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發布時間:2022-03-17 14:47: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歐陽淞(原中央黨(dang) 史研究室主任)

  《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以下簡稱《決(jue) 議》)指出:“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新的飛躍。”這一重大政治論斷,科學闡明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理論內(nei) 涵和重大意義(yi) ,彰顯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馬克思主義(yi) 發展史、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深刻領會(hui) 。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把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統一起來,用馬克思主義(yi) 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鮮明體(ti) 現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論品格和精神實質。馬克思主義(yi) 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hui) 、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是指導人類社會(hui) 發展進步的科學真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作為(wei) 黨(dang) 和國家的指導思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yi) 觀察世界、引領時代、指導實踐。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持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以貫之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基本方法,鮮明體(ti) 現了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論品格和精神實質,充分彰顯了當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強大的政治定力和理論自信。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的最新成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當代中國的偉(wei) 大社會(hui) 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yi) 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從(cong)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全部實踐中產(chan) 生的理論結晶,是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的最新成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對待馬克思主義(yi) ,不能采取教條主義(yi) 的態度,也不能采取實用主義(yi) 的態度。”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立足我國實際,回應現實需要,以我們(men) 正在做的事情為(wei) 中心,深入總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的新鮮經驗,更好實現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發展馬克思主義(yi) 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形成了科學理論體(ti) 係。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之所以顯示出強大生命力,最根本的就在於(yu) 我們(men) 黨(dang) 把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統一起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決(jue) 議》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八個(ge) 明確”的基礎上,用“十個(ge) 明確”對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核心內(nei) 容作了進一步概括,並從(cong) 13個(ge) 方麵分領域總結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重點總結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誌性成果。比如,在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方麵,提出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思想,這是對馬克思主義(yi) 社會(hui) 矛盾學說的新發展。在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方麵,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這是對馬克思主義(yi) 生產(chan) 力理論的新發展;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等思想,這是對馬克思主義(yi) 經濟學說的新發展。在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方麵,提出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的思想,這是對馬克思主義(yi) 建黨(dang) 學說的新發展;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思想,這是對馬克思主義(yi) 國家學說的新發展;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思想,這是對馬克思主義(yi) 世界曆史理論的新發展;等等。這些具有原創性的新論斷、新命題、新理念、新戰略,蘊含著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價(jia) 值觀層麵的突破。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自覺運用係統觀念和係統方法全麵統籌和協調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各領域工作,提出一係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一個(ge) 係統完整、科學嚴(yan) 密的理論體(ti) 係。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刻回答重大時代課題並經過實踐檢驗。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麵臨(lin) 形勢環境的複雜性和嚴(yan) 峻性,肩負任務的繁重性和艱巨性世所罕見、史所罕見。麵對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什麽(me) 樣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麽(me) 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一係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貫徹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攬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台一係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係列重大舉(ju) 措,推進一係列重大工作,戰勝一係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下,黨(dang) 的麵貌、國家的麵貌、人民的麵貌、軍(jun) 隊的麵貌、中華民族的麵貌發生了曆史性變化。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和國家之所以能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變革,最根本的原因在於(yu) 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為(wei) 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掌舵領航,在於(yu) 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劃時代的體(ti) 係的真正的內(nei) 容都是由於(yu) 產(chan) 生這些體(ti) 係的那個(ge) 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回答了“世紀之問”,深刻改變中國、影響世界,具有重大世界意義(yi) 、深遠曆史意義(yi) ,是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刻回答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一係列重大問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刻回答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目標和方向的重大問題,這就是以史為(wei) 鑒、開創未來,不斷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實現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和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而奮進;深刻回答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政治保證和科學路徑的重大問題,這就是必須堅持黨(dang) 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不動搖,立足中國實際、依靠中國人民、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曆史主動,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戰略安排而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基礎上,分兩(liang) 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第一個(ge) 階段,從(cong) 2020年到2035年,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第二個(ge) 階段,從(cong) 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正是基於(yu) 自身在二十一世紀的偉(wei) 大曆史使命,踔厲奮發,開辟了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的新境界。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推動二十一世紀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人類文明向前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yan) 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全球發展倡議等的提出,為(wei) 推動世界和平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消除貧困、疫情防控、國家治理、執政黨(dang) 建設等一係列中國方案的提出並產(chan) 生廣泛國際影響,彰顯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對於(yu) 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對於(yu) 人類文明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正在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為(wei) 人類社會(hui) 通向現代化提供全新路徑選擇,以曆史性成就和世界性貢獻極大提升世界人民對社會(hui) 主義(yi) 的信心。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實現了當代中國精神與(yu) 二十一世紀世界潮流的融會(hui) 貫通,充盈著濃鬱的中國味、深厚的中華情、浩然的民族魂和鮮明的時代特征,集中而深刻地彰顯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優(you) 秀文化傳(chuan) 統與(yu) 精神風範,集中而深刻地展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崇高的理想信念與(yu) 初心使命,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植根中華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成功實現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曆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深根植於(yu) 中華文化的沃土之中,充分汲取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所蘊含的豐(feng) 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實現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章、講話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經典名句,用中國經典講中國經驗,以中國道理講中國道路,鮮活生動、言約旨遠,激活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生命力,使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大地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將中國精神作為(wei) 興(xing) 國之魂、強國之魂,為(wei) 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黨(dang) 無精神不興(xing)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yi) 為(wei)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wei) 核心的時代精神,鮮明提出以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為(wei) 源頭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中國人民的偉(wei) 大創造精神、偉(wei) 大奮鬥精神、偉(wei) 大團結精神、偉(wei) 大夢想精神不斷迸發出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既以大量原創性理論貢獻標注了馬克思主義(yi) 發展的新高度,實現了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認識的新躍升,又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構築起更為(wei) 堅定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