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作者:王耀宇(中央民族大學)
我國是一個(ge)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關(guan) 係民族團結和社會(hui) 穩定,關(guan) 係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hui) 議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認識把握幾個(ge) 重要關(guan) 係,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貫穿於(yu) 民族工作各領域、全過程。
正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guan) 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黨(dang) 的民族工作創新發展,就是要堅持正確的,調整過時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眾(zhong) 合法權益。要正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guan) 係,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則。”在長期曆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多元一體(ti) 格局,一體(ti) 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ti) ;一體(ti) 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ti) ;一體(ti) 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兩(liang) 者辯證統一。中華民族和各民族的關(guan) 係,形象地說,是一個(ge) 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guan) 係,各民族的關(guan) 係是一個(ge) 大家庭裏不同成員的關(guan) 係。隻有順應時代變化,按照增進共同性的方向改進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異性的辯證統一、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的有機結合,才能把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做細做實做好。
正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和各民族意識的關(guan) 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正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和各民族意識的關(guan) 係,引導各民族始終把中華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識要服從(cong) 和服務於(yu)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同時要在實現好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整體(ti) 利益進程中實現好各民族具體(ti) 利益,大漢族主義(yi) 和地方民族主義(yi) 都不利於(yu)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做好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增進各族群眾(zhong) 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同,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曆史觀,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教育引導全國各族人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民族團結,維護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政治局麵,堅決(jue) 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旗幟鮮明反對分裂國家圖謀、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築牢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hui) 穩定的銅牆鐵壁。
正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guan) 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正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guan) 係,各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幹,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幹壯才能枝繁葉茂。”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的。中華文化之所以精彩紛呈、博大精深,就在於(yu) 它具有兼收並蓄的包容特性。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正是有了各民族文化的百花齊放、百家爭(zheng) 鳴,才有了中華文化的絢麗(li) 多彩。做好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chuan) 承保護和創新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增強各族群眾(zhong) 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正確把握物質和精神的關(guan) 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正確把握物質和精神的關(guan) 係,要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意義(yi) ,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yi) ,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yi) ,讓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牢不可破。”發展是解決(jue) 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yu) 共、榮辱與(yu) 共、生死與(yu) 共、命運與(yu) 共的共同體(ti) 理念,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不斷滿足各族群眾(zhong) 的美好生活需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族關(guan) 係,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