以樹德、可以增智、可以強體(ti) 、可以育美,具有綜合育人的價(jia) 值。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ti) 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實現與(yu) 德育、智育、體(ti) 育和美育的有機融合,促進人的全麵發展。三是勞動教育具有充分的社會(hui) 性。與(yu) “五育”中的其他各育相比,勞動教育的實施更需要家庭和社會(hui) 的廣泛參與(yu) 和配合,其社會(hui) 性更加明顯。雖然國家規定勞動教育是必修課,勞動素養(yang) 也將納入學生綜合素養(yang) 評價(jia) 體(ti) 係,但勞動行為(wei) 習(xi) 慣的養(yang) 成、勞動精神的培養(yang) ,崇尚勞動價(jia) 值觀的形成和工匠精神的弘揚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hui) 的綜合作用才能實現。

  勞動教育效能的充分發揮亟須評價(jia) 的引領與(yu) 導向。一方麵,在國家層麵規定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是對補齊勞動教育短板的有力保障。但勞動教育本身的獨特性決(jue) 定了勞動教育課程不可能像智育的學科課程那樣通過書(shu) 麵考試或分數來評判學生勞動意識、勞動精神和勞動情感等的養(yang) 成。另一方麵,如果學生不參加勞動實踐,如果勞動教育的實施隻有學校教育,而缺少家庭教育和社會(hui) 教育的協調和配合,很難培養(yang) 出學生的勞動意識,喚起學生勞動精神。更難形成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wei) 大、勞動最美麗(li) 的社會(hui) 風氣。因此,要構建起勞動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通過勞動教育評價(jia) 引領勞動教育課程實施和實踐開展,以評價(jia) 引領勞動教育繁榮發展。

  評價(jia) 體(ti) 係要以勞動素養(yang) 形成為(wei) 核心

  勞動教育評價(jia) 對新時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破解勞動教育實踐困境和建立健全勞動教育製度以及提升勞動教育的地位具有價(jia) 值導向作用。但當前我國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尚未構建起來,評價(jia) 機製的功能尚不能充分發揮。那麽(me) ,在構建中小學勞動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時,我們(men) 應該把握哪些關(guan) 鍵點?

  首先,教育評價(jia) 是對教育過程和結果的描述與(yu) 價(jia) 值判斷。沒有科學的評價(jia) 就沒有科學的管理,什麽(me) 樣的教育評價(jia) 決(jue) 定什麽(me) 樣的辦學導向。教育評價(jia) 在教育發展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具有診斷、導向和激勵的作用,發揮著指揮棒和風向標的功能。勞動教育評價(jia) 主要涉及勞動教育課程評價(jia) 、勞動素養(yang) 評價(jia) 和對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實施勞動教育情況的評價(jia) 。從(cong) 價(jia) 值理念上,我們(men) 要把握住其核心要義(yi) 是要培養(yang) 學生的勞動素養(yang) ,使廣大學生能夠提升勞動認知、增進勞動情感、養(yang) 成勞動習(xi) 慣、提高勞動能力、弘揚勞動精神。因此,在勞動教育評價(jia) 方麵,一是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勞動教育的重要論述為(wei) 根本遵循,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樹立新時代勞動教育觀。二是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總體(ti) 方案》為(wei) 綱領,落實關(guan) 於(yu) 加強勞動教育評價(jia) 的總體(ti) 要求。

  其次,教育係統中的所有人員、事物、組織機構都是教育評價(jia) 的對象,進行教育評價(jia) 的主要目的是選拔、監測和引導。在構建勞動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下指導原則:一是堅持立德樹人,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進行勞動教育評價(jia) 的最終指向是養(yang) 成學生良好的勞動素養(yang) ,以評價(jia) 引領價(jia) 值導向,培養(yang) 全麵發展的人。二是堅持問題導向,解決(jue) 關(guan) 鍵問題。當前勞動教育在實踐中還存在著被輕視、弱化和虛化的現象,在進行勞動教育評價(jia) 過程中要直指勞動教育課程和實踐中的關(guan) 鍵問題,合理引導,最終促進勞動教育繁榮發展。三是堅持多元評價(jia) 主體(ti) 和評價(jia) 方式相結合。勞動教育自身的特殊性,更加需要社會(hui) 、學校和家庭等多元主體(ti) 來進行評價(jia) ,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多元評價(jia) 方式才能更加全麵有效地對勞動教育進行評判。四是統籌兼顧,建立中國特色勞動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堅持專(zhuan) 門的勞動教育開發和在學科中進行勞動教育滲透,堅持統籌兼顧原則,構建以學生發展為(wei) 中心、符合我國學生發展實際的勞動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

  最後,我們(men) 要建立的是由政府主導、各級各類教育部門為(wei) 主體(ti) ,各級各類學校廣泛參與(yu) 的外部評價(jia) 體(ti) 係和學校內(nei) 部評價(jia) 體(ti) 係相結合的勞動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各部門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共同推動勞動教育的實施。對於(yu) 評價(jia) 結果的應用,除了將勞動素養(yang) 的評價(jia) 列入學生綜合素養(yang) 評價(jia) 之中,還需將對各級各類學校的勞動教育評價(jia) 納入對學校的綜合考評之中,加快建立學校實施勞動教育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和管理實施辦法。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08日 15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