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再見,一起向未來!——張藝謀及主創團隊詳解北京冬奧會閉幕式

發布時間:2022-02-21 14:15: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 題:再見,一起向未來!——張藝謀及主創團隊詳解北京冬奧會(hui) 閉幕式

  新華社記者

  今夜,“雪花的故事”終章落幕,但“一起向未來”的口號恒久流傳(chuan) ;今夜,冬奧健兒(er) 依依惜別,但“天下一家”的焰火照亮前方……

  點亮、緬懷、致敬、揮別……20日晚,在國家體(ti) 育場“鳥巢”,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以一場更加簡約但充滿感動的閉幕式,為(wei) 這屆注定載入史冊(ce) 的冬奧會(hui) 圓滿收官。

  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及主創團隊成員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專(zhuan) 訪,詳解溫暖與(yu) 感動背後的故事。

  從(cong) 唯美到動人:溫暖冬夜 點亮冬夢

  晚8時整,閉幕式準時開始。“開幕式中驚豔亮相的巨大‘冰麵’地屏此時分外潔白、靜謐,純色的冬奧會(hui) 徽‘冬夢’飄在冰麵下,靜待蘇醒。雪花火炬懸浮空中,美麗(li) 的倒影投射冰麵中央。”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闡釋說,當音樂(le) 響起,一群可愛的孩子出現在舞台——他們(men) 手持雪花造型的花燈,在“冰麵”上盡情嬉鬧、舞蹈。隨著表演進行,孩子們(men) 在不同位置用手中的小花燈點亮地屏上的“冬”字會(hui) 徽。一時間,華燈盛照,暖意融融。

  “‘冬夢’從(cong) 純色冰晶幻化為(wei) 斑斕的彩色,舞台和觀眾(zhong) 席上2萬(wan) 隻燈籠立刻隨之被點亮,閉幕式在一片絢爛燈火中拉開帷幕。”閉幕式導演沙曉嵐說,“點亮會(hui) 徽,既點亮了冬奧會(hui) 的宗旨,也點亮了舞台、溫暖了冬夜。”

  相較於(yu) 開幕式二十四節氣倒計時的唯美、震撼,閉幕式登場的手持花燈的孩子更添靈動、活潑。閉幕式視效總監張玲玲透露,為(wei) 完美呈現視覺效果,團隊嚐試冰凍了8立方米的冰塊進行拍攝采集,對該環節的靜態、動態測試達200多次。

  “閉幕式與(yu) 開幕式總體(ti) 上一脈相承,有不少‘熟悉的陌生人’。”張藝謀舉(ju) 例說,在開幕式用希臘語演唱奧林匹克會(hui) 歌的40多名河北阜平山區的孩子,在閉幕式現場再次登場表演。開幕式中,他們(men) 身著喜慶的紅色衣服,閉幕式上,則改穿青花瓷樣式的衣服,像一個(ge) 個(ge) 冰雪小精靈。“曾經生活在貧困山區的他們(men) 如今成功脫貧,這既體(ti) 現脫貧攻堅的成果和共同富裕的決(jue) 心,更表達冰雪冬奧‘更團結’的主題。”

  開幕式中,“立春”表演環節的蒲公英從(cong) 地屏翩然飛向天空、化作焰火的畫麵驚豔眾(zhong) 人。“閉幕式上,類似的‘天地聯動’再次呈現出別樣的‘速度與(yu) 激情’。”閉幕式分場導演趙栩可介紹,“頒獎儀(yi) 式前,側(ce) 屏播放運動員摘金奪銀、激情四射的精彩瞬間短片。短片結尾,一名高山滑雪運動員從(cong) 坡上高速衝(chong) 落,滑雪板飛出側(ce) 屏,隨即滑至場地中央,實現雪板從(cong) 空中到地麵的‘無縫銜接’,而這塊巨大滑雪板,就是頒獎台。”

  為(wei) 實現簡約、高效,閉幕式基本沿用開幕式的道具、機械。閉幕式美術總設計李斌透露,地屏下的地艙是閉幕式各種“亮點”呈現的“魔盒”。“我們(men) 在開幕式進場前就提前溝通設計,開幕式一結束,隻需將地艙進行模塊化調整即可使用。這對各工種間的配合度提出了較高要求。”

  以聯結致團結:“中國結” 《歡樂(le) 頌》

  當12隻生肖冰鞋滑載起孩子們(men) 旋轉飛舞,天地瞬間變為(wei) 一方歡樂(le) 熱烈的夢幻冰場。沙曉嵐介紹,冰鞋在地屏上留下的“痕跡”逐漸形成一個(ge) “中國結”形狀。與(yu) 此同時,由AR(增強現實)技術生成的美麗(li) 紅線,在天空上優(you) 雅生長,編織成一個(ge) 巨大的中國結包裹雪花火炬,與(yu) 地麵影像交相輝映。“運動員揮舞五彩斑斕的參賽代表團旗幟,在‘中國結’線條的包裹中入場,世界各國之間的連接和大同在這一刻彰顯無遺。”

  “中國結時而流雲(yun) 漓彩、時而飄逸靈動,不停變換形態。地屏上的倒影也隨之呈現不同的質感。”李斌介紹,為(wei) 實現這些變化,設計團隊一共設計了55套“中國結”備選。團隊對每一種形態都多次嚐試改進,並根據現場燈光效果實時調整。

  “運動員入場過程中,地屏上的‘中國結’再次呈現新變化——身著不同顏色隊服的運動員不斷填充‘中國結’圖案中的空白,形成七彩‘中國結’。”閉幕式舞蹈總監、分場導演張文海說,“我們(men) 特意設計誌願者引導員手持燈籠,既烘托溫暖歡慶氛圍,也指引運動員在整齊行進中逐漸構成‘中國結’的畫麵。”

  “‘中國結’代表美好的祝福,也寓意連接和聯通。各代表團運動員在中國經曆16天的比賽、生活,形成了新友誼、構建起新橋梁,彼此間拉進了距離,讓奧林匹克大家庭更團結。”沙曉嵐說。

  閉幕式音樂(le) 統籌黃凱然透露,運動員入場環節的音樂(le) 《歡樂(le) 頌》,體(ti) 現團結、博愛、和平的理念。“音樂(le) 選擇的原則是‘國際、經典’,既要耳熟能詳,又具有互動性。《歡樂(le) 頌》是不錯的選擇,體(ti) 現了世界大同的表達,但由於(yu) 原曲較短,音樂(le) 編排並不容易。經過集中再創作、不斷嚐試,最終改編版本既滿足了入場時間需要,也達到了傳(chuan) 播效果。”

  讓緬懷更溫暖: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緬懷時刻,伴隨悠揚的樂(le) 曲《送別》,演員手捧發光柳枝,輕盈緩步進入場地,走過之處,微風輕拂,柳枝搖曳。地屏中,柳絮翩翩飄弄,漫天飛舞,似離別愁緒,也是延續生命的種子。當人們(men) 匯聚場地中央,一束直徑16米的白色光碑亮起,直衝(chong) 天際。

  “這是用光和愛鑄就的生命豐(feng) 碑,莊嚴(yan) 而偉(wei) 大。所有人仰望光束,仿佛在與(yu) 逝去的生命對話。”張藝謀介紹,“當光束由白轉綠,素白的冰雪地麵瞬時被暈染成清嫩的綠色。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人們(men) 在綠意中徜徉,對生命的告別緬懷和愛意久久不絕,生生不息。”

  自2016年裏約熱內(nei) 盧奧運會(hui) 開始,緬懷環節成為(wei) 閉幕式固定環節。“如何呈現‘緬懷’的概念,每個(ge) 國家都有不同理解。我們(men) 想表達的是,在深沉紀念的同時,有繼續向前的希望和力量。”閉幕式分場導演黃輝說,“經過無數次易稿,我們(men) 找到這樣含蓄、唯美、寫(xie) 意的方式——‘折柳寄情’,用一首曲、一群人、一捧柳條、一束光、在春回大地的一片綠蔭中,表達一起麵向春天和未來。”

  在演員行進過程中,地屏配合演員行走路徑發出點點光芒,與(yu) 發光柳條交相輝映。張玲玲說,這得益於(yu) 地屏精準的動態咬合。“為(wei) 準確詮釋‘折柳寄情’依依惜別氛圍,團隊搜集並製作了大量柳枝造型的動態小樣,同時結合現場演員、中央光束等聯動演繹,最終完成設計方案近100版。”

  “我們(men) 始終認為(wei) ,緬懷環節的主基調是冰雪融化、冬去春來。”沙曉嵐說,“從(cong) 另一層麵講,人類發展史一直在各類災難中不斷前行。盡管當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全人類攜手共進,定能攻堅克難,春天終將到來。”

  從(cong) 致敬到展望:今宵揮別後,一起向未來

  在奧運聖火熄滅環節,孩子們(men) 用純潔稚嫩的童聲再次唱響2008北京奧運會(hui) 經典主題曲《我和你》,各參賽代表團執旗手向中央匯聚。“代表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的星星五環升起,如此空靈浪漫,人們(men) 仿佛回到2008年那個(ge) 神奇、振奮的夏日夜晚——就在當時,也就在此地!”張藝謀描述道,“與(yu) 此同時,雪花火炬緩緩落下,在空中與(yu) 星星五環交錯、對話,再次深情致敬2008北京奧運會(hui) 。”

  聖火在孩子們(men) 的歌聲中緩緩熄滅,圍繞在火苗周圍的雪花頓時回落到地屏,並緩緩向天空飄散。朵朵潔白的雪花伴隨著音樂(le) 逐漸綻放出金色光芒,溫暖又耀眼。“今夜,金色的雪花飄滿京城,化作萬(wan) 家燈火。彩色的五環焰火綻放,‘天下一家’四個(ge) 字點亮夜空,再一次詮釋‘一起向未來’的美好希冀。”閉幕式視覺藝術總設計蔡國強說。

  “世界上沒有兩(liang) 朵相同的雪花,但世界也是和而不同的。”張玲玲說,為(wei) 體(ti) 現這一理念,團隊製作的每一朵AR雪花都獨一無二,形狀各異。“要在升空時實現完美效果,地屏上的所有圖案都必須和虛擬圖案保持形態和點位完全一致。與(yu) 此類似,星星五環的地麵圖像也要與(yu) 道具裝置無縫配合,才能讓觀眾(zhong) 覺得五環仿佛就是從(cong) 地麵上被提起來的。”

  回憶閉幕式創意和製作過程,主創團隊成員們(men) 感慨萬(wan) 千。“這是沒有表演的表演、沒有舞美的舞美。”李斌感歎,此次開閉幕式將表演融入儀(yi) 式,緊扣簡約、浪漫。“大道至簡。所有表演和儀(yi) 式都在一塊‘冰’上完成,可謂是‘螺螄殼裏做道場’,把一種東(dong) 西做到極致,讓團隊成員重新感受到純粹、質樸的創作。”

  “每個(ge) 環節都曆經無數次調整修改,這是一個(ge) 漫長痛苦的過程,但團隊成員們(men) 總能保持熱情,高度配合。”閉幕式舞台總監劉闊說,“正因如此,我們(men) 不斷有新點子,增進畫麵品質和藝術性。”

  “冬奧會(hui) 閉幕,聖火其實沒有熄滅,因為(wei) 更多火種已化作雪花,伴風入夜,飄散到每個(ge) 人的心裏——一曲笙歌畢,千門燈火瑩。今宵揮別後,一起向未來!”張藝謀道出他對閉幕式的理解。(記者:閻濤周寧 李麗(li) 尚軍(jun) 王璐)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