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作者:李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研究人員、博士)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發展階段。麵對國際科技競爭(zheng) 的日益增強、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的發展路徑由此進入內(nei) 涵式發展階段。因此,既要關(guan) 注高等教育內(nei) 在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也要著眼於(yu) 高等教育外部支撐關(guan) 係的調整優(you) 化,統籌高等教育優(you) 質資源,促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高等教育內(nei) 涵式發展需要立足於(yu) 新時代社會(hui) 經濟發展需求,不斷優(you) 化調整布局結構、專(zhuan) 業(ye) 結構、學科結構,以結構調整為(wei) 重點,建設更高質量、更加公平、更加充足、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體(ti) 係。
堅持“優(you) 化布局、提出特色、協同發展”,分類建設高質量的高等教育體(ti) 係,是推進高等教育內(nei) 涵式發展的重要抓手。分類建設的關(guan) 鍵在分類,防止高等院校在辦學理念、辦學主旨、辦學目標及辦學方向上的趨同化現象。分類建設的落腳點在於(yu) 協同,如何有效協同?這就要求我們(men) 在推進高等教育內(nei) 涵式發展的過程中,更加突出學科實力與(yu) 特色優(you) 勢並重、綜合性研究大學與(yu) 特色性專(zhuan) 業(ye) 高校並行的辦學理念;進一步精準完善學科專(zhuan) 業(ye) 結構,特別要優(you) 先關(guan) 注交叉學科門類的統籌、規劃和實施,積極鼓勵“雙一流”建設高校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科學技術、社會(hui) 科學發展外在和內(nei) 在需求,瞄準國內(nei) 外科學技術、社會(hui) 科學前沿,全麵係統地推進新興(xing) 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加大原始創新的研究力度,引領其他高等院校的發展,形成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態。
堅持“集中優(you) 勢、麵向需要、重點發展”,麵向經濟社會(hui) 轉型升級發展需要,麵向創新型國家戰略實施,加快培養(yang) 理工農(nong) 醫類專(zhuan) 業(ye) 緊缺人才,把其作為(wei) 推進高等教育內(nei) 涵式發展的著力之處與(yu) 重點領域。進一步推進新理科、新工科、新農(nong) 科、新醫科等學科的建設,優(you) 化調整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布局及院校結構。針對理工農(nong) 醫類專(zhuan) 業(ye) 緊缺人才建立緊缺人才發展專(zhuan) 項計劃、院校培養(yang) 計劃、質量提升計劃等,以項目為(wei) 牽引,建立理工農(nong) 醫類專(zhuan) 業(ye) 內(nei) 涵式發展的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健全理工農(nong) 醫類專(zhuan) 業(ye) 緊缺人才培養(yang) 經費保障製度,建立類型多樣、吸引力高、針對性強的獎助學金資助體(ti) 係,提高理工農(nong) 醫類專(zhuan) 業(ye) 的吸引力。
堅持“因地製宜、能力建設、均衡發展”,加大支持力度,推進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提質增效,建立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高等教育體(ti) 係。完善頂層設計,加大人才、經費支持力度,優(you) 化高等教育全國布局,均衡高等教育優(you) 質資源,促進中西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因地製宜、傾(qing) 斜支持,結合中西部高校曆史發展、辦學條件和基礎等因素,集中力量解決(jue) 中西部地區高校高水平師資短缺、辦學經費不足、辦學基礎設施相對滯後等突出棘手問題,推進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充分運用並健全高校幫扶計劃,引導“雙一流”建設高校與(yu) 中西部高校形成共建協同發展機製,幫助中西部高校提升師資隊伍水平、提高綜合科學研究能力、提升人才培養(yang) 質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