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中華古音樂插上“雲”翅膀

發布時間:2022-02-11 15:14: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作者:霍 錕 李靚雯 魯 鑫

  賈湖骨笛悠揚的聲音穿過新石器時代茫茫原野在手機裏的“雲(yun) 端古樂(le) 廳”開始奏樂(le) ……這一聲聲穿越曆史的美妙樂(le) 章,正是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le) 團創新傳(chuan) 播方式和技術的新呈現。

  近一段時間,來過華夏古樂(le) 廳的觀眾(zhong) 發現,河南博物院的特色品牌公眾(zhong) 文化服務項目“華夏古樂(le) ——音樂(le) 文物複原展演”有了較大變化。逼真的場景與(yu) 真人演奏相結合,讓觀眾(zhong) 穿越至古代:時而仿佛坐在莊嚴(yan) 肅穆的大殿之上,沉浸在恢宏大氣的先秦禮樂(le) 中;時而跨越時空與(yu) 山海,體(ti) 驗一把人在畫中遊的美妙。可謂文化與(yu) 科技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這些全息沉浸式舞台美術視覺素材製作,主要運用了全息紗幕影像、LED多媒體(ti) 屏幕等數字化技術。大量考古、文物資料和研究成果,通過科技手段進行數字化處理、拍攝製作、藝術加工,轉化為(wei) 舞台化的數字視覺素材,現場觀眾(zhong) 在欣賞古代音樂(le) 演奏、樂(le) 舞表演的同時,感受不同時代的考古、文物器物、曆史場景等,使學術、藝術有機結合。

  “利用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為(wei) 古代音樂(le) 插上‘雲(yun) ’翅膀,扶搖雲(yun) 端,成為(wei) ‘活’的基因、‘動’的文脈。以舞台化展演為(wei) 主體(ti) 的轉化成果,將停留在教科書(shu) 上的古代音樂(le) 遺產(chan) ,創造性地轉化為(wei) 可聽、可賞、可體(ti) 驗的舞台藝術作品。”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le) 團負責人說:“我們(men) 力求獲得公眾(zhong) 認可,以一聲聲典雅的曆史回響滋養(yang) 公眾(zhong) 的文化自信。”

  在科技賦能的助力下,河南博物院還十分重視宣傳(chuan) 推廣傳(chuan) 播。在傳(chuan) 統的舞台化展演模式的基礎上,運用數字化拍攝製作、互聯網新媒體(ti) 傳(chuan) 播等技術手段,對現有的研究及複原展演成果進行數字化傳(chuan) 播,搭建起古代音樂(le) 文化互聯網傳(chuan) 播特色優(you) 勢平台“雲(yun) 端古樂(le) 廳”。“雲(yun) 端古樂(le) 廳”以河南博物院微信公眾(zhong) 號、視頻號、微博為(wei) 主要傳(chuan) 播媒介,鏈接微信、微博等新媒體(ti) 平台,助力傳(chuan) 播。

  2021年,河南博物院分別以複原古樂(le) 器演繹《清平樂(le) 》、古樂(le) 版《一起做好事》、古樂(le) 版《夜空中最亮的星》、華夏古樂(le) 新年音樂(le) 會(hui) 等話題引爆互聯網,多次登上微博熱搜,累計閱讀量超3億(yi) 次。河南博物院新媒體(ti) 矩陣“雲(yun) 端古樂(le) 廳”陸續編發文章近20篇,重點推薦華夏古樂(le) 團經典樂(le) 曲視頻、音頻,累計閱讀量10餘(yu) 萬(wan) 人次。

  2021年5月,在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2021年度國家文化和旅遊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儲(chu) 備庫擬入庫名單公示》中,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推薦,河南博物院組織申報的“華夏古樂(le) ——音樂(le) 文物複原展演的數字化應用與(yu) 傳(chuan) 播”成功入選。

  河南博物院一直以來非常注重音樂(le) 文物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le) 團成立於(yu) 2000年,是河南博物院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古代音樂(le) 文化遺產(chan) 綜合性研究、複原展演的機構。20餘(yu) 年來,針對音樂(le) 文物、古樂(le) 譜文獻、曆代服飾等進行係統研究和舞台化的複原重構,是讓文物“活”起來,推動傳(chuan) 統音樂(le) 遺產(chan)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有益實踐。曾多次代表中國赴美國、泰國、韓國、土耳其、柬埔寨等國家訪問演出,成為(wei) 展示傳(chuan) 播中華古代音樂(le) 文化的國家文化名片。

  河南博物院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該院正在以入選國家文化和旅遊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為(wei) 契機,整合古代音樂(le) 文化遺產(chan) 活態化傳(chuan) 承的實踐資源,致力於(yu) 打造中華古代音樂(le) 文化遺產(chan) 線上和線下展演相結合的融合創新性項目。(霍 錕 李靚雯 魯 鑫)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