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與質量奏響新時代教育現代化主旋律
作者:朱旭東(dong)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每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關(guan) 涉千家萬(wan) 戶的教育內(nei) 容都備受矚目。梳理五年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教育內(nei) 容不難發現,公平的教育、更加公平的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有質量的教育、更高質量的教育、教育質量提升等概念中的“公平”“質量”關(guan) 鍵詞奏響了新時代教育現代化的主旋律。“公平”和“質量”相互建構、互為(wei) 尺度,成為(wei) 新時代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進程中的最強音,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也成為(wei) 數字化時代理想的教育圖景。
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以貫徹落實黨(dang) 的教育方針為(wei) 前提。這是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核心價(jia) 值,也是中國教育現代化道路的定海神針。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突出強調“堅持立德樹人”,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突出強調“構建德智體(ti) 美勞全麵培養(yang) 的教育體(ti) 係”,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ti) 現出政府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德智體(ti) 美勞全麵培養(yang) 的教育體(ti) 係的重視。五年來,有關(guan) 政策文件相繼出台,形成了由《關(guan) 於(yu) 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關(guan) 於(yu) 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ti) 係的意見》《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ti) 育工作的意見》《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2021年本)》等共同組成的多維度、立體(ti) 化的政策群。以此為(wei) 牽引,“五育並舉(ju) ”格局正在形成,課程思政與(yu) 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的課程模式已然形成,“體(ti) 教融合”走向深入,美育和藝術活動的樣態不斷豐(feng) 富,勞動教育更是成為(wei) 以新勞動規律為(wei) 底色、家校社協同開展的普遍活動。
我們(men) 注意到,本屆政府在教育上的關(guan) 注還聚焦於(yu) 學生健康,出台了許多保護兒(er) 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教育政策。由《嬰幼兒(er) 喂養(yang) 健康教育核心信息》《關(guan) 於(yu) 深化體(ti) 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ti) 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關(guan) 於(yu)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生與(yu) 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關(guan) 於(yu) 加強學校食堂衛生安全與(yu) 營養(yang) 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組成的教育政策群,致力於(yu) 多方位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呼喚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五年來,基礎教育是政府工作報告著墨最多的學段,體(ti) 現著國家的高度重視與(yu) 關(guan) 心。
強調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五年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許多解決(jue) 義(yi) 務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措施,如依據常住人口規模配置教育資源,保障適齡兒(er) 童就近入學;加強鄉(xiang) 鎮寄宿製學校、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和縣城學校建設,加快補齊農(nong) 村辦學條件短板;切實降低農(nong) 村學生輟學率,抓緊消除城鎮“大班額”;加快改善鄉(xiang) 村學校辦學條件,教育投入繼續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qing) 斜,促進優(you) 質資源共享;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完善隨遷子女義(yi) 務教育入學政策。與(yu) 此相應,黨(dang) 中央、國務院及相關(guan) 部門出台了一係列保障質量和促進公平的政策。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的《關(guan) 於(yu)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麵提高義(yi) 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為(wei) 牽引,《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健全義(yi) 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製的若幹意見》《義(yi) 務教育質量評價(jia) 指南》《國家義(yi) 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21年修訂版)》等文件直擊義(yi) 務教育公平與(yu) 質量問題解決(jue) 的核心。為(wei) 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增加投入,相關(guan) 部門出台了《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補助經費管理辦法》《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義(yi) 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yu) 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見》《關(guan) 於(yu) 深入實施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的通知》等文件,確保教育公平、教育質量落到實處。
強調通過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從(cong) 而使學前教育具有普惠性特征。五年來,政府工作報告多次強調,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重視對幼兒(er) 教師的關(guan) 心和培養(yang) ,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對兒(er) 童托育中育兒(er) 過程加強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er) 園,隻要符合安全標準、收費合理、家長放心,政府都要支持;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幫助民辦幼兒(er) 園紓困,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入園率,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製,支持社會(hui) 力量辦園。為(wei) 此,相關(guan) 部門出台了《幼兒(er) 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關(guan) 於(yu) 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er) 園治理工作的通知》,旨在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強調加快高中教育發展步伐。關(guan) 於(yu) 高中教育,近五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鼓勵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為(wei) 此,相關(guan) 部門出台了《關(guan) 於(yu) 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和《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jia) 指南》,為(wei) 公平而有質量的高中教育鋪設路徑。
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少不了體(ti) 係完備、能夠滿足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的職業(ye) 教育。五年來,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guan) 職業(ye) 教育的內(nei) 容主要有:發展現代職業(ye) 教育,改善職業(ye) 教育辦學條件,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實施職業(ye) 技能等級證書(shu) 製度,支持和規範社會(hui) 力量舉(ju) 辦職業(ye) 教育,增強職業(ye) 教育適應性。在這方麵,《國家職業(ye) 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ye) 教育提質培優(you) 行動計劃(2020—2023年)》《現代職業(ye) 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管理辦法》為(wei) 公平而有質量的職業(ye) 教育鋪設基石。
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要加快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培養(yang) 滿足國計民生需求的人才,持續支持中西部地區高校發展。近五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為(wei) 導向,推動高等教育內(nei) 涵式發展,優(you) 化高等教育布局和結構,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優(you) 化學科專(zhuan) 業(ye) 結構,加強基礎學科和前沿學科建設,促進新興(xing) 交叉學科發展;要求高校招生繼續加大對中西部和農(nong) 村地區傾(qing) 斜力度,繼續實施農(nong) 村和貧困地區專(zhuan) 項招生計劃;同時還承諾,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支持中西部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與(yu) 往年不同的是,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加快培養(yang) 理工農(nong) 醫類專(zhuan) 業(ye) 緊缺人才。與(yu) 此相呼應,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幹意見》進一步推動此項議題走向深入。
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創新型教師隊伍來保障。可以看出,近五年政府工作報告不斷強調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健全教師工資保障長效機製、全麵落實義(yi) 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加強鄉(xiang) 村教師隊伍建設,改善鄉(xiang) 村教師待遇,加強鄉(xiang) 村教師定向培養(yang) 、在職培訓與(yu) 待遇保障;倡導全社會(hui) 尊師重教。在教育實踐領域,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公費教育、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新時代鄉(xiang) 村教師隊伍建設、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教育係統師德專(zhuan) 題教育、“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zhuan) 項計劃、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you) 秀教師定向培養(yang) 計劃等多位一體(ti) 、共同發力,為(wei) 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輸入高質量的教師資源。
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既要協同育人又要終身學習(xi) 。近五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健全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育人機製,辦好特殊教育、繼續教育、專(zhuan) 門教育。教育部門圍繞殘疾兒(er) 童少年義(yi) 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繼續教育、專(zhuan) 門教育、教育信息化、在線教育等議題出台相關(guan) 規範。2018年以來,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政策密集出台,如《關(guan) 於(yu) 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zhuan) 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關(guan) 於(yu) 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關(guan) 於(yu) 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zhuan) 項治理整改若幹工作機製的通知》等。
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wei) 文化特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延續了2021年的要求,非常明確地提出,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質量。在這方麵,教育部、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國家語委印發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計劃實施方案》,教育部還專(zhuan) 門出台《中小學少數民族文字教材管理辦法》,特別推出針對學前兒(er) 童普通話教育的“童語同音”計劃。
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助力實現教育夢、人生夢。值得關(guan) 注的是,近五年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兒(er) 童是民族的未來、家庭的希望,我國有2.9億(yi) 在校學生,要堅持把教育這個(ge) 關(guan) 乎千家萬(wan) 戶和中華民族未來的大事辦好,努力讓廣大學生健康快樂(le) 成長,讓每個(ge) 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要穩定教育投入,優(you) 化投入結構,縮小城鄉(xiang) 、區域、校際差距,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讓他們(men) 有更光明未來。應當承認,在推進教育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背景下,助力實現教育夢、人生夢,是教育為(wei) 美好生活奠基的生動詮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