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時代新征程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前進號角

發布時間:2022-02-18 17:37:00來源: 光明網

  核心閱讀

  躬逢偉(wei) 大時代,心係民族複興(xing) ,文藝工作者肩負著培根鑄魂、守正創新的使命任務,理應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以強烈的曆史主動精神,沐春風而踔厲奮進,仰北鬥以勇毅前行

  在意氣風發地邁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上,積極投身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建設,我國文藝不僅(jin) 要有體(ti) 量的增長,更要有質量的提升

  自覺立德修身、崇德尚藝,把藝術追求融入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之中,以堅定的信仰追求、卓越的藝術創造,繪就時代華彩、奏響時代強音,努力以高尚的道德操守、獨特的人格魅力,引領社會(hui) 風尚、贏得人民熱愛

  

  2021年12月1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這充分體(ti) 現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文藝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切的關(guan) 懷關(guan) 愛和殷切期望,讓我們(men) 如沐春風、備感振奮、深受鼓舞。我們(men) 要加強理論武裝,自覺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導創作,把講話精神切實轉化為(wei) 推動新時代文藝繁榮發展的新作為(wei) 。

  高舉(ju) 思想之旗、精神之旗,以新風貌踔厲奮進新征程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文藝觀為(wei) 指引,是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繁榮發展的根本要求。一百年來,黨(dang) 領導文藝戰線不斷探索、實踐,走出了一條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符合中國國情和文化傳(chuan) 統、高揚人民性的文藝發展道路。回顧曆史,馬克思主義(yi) 文藝理論中國化的每一次創新發展,都有力地促進了文藝創作的繁榮進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是馬克思主義(yi) 文藝理論中國化的最新篇章,為(wei) 我們(men) 鑄就新時代文藝高峰提供了思想武器。

  科學理論是指引文藝奮進的光輝旗幟,也是文藝工作者最好的營養(yang) 劑。當代中國,江山壯麗(li) ,人民豪邁,前程遠大。時代為(wei) 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曆史機遇和廣闊舞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對文藝提出了嶄新要求,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為(wei) 文藝創作敞開了光明前景,也給文藝工作者提供了無比豐(feng) 富的靈感來源和創作題材。躬逢偉(wei) 大時代,心係民族複興(xing) ,文藝工作者肩負著培根鑄魂、守正創新的使命任務,理應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以強烈的曆史主動精神,沐春風而踔厲奮進,仰北鬥以勇毅前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是推動文藝事業(ye) 繁榮發展的根本遵循。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是文藝工作者的基礎課、必修課。學深學透這門課,我們(men) 才能真正理解當代中國文藝的現實邏輯和曆史使命,才能正確回答新時代文藝“我是誰、為(wei) 了誰、依靠誰”的根本問題,才能深刻把握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的基本規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指引下,我國文藝事業(ye) 呈現出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我們(men) 要把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與(yu) 深刻認識黨(dang) 領導文藝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結合起來,與(yu) 新時代文藝肩負的職責使命和創作重點貫通起來,真切感悟其充沛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係統掌握其蘊含的新時代文藝價(jia) 值論、方法論和創作論,不斷提高洞悉生活本質、把握時代脈動、領悟人民心聲的本領,使學習(xi) 貫徹過程成為(wei) 堅守藝術理想、砥礪從(cong) 藝初心的過程,把學習(xi) 貫徹的實踐轉化為(wei) 書(shu) 寫(xie) 人民史詩、講好中國故事的創作成果,以高尚的操守、文質兼美的作品和嶄新的精神風貌,奏響複興(xing) 路上的奮進凱歌、人民讚歌、時代壯歌。

  推動文藝高質量發展,以新作為(wei) 傾(qing) 情謳歌新時代

  文藝以精神表達和審美建構為(wei) 特征,是滋養(yang) 心靈的清泉,能給人們(men) 帶來獨特的、深層次的文化滿足和精神提升。在意氣風發地邁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上,積極投身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建設,我國文藝不僅(jin) 要有體(ti) 量的增長,更要有質量的提升。

  我們(men) 要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文藝工作者的殷殷囑托,堅持把創作生產(chan) 優(you) 秀作品作為(wei) 中心環節,把高質量的文藝作品作為(wei) 衡量文學家藝術家人生價(jia) 值的重要尺度,努力破解製約文藝創作質量的關(guan) 鍵問題,既解決(jue) 文藝作品“有沒有”“多不多”的問題,更解決(jue) “優(you) 不優(you) ”“精不精”的問題。要全麵精準把握人民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及時關(guan) 注人民隨著時代和社會(hui) 前進而不斷發展的新需求,在審美領域、審美品質和審美形式上作出新的開拓,在創作形式、題材、體(ti) 裁、風格、手法上作出新的突破,精益求精、勇於(yu) 創新,不斷推出思想深刻、清新質樸、剛健有力的優(you) 秀作品,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生動活潑地體(ti) 現出來,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東(dong) 西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積極引領社會(hui) 審美,弘揚主流價(jia) 值,充盈人民精神生活。

  當前,我國文藝創作生產(chan) 活躍,內(nei) 容形式豐(feng) 富,風格手法多樣,湧現了一大批人民喜愛的優(you) 秀作品,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生動景象。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有數量缺質量、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等問題依然存在;文藝評價(jia) 的權威性、公信力和影響力,文藝評論的朝氣銳氣還有待提高;文藝工作者職業(ye) 道德建設和行風建設依然任重道遠。如何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弘氣象,如何書(shu) 寫(xie) 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如何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如何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如何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jia) 值,是擺在廣大文藝工作者麵前的重大課題。隻有認真思考並加以破解,我們(men) 才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交出精彩的答卷。這就要求我們(men) 必須樹立大曆史觀、大時代觀,以文弘業(ye) 、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在把握曆史進程和時代大勢中,充分反映中華民族的千年巨變,深刻揭示百年中國的人間正道,展現中華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寫(xie) 中國人民奮鬥之誌、創造之力、發展之果,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展現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唱響昂揚向上的時代主旋律。

  我們(men) 要深刻認識“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藝術真諦,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生活作為(wei) 創作的不竭源泉,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把創作實踐深深紮根到生活之中,讓文心與(yu) 民心相融、文氣與(yu) 民氣相通。2022年,文藝界將圍繞“喜迎二十大,禮讚新時代”的主題,著力加強現實題材文藝創作,不斷發掘更多代表時代精神的新現象新人物,用多樣化的藝術手法,定格奮鬥者的高光時刻,展現拚搏者的精彩瞬間,呈現奉獻者的生命光彩,用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精品力作,鼓蕩人民之誌,守護人民之心,回報人民之恩。

  我們(men) 要把握“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的深刻道理。中國人民曆來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懷,中國文化自古就有海納百川的鮮明特質,中華民族始終追求美美與(yu) 共的大同境界。廣大文藝工作者應當以更為(wei) 深邃的視野、更為(wei) 博大的胸懷、更為(wei) 自信的態度,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矚目人類共同命運,通古今之變,融中外之長,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以藝術的方式表現中國的發展道路和成功秘訣,展現中國人民創造“兩(liang) 大奇跡”的生動實踐,塑造更多為(wei) 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在世界文學藝術領域鮮明確立中國氣派、中國風範,為(wei) 人類文明奉獻獨具魅力的色彩與(yu) 聲響。

  弘揚天朗氣清的行風藝德,以新風采充分彰顯新擔當

  文藝承擔著成風化人的職責。文藝工作者是塑造靈魂的工程師,其自身修養(yang) 不隻是個(ge) 人私事。文學家、藝術家是有社會(hui) 影響力的,一舉(ju) 一動都會(hui) 對社會(hui) 產(chan) 生影響。文藝行風是全行業(ye) 精神風貌的集中體(ti) 現,也是文藝工作者思想境界、道德規範和價(jia) 值追求的整體(ti) 反映,直接影響整個(ge) 文化領域乃至社會(hui) 生活的生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文藝界行風建設特別是文藝工作者崇德修身、從(cong) 藝做人作出了一係列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又明確提出了“弘揚正道,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jia) 值”的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論述精神,牢記“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鑄魂培根的人,必先鑄己”,自覺立德修身、崇德尚藝,把藝術追求融入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之中,以堅定的信仰追求、卓越的藝術創造,繪就時代華彩、奏響時代強音,努力以高尚的道德操守、獨特的人格魅力,引領社會(hui) 風尚、贏得人民熱愛。

  正所謂“修辭立其誠”,永葆對藝術的敬畏之心和對專(zhuan) 業(ye) 的赤誠之心,是文藝工作者建功新時代的前提所在。要把社會(hui) 責任和社會(hui) 效益放在首位,把個(ge) 人的道德修養(yang) 、社會(hui) 形象與(yu) 作品的社會(hui) 效果統一起來,自覺摒棄低格調的搞笑、無底線的放縱、博眼球的娛樂(le) 、不知止的欲望,自覺杜絕走捷徑、求速成、逐虛名的念頭,自覺破除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幻想,自覺抵製庸俗低俗媚俗的言行,決(jue) 不做不良風氣的製造者、跟風者、鼓吹者,決(jue) 不搞光怪陸離、荒腔走板的東(dong) 西,決(jue) 不能沾染銅臭氣、當市場的奴隸。

  文藝創作是艱辛的創造性工作。每一部佳作的誕生,無不是心血的耕耘;每一次感動的掌聲,無不是實力的展示;每一個(ge) 動人的形象,無不是辛勤的塑造;每一次效益的增長,無不是品質的支撐;每一次聲名的提升,無不是德藝的播揚。作為(wei) 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我們(men) 要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wei) 孺子牛”的精神,也要有“鐵肩擔道義(yi) ,妙手著文章”的情懷。對正能量,要奏響黃鍾大呂,敢寫(xie) 敢歌;對醜(chou) 惡事,要舉(ju) 起如椽大筆,敢怒敢批。在襟懷和學識的貫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藝品的統一中,奉獻文質兼美的作品,樹立德藝雙馨的形象,積極營造天朗氣清的行業(ye) 風氣和山清水秀的文藝生態。

  中國文聯作為(wei) 文藝行業(ye) 組織,理應在行業(ye) 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要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緊扣“做人的工作”這一任務,聚焦創作生產(chan) 優(you) 秀作品這一中心環節的明確要求,發揮組織優(you) 勢和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創新工作體(ti) 係,建設更具權威性、公信力、影響力的文藝評價(jia) 體(ti) 係,強化行業(ye) 服務、行業(ye) 管理、行業(ye) 自律,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自覺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加強對新的文藝組織和新的文藝群體(ti) 的教育引導工作,引導青年文藝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多創新、出精品,挑大梁、當主角,努力造就新時代文學藝術的名家大家,讓中國文藝的天空更加群星璀璨。

  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是我們(men) 黨(dang) 慶祝建黨(dang) 百年之後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文代會(hui) 、作代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是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對文藝工作的新動員新部署。肩負重大責任、踐行光榮使命,我們(men) 要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為(wei) 指引,堅定文化自信,牢記初心使命,辛勤創新創造,自覺立己鑄己,開拓進取,服務奉獻,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為(wei) 不斷推進文藝事業(ye) 繁榮發展,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李 屹,為(wei) 中國文聯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席)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