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建設城市旅遊休閑街區(市場漫步)
充分發掘和展示曆史底蘊、文化內(nei) 涵,切實提高旅遊休閑街區建設、管理、服務水平,努力打造主客共享的優(you) 質旅遊休閑產(chan) 品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改委發布首批54家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名單,北京市東(dong) 城區前門大街、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古鎮街區、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步行街等入選。建設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對於(yu) 加快發展城市休閑經濟、推動文旅融合起到積極示範作用,有助於(yu) 促進文旅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閑城市和街區”。這些年,隨著大眾(zhong) 旅遊時代到來,我國休閑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城市旅遊休閑街區逐步興(xing) 起,曆史文化、人文風情成為(wei) 休閑消費的重要內(nei) 容。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相關(guan) 數據,去年“五一”“十一”假期期間,遊客在目的地城市遊覽特色街區的比重大幅提升,對城市休閑旅遊帶動作用顯著。今年春節期間,各大城市曆史文化、旅遊休閑街區和主要城市文化場所的客流也普遍增加。
城市街區直觀地體(ti) 現著一座城市的個(ge) 性、特色。建設城市旅遊休閑街區,是豐(feng) 富優(you) 質旅遊產(chan) 品供給、滿足大眾(zhong) 旅遊多層次需求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旅遊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實現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從(cong) 這次公布的54家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名單看,城市旅遊休閑街區大多是在傳(chuan) 統商業(ye) 街或文化聚集區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具備旅遊休閑、文化體(ti) 驗和旅遊公共服務等功能。未來應進一步突出地方特色,對街區的曆史文化遺產(chan) 加強保護、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麵發揮更大作用,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men) 記住鄉(xiang) 愁。
建設城市旅遊休閑街區,既要麵向旅遊市場,也要滿足當地居民的消費需求,具有推動城市更新、促進文旅融合等多重意義(yi) 。結合一些城市的發展經驗來看,旅遊休閑街區普遍注重融合發展,除了購物消費外,還加入了網紅美食、複合書(shu) 店等新業(ye) 態,不斷豐(feng) 富街區的商業(ye) 內(nei) 容和休閑功能。應進一步注重培育多元業(ye) 態,以品質化、多元化、個(ge) 性化產(chan) 品供給,提升旅遊和生活舒適度。在街區打造的過程中,要充分展示本地曆史文化和人文風情,實現潮流與(yu) 傳(chuan) 統的碰撞,吸引更多外地遊客和本地居民。
建設城市旅遊休閑街區,要科學規劃,也要協力創新。這是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題中應有之義(yi) 。找準定位,突出特色,切實提高旅遊休閑街區建設、管理、服務水平,以休閑為(wei) 特色、融合為(wei) 手段、體(ti) 驗為(wei) 目的,集購物、餐飲、娛樂(le) 、旅遊等為(wei) 一體(ti) 的現代化城市休閑街區,一定能為(wei) 城市發展增添新的魅力。(杜海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