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

發布時間:2022-03-17 14:50: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叢(cong) 立先 龍明明 華東(dong) 政法大學知識產(chan) 權學院

  日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強化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大力推進種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推進種業(ye) 領域國家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啟動農(nong) 業(ye) 生物育種重大項目。這是我國為(wei) 全麵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方案、推進種業(ye) 現代化而采取的關(guan) 鍵舉(ju) 措,即通過強化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依法嚴(yan) 厲打擊套牌侵權等違法犯罪行為(wei) 來實現本領域的創新發展。

  種子雖小,卻關(guan) 乎民眾(zhong) 飯碗。種子是農(nong) 作物的生命,種子產(chan) 業(ye) 是農(nong) 業(ye) 的龍頭,處於(yu)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的最前端。種子產(chan) 業(ye) 的發展狀況,對於(yu) 確保種子產(chan) 業(ye) 安全具有決(jue) 定作用,對國家糧食安全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有著基礎性的重要意義(yi) 。現代種業(ye) 發展與(yu) 科技深度綁定,與(yu) 知識產(chan) 權保護密切相關(guan) 。實現種業(ye) 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須借助知識產(chan) 權保護來實現。可以說,知識產(chan) 權是促進種子產(chan) 業(ye) 發展的核心競爭(zheng) 力,是確保種子產(chan) 業(ye) 鏈安全的關(guan) 鍵推動力。

  近年來,我國著力構建了越來越成熟的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法律製度體(ti) 係。2020年頒布的《民法典》明確將植物新品種作為(wei) 一類知識產(chan) 權加以保護。2015年和2021年兩(liang) 次修改《種子法》,均將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作為(wei) 重要內(nei) 容,擴大了植物新品種權的保護範圍,擴展了保護環節,建立了實質性派生品種製度,強化了侵權損害賠償(chang) 責任等。國務院頒布了本領域的行政法規《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為(wei) 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提供了專(zhuan) 門立法保護。《專(zhuan) 利法》《反不正當競爭(zheng) 法》《商標法》《刑法》也從(cong) 不同門類的知識產(chan) 權角度為(wei) 種業(ye) 提供了知識產(chan) 權保護。國家農(nong) 業(ye) 、林業(ye) 主管部門頒布了一係列規章製度,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諸多專(zhuan) 門司法解釋,加強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此外,我國還加入了《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已基本實現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的國際接軌。

  加強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立法保護,隻是實現種業(ye) 創新發展的重要一環,還需要真正打通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健全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綜合管理體(ti) 製,增強係統保護能力。當下,以立法形式體(ti) 現的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已基本到位並相對成熟,而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創造、運用、管理和服務等環節仍有提升空間。因此,種業(ye) 市場主體(ti) 和監管機構及社會(hui) 組織要綜合運用經濟、技術、法律、行政、社會(hui) 治理等多種手段,加強協同配合,構建種業(ye) 創新發展新格局。具體(ti) 來說,種業(ye) 市場主體(ti) 應加強原始育種和修飾性品種創新、權利運用和授權、種質資源管理,監管機構和社會(hui) 組織應從(cong) 審查授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ye) 自律、公民誠信等環節完善保護保障體(ti) 係。

  我國是源遠流長的農(nong) 業(ye) 大國,種子發展曆史久遠,種質資源豐(feng) 富,種子市場與(yu) 發展潛力巨大。雖然我國種子產(chan) 業(ye) 發展較晚,目前仍落後世界上一些種業(ye) 強國,但是從(cong) 現實國情與(yu) 路徑選擇來看,我國實施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戰略,有助於(yu) 縮短相關(guan) 差距。為(wei) 此,一定要通過市場經濟和知識產(chan) 權的有機結合,來發展健全種業(ye) 經濟,鼓勵保護民營經濟及中小企業(ye) 參與(yu) 種業(ye) 市場;堅持種業(ye) 對外開放政策,注意發揮種業(ye) 跨國企業(ye) 對於(yu) 國際種業(ye) 市場穩定的積極作用;追趕種業(ye) 最前沿的技術革命,借助我國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方麵的知識產(chan) 權優(you) 勢,實現種業(ye) 技術創新的彎道超車;鼓勵和引導種業(ye) 企業(ye) 通過知識產(chan) 權策略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特色品種,推廣符合市場需求的優(you) 良品種、新品種,減少種業(ye) 市場同質化惡性競爭(zheng) 。

  種業(ye) 發展歸根結底是科技與(yu) 市場協同發展的結果,資本技術的深度融合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扶持優(you) 勢育種企業(ye) 做大做強是題中應有之義(yi) 。應構建更加係統、完備、高效的國家育種創新體(ti) 係,引導市場主體(ti) 有序競爭(zheng) 合作,鼓勵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創新和競爭(zheng) ,防止大企業(ye) 特別是跨國企業(ye) 壟斷,實現種業(ye) 與(yu) 外界之間的聯係平衡。在牢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讓人民群眾(zhong) 端穩飯碗,實現更高水平的創新發展。(叢(cong) 立先 龍明明)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