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延續、重塑與轉向:鐵器時代的安納托利亞文明
作者:蔣家瑜(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
美國學者埃裏克·H.克萊因在《文明的崩塌:公元前1177年的地中海世界》一書(shu) 中指出,整個(ge) 地中海世界的青銅文明在持續近兩(liang) 千年後猝然崩潰,已經發展了幾個(ge) 世紀的大型帝國和小型王國迅速瓦解,隨之而來的是一個(ge) 過渡時期,學者們(men) 常視之為(wei) 人類文明史上的第一個(ge) “黑暗時代”。誠然,隨著公元前13世紀末赫梯帝國的滅亡,安納托利亞(ya) 文明由青銅文明跨入了鐵器文明時代。赫梯帝國衰亡後,東(dong) 西方文明間的交流不但未曾中斷,反而呈現出了另一種文明交往的景象。安納托利亞(ya) 半島上不僅(jin) 仍有尚在延續的原有文明因素,還新加入了一些外來文明和文化元素,隨後多種文明與(yu) 文化在此交匯碰撞。
最新考古證據表明,赫梯王國都城哈圖沙可能並非瞬間毀於(yu) 一旦,而在被入侵焚毀前就已被逐漸廢棄。哈圖沙城的考古地層亦顯示,在鐵器時代早期(約公元前1100年—前900年),不少被遺棄的赫梯建築被再次使用,陶器和製陶技術也依然延續了赫梯的風格。雖然此時已經開始有新的居民進入安納托利亞(ya) 中部地區,但赫梯文明的風格仍然得以保持,直到鐵器時代中期(約公元前900年—前550年)才有所改變。
大約公元前9—前7世紀,在半島東(dong) 部興(xing) 起了烏(wu) 拉爾圖王國,它後來在亞(ya) 述帝國、辛梅裏安人以及斯基泰人的多重打擊和入侵下逐漸衰亡。烏(wu) 拉爾圖人的建築技術風格既沿襲了赫梯人的傳(chuan) 統,又實現了創新與(yu) 突破;在宗教上,他們(men) 將被征服地區的神靈都納入了自己的崇拜體(ti) 係,例如太陽神施威尼和雷雨神太舍巴分別源自胡裏人的施米克和泰蘇普;雕刻藝術風格與(yu) 亞(ya) 述人相似,但也並非完全直接借用。他們(men) 同時使用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最新研究認為(wei) 烏(wu) 拉爾圖語和胡裏語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同源關(guan) 係。
鐵器時代的半島東(dong) 南部和敘利亞(ya) 北部興(xing) 起一些小邦國,學術界稱之為(wei) “新赫梯王國”。這些小國曆經四百多年的發展(公元前12—前8世紀),最終都被亞(ya) 述帝國征服,但它們(men) 卻保留了赫梯文化的很多傳(chuan) 統。新赫梯王國的國王們(men) 常常沿襲赫梯國王的名字,例如蘇皮魯流馬、穆瓦塔裏和哈圖西裏等,他們(men) 還使用盧維語象形文字。盧維文化在青銅時代的安納托利亞(ya) 占有重要位置。很多學者認為(wei) ,赫梯王國雖然以赫梯語為(wei) 官方用語,但民間廣泛用語卻是盧維語,不少赫梯國王印章上都使用了盧維語象形文字,赫梯末王蘇皮魯流馬二世就曾用盧維語在公眾(zhong) 碑文上記錄自己的功績,即“南堡銘文”。因此,有學者結合文獻和考古證據大膽猜測:在赫梯王國末期,赫梯王室精英並非立即消亡,而是遷居到了安納托利亞(ya) 半島東(dong) 南部或者敘利亞(ya) 北部,然後與(yu) 當地的居民融合,形成了這些新赫梯王國。
公元前8世紀末,呂西亞(ya) 人興(xing) 起於(yu) 半島西南部,他們(men) 曾抵抗過呂底亞(ya) 王國的入侵,最終被波斯帝國征服。關(guan) 於(yu) 呂西亞(ya) 人的來源主要有三種說法:荷馬的《伊利亞(ya) 特》首先提及呂西亞(ya) 人薩爾佩冬是宙斯與(yu) 呂西亞(ya) 公主(另一說法是與(yu) 歐羅巴)之子,該神話傳(chuan) 說表明呂西亞(ya) 人的起源兼具外來與(yu) 本土的文化因素;希羅多德的《曆史》認為(wei) ,呂西亞(ya) 人可能是從(cong) 克裏特島遷到安納托利亞(ya) 半島;而赫梯學家的研究認為(wei) ,“呂西亞(ya) (Lycia)”的詞源可追溯到赫梯文獻中的“盧卡(Lukka)”,故呂西亞(ya) 人可能是青銅時代盧卡人的後裔,盧卡人使用的是盧維語。安納托利亞(ya) 半島西南部一直深受盧維文化的影響,因此,不管呂西亞(ya) 人的來源如何,其可能都接觸並傳(chuan) 承了盧維文化元素。
由此可見,青銅時代安納托利亞(ya) 文明中的一些因素在鐵器時代安納托利亞(ya) 的中部、東(dong) 部、東(dong) 南部以及西南部等地區仍在延續。赫梯王國滅亡後,安納托利亞(ya) 半島短期內(nei) 並未形成統一強大的地域性王國。很多外來民族進入這一真空地帶,他們(men) 與(yu) 當地的居民相互交融,逐漸形成了一批小型的地域性國家,這為(wei) 安納托利亞(ya) 鐵器時代文明的重塑與(yu) 轉向奠定了基礎。
約公元前1200—前1000年,弗裏吉亞(ya) 人可能自巴爾幹地區而來,然後逐漸擴展到了安納托利亞(ya) 半島西北部和中部。公元前9世紀,他們(men) 建立了國家,用弗裏吉亞(ya) 語書(shu) 寫(xie) 文獻。弗裏吉亞(ya) 語與(yu) 希臘語同屬印歐語係。弗裏吉亞(ya) 王國曾是亞(ya) 述帝國在安納托利亞(ya) 的一大勁敵,亞(ya) 述文獻中稱其為(wei) “穆什基”,後來隨著辛梅裏安人的入侵,弗裏吉亞(ya) 王國逐漸衰落。弗裏吉亞(ya) 王國的物質文化對半島上的近鄰們(men) 產(chan) 生了重要影響。考古資料顯示,公元前9世紀初的弗裏吉亞(ya) 建築在雕刻裝飾風格上與(yu) 新赫梯王國有著密切的關(guan) 係,到公元前8世紀時,弗裏吉亞(ya) 的製陶技術和風格已經開始向外傳(chuan) 播和擴散,甚至連移居安納托利亞(ya) 西部沿海的古希臘人亦曾受其影響。
隨著地中海青銅文明的崩塌,克裏特島或者希臘本土的很多居民開始外遷。通過古風時代(公元前8—前6世紀)的“希臘殖民運動”,古希臘人大大擴展了他們(men) 在安納托利亞(ya) 半島上的定居範圍。遷居到半島西部的古希臘人與(yu) 當地居民相融合,在原有城市的基礎上形成了一些著名的城邦,如米利都、以弗所。出土於(yu) 半島南部沿海地區的陶器表明,古希臘人殖民運動的足跡同樣也到達這一區域。通過這一區域的諸多港口,古希臘人又繼續前往塞浦路斯、腓尼基和埃及等地,這標誌著愛琴海世界與(yu) 黎凡特、埃及之間的商業(ye) 貿易路線得以重新恢複。
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呂底亞(ya) 人興(xing) 起於(yu) 半島西部,他們(men) 是一支本土居民,語言上屬於(yu) 印歐語係。據希羅多德的記載,呂底亞(ya) 人征服了半島西部海岸上的希臘人城邦,與(yu) 亞(ya) 述和埃及結盟,並與(yu) 米底人發生了“日食之戰”。公元前546年,呂底亞(ya) 國王克羅伊索斯戰敗於(yu) 波斯國王居魯士,其王國亦就此滅亡。呂底亞(ya) 的文化對波斯以及希臘都有影響,甚至遠及利比亞(ya) 和意大利。在呂底亞(ya) 王國滅亡後,他們(men) 的建築傳(chuan) 統、陶器形狀與(yu) 裝飾風格持續了一個(ge) 多世紀,語言則延續到公元前1世紀,文字更是到了3世紀也仍在使用。呂底亞(ya) 的克羅伊索斯更是成為(wei) 古希臘文人寫(xie) 作的重要素材。
卡利亞(ya) 人也是鐵器時代半島西南部的一支重要民族,荷馬的《伊利亞(ya) 特》把卡利亞(ya) 人視為(wei) 特洛伊人在安納托利亞(ya) 的盟友。古希臘史學家認為(wei) 卡利亞(ya) 人源自愛琴海島嶼,現代學者基於(yu) 赫梯文獻的記載,結合卡利亞(ya) 語屬於(yu) 印歐語係、且與(yu) 赫梯語和盧維語同屬一個(ge) 語族,故而認為(wei) 卡利亞(ya) 人可能是安納托利亞(ya) 西南部的本地人。在美索不達米亞(ya) 、波斯、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地的文獻中都能看到卡利亞(ya) 人的蹤跡,尤其是在公元前7—前6世紀的古埃及,卡利亞(ya) 人以雇傭(yong) 軍(jun) 的身份而知名。目前在安納托利亞(ya) 半島上發現的卡利亞(ya) 人文獻較少,反而是在埃及出土了不少卡利亞(ya) 語-埃及象形文字的雙語文獻。
綜上所述,在赫梯王國滅亡之後,安納托利亞(ya) 半島陷入了列國割據紛爭(zheng) 、各民族先後而治的局麵,諸如弗裏吉亞(ya) 、新赫梯、烏(wu) 拉爾圖和呂底亞(ya) 等王國以及呂西亞(ya) 人、卡利亞(ya) 人、希臘人等各個(ge) 民族。這些王國和民族不僅(jin) 繼承了安納托利亞(ya) 青銅時代的文明因素,而且還結合自身原有的文化底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進一步實現了自我突破和創新,完成了安納托利亞(ya) 鐵器時代文明的重塑。這種文明的延續和重塑模式在本質上與(yu) 青銅時代安納托利亞(ya) 文明的多元化特征是一致的,其不同之處則在於(yu) 青銅時代的文明多元化是處在一個(ge) 強大的政治實體(ti) ——赫梯王國的主導下完成,而鐵器時代的文明多元化則是由分散的區域性王國和多個(ge) 民族來承擔實現。
這兩(liang) 種文明多元化模式誕生於(yu) 東(dong) 西方文明互動交流的曆史背景下,其各自對應的文明轉向結果亦由此產(chan) 生差異。赫梯王國主導下的、青銅時代的文明多元化在遇到同時代的近東(dong) 文明時具有較大的自主選擇性,因此赫梯文明能夠與(yu) 古埃及、古代兩(liang) 河流域等各個(ge) 文明並駕齊驅。而鐵器時代的文明多元化在東(dong) 來的亞(ya) 述、米底-波斯文明和西來的古希臘文明麵前,展現出了更為(wei) 明顯的被動性。因此,在鐵器時代中後期,當強大的外來力量——波斯或者亞(ya) 曆山大帝國進入安納托利亞(ya) 半島時,東(dong) 方化或者希臘化就成為(wei) 安納托利亞(ya) 文明多元化所要做出的抉擇,這也是鐵器時代安納托利亞(ya) 文明“不得已而為(wei) 之”的被動選擇性轉向。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7日 1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