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改編勿失原作精髓
作者:毛夫國
改編作為(wei) 話劇劇本的重要來源之一,文學作品的話劇改編早已成為(wei) 普遍現象,在當下的話劇演出中,這種改編已成為(wei) 一種比較流行的話劇生產(chan) 方式和消費方式。最近舞台演出的話劇不少都源自同名文學作品,近期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主角》又將搬上話劇舞台,文學作品的話劇改編仍然熱度不減。
較之以前的改編,當下的話劇改編者普遍以認真嚴(yan) 肅的態度,盡可能貼近於(yu) 原著進行改編,戲說色彩、“為(wei) 我所用”的解構式改編減少。那麽(me) ,藝術自覺和消費語境下的文學作品改編,在二度創作的跨媒介轉變中如何對原作的故事情節、角色塑造、情節衝(chong) 突進行戲劇化轉化,保持原作的精髓,是當下需要認真思考的。
近期演出的幾部改編話劇,貼近原作進行改編,基本保持了原作的故事框架和敘事線索。話劇《活動變人形》在改編中充分尊重了小說的基本敘事框架,人物形象得到多維闡釋和呈現。小說中的大段意識流寫(xie) 法,在敘事或旁白中適當融入,為(wei) 倪吾誠與(yu) 社會(hui) 環境、家庭觀念之間的矛盾作了很好的注腳,增刪較為(wei) 合理,尤其是旋轉式的舞台設置,既便於(yu) 人物活動的空間展示,又是倪吾誠性格的象征化呈現。話劇《平凡的世界》改編自百萬(wan) 字的長篇小說,以四對年輕人的愛情為(wei) 線索,展現了時代變遷中陝北地區普通人物的命運選擇,劇中人物在貧窮壓力下的奮鬥與(yu) 拚搏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體(ti) 現。話劇圍繞少安、少平、曉霞等主要人物在重要時刻展開,情節上快節奏的展現和推進,濃縮化的處理在某種程度上會(hui) 給不熟悉小說的觀眾(zhong) 帶來困惑。
有些改編不拘泥於(yu) 原作,提取原作核心內(nei) 容和故事線索進行創造性改編。老舍的小說《老張的哲學》以民國初年軍(jun) 閥混戰為(wei) 背景,描繪了老北京小人物在混亂(luan) 年代裏的命運沉浮,故事較為(wei) 鬆散。話劇改編緊扣老張的人生之道——“錢本位三位一體(ti) ”哲學展開。在信仰上,老張儒釋道與(yu) 耶穌皆信;生活中,深諳“胳膊擰不過大腿”,隻認強權、逆來順受求安穩,但最終苦心經營大半輩子的祖產(chan) 四合院都被征用。話劇改編跳出原作又不離原作,以老張為(wei) 中心、以事件為(wei) 線索,讓觀眾(zhong) 看到趙四、王德、李靜、賈六、南飛生等人物的悲歡離合。舞台呈現上以四座門樓為(wei) 背景,隨劇情而自由組合變換,演員的曲藝功底為(wei) 演出增色不少。
改編也要適應當代觀眾(zhong) 的審美心理和語境變遷。小說《白鹿原》真實再現了長達半個(ge) 多世紀的曆史進程,具有多重意蘊,既有個(ge) 人化、民間化的新曆史主義(yi) 敘事立場,也隱含作者重建儒學的理想烏(wu) 托邦思考。這種多層麵、多維度的主題意蘊,成為(wei) 改編的難點。話劇《白鹿原》的改編重點表現人物在曆史背景下的命運遭遇,淡化小說作者對傳(chuan) 統儒家文化的向往,半神化的朱先生戲份不多,傳(chuan) 統儒家觀念多通過白嘉軒表現,很好地處理了戲劇敘事重點,有些情節處理上緩衝(chong) 原作對宏大敘事的消解,可看出改編的當代性考量。有些改編劇目在內(nei) 容和形式上做了很好的探索,舞台場景切換自如,重視聲、光、電的運用,更加貼近當代審美表達方式。話劇《紅色的起點》選取1919年、1920年、1921年這三年的重大曆史事件,結合大量珍貴的史料,運用多種表現形式,藝術呈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從(cong) 誕生、發展到壯大的整個(ge) 曆史過程。話劇充分利用多媒體(ti) 技術進行場景變換,忽而列車車廂、忽而會(hui) 議室、忽而圖書(shu) 館,同一演員分飾多個(ge) 角色,慷慨激昂的年輕演員們(men) ,以新穎的方式表演當時和他們(men) 差不多同樣年輕的革命前輩,呈現給觀眾(zhong) 不一樣的舞台觀感。
當下還有一類跨文化背景下的話劇改編,陸帕執導的《狂人日記》在慢節奏中讓觀眾(zhong) 看到了跨文化背景下對《狂人日記》闡釋的可能性。魯迅的小說具有深刻的思想性,《狂人日記》無疑是一部改編難度極大的作品,小說的情節性不強,缺乏戲劇性,陸帕在《狂人日記》中融入了魯迅的其他作品如《風箏》《阿Q正傳(chuan) 》等,以此拓展了狂人的精神世界。一般來說,導演會(hui) 把自己的理解和闡釋通過劇作傳(chuan) 達給觀眾(zhong) ,而《狂人日記》更多是通過觀眾(zhong) 的觀感和體(ti) 驗,去理解狂人的形象,向觀眾(zhong) 提供了理解人物的新的可能性。
文學作品的話劇改編,需要改編者在把握原作精髓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原作的戲劇性進行創造性的舞台呈現。最近多樣化、多層麵的改編做了很好的探索,對今後的話劇改編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毛夫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