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讀聲中感受榜樣的力量
作者:朱永新
傳(chuan) 承中華文明、弘揚優(you) 秀文化,文化類節目是一扇重要窗口。近年來,文化類節目呈現類型更加多樣、內(nei) 容不斷創新的良好態勢,在諸多領域持續深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朗讀者》就是其中為(wei) 觀眾(zhong) 所熟知的一個(ge) 。
與(yu) 前兩(liang) 季《朗讀者》以“青春”“禮物”等為(wei) 主題不同,第三季節目通過開放式命題喚起人們(men) 深入思考。從(cong) 教育發展、農(nong) 業(ye) 突破到科技進步、文化繁榮,話題緊貼社會(hui) 現實,通過生動鮮活的個(ge) 體(ti) 講述,呈現波瀾壯闊的時代發展。
《朗讀者》第三季在前兩(liang) 季積累的100多位嘉賓基礎上,邀請更多行業(ye) 代表人物。其中既有獲得“時代楷模”“七一勳章”“最美奮鬥者”“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等榮譽的公眾(zhong) 人物,也有在平凡崗位上兢兢業(ye) 業(ye) 的普通人,嘉賓構成呈現多樣性和豐(feng) 富性。神舟十三號乘組翟誌剛、王亞(ya) 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深情朗讀作家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總序:“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會(hui) 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載到什麽(me) 地方去。”生物學專(zhuan) 家潘文石帶來自己的《野外日記》,獻給所有熱愛大自然的朋友:“人類無法孤獨地行走於(yu) 天地之間,我們(men) 必須與(yu) 萬(wan) 物同生共存。”“七一勳章”獲得者、雲(yun) 南省麗(li) 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含淚朗讀她寫(xie) 給父母的《一封家書(shu) 》:“我會(hui) 不怕一切艱難險阻,以百倍的熱情去完成我的人生諾言,為(wei) 山裏的孩子和百姓們(men) 服務,為(wei) 山裏的教育事業(ye) 貢獻自己一切!一切!”在《朗讀者》中,人物經曆和文學文本產(chan) 生了奇妙的關(guan) 聯:人物多姿多彩的故事、波瀾曲折的經曆,成為(wei) 文學的生命範本;或清新流麗(li) 、或熱情奔放的文學文本又為(wei) 人物的人生故事提供生動注解。情真意切的朗讀和真實精彩的人生,匯聚成一曲時代交響,吸引並鼓舞更多人加入。
文化類節目也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實踐,推動良好社會(hui) 風尚的形成。之前,《朗讀者》節目在各地推出朗讀亭,讓觀眾(zhong) 讀文本、講故事、訴心聲,帶動朗讀熱潮。《朗讀者》第三季又推出“一平方米”朗讀亭新媒體(ti) 慢直播活動,通過動態直播、朗讀實況、現場采訪、連屏互動等方式,打造新的節目樣態,力圖從(cong) 一檔電視文藝節目轉變為(wei) 跨媒體(ti) 的內(nei) 容傳(chuan) 播,進而升級成一場讀萬(wan) 卷書(shu) 、行萬(wan) 裏路的大型活動。《朗讀者》還發起“獻給太空的朗讀”活動,鐵凝、王蒙、樊錦詩、朱邦芬、陳和生、張海迪等嘉賓傾(qing) 情加入,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朗讀,送抵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陪伴他們(men) 度過太空時光。《朗讀者》能否繼續保持創新和品質,是節目接下來麵對的挑戰。
朗讀,是在悠久曆史中傳(chuan) 承下來的一種簡便易行又切實有效的學習(xi) 方法。推動全民閱讀是提升社會(hui) 文化素養(yang) 便捷、高效的路徑之一。這些年來,我持續推動新教育實驗,倡議“營造書(shu) 香校園”等活動,希望通過整合閱讀資源、踐行閱讀課程,讓閱讀成為(wei) 教師、學生、家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當教師、學生、家長互相成為(wei) 彼此的朗讀者,當家校共育成為(wei) 全民閱讀持續、深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會(hui) 吸引更多人走近閱讀、親(qin) 近閱讀。
“眼納千江水、胸起百萬(wan) 兵。”希望更多文化類節目自覺樹立大曆史觀、大時代觀,以文弘業(ye) 、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節目,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shu) 香中國。
(作者為(wei) 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兼副秘書(shu) 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