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的人文遺產
作者:金元浦
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勝利閉幕了,留給世界數不盡的美好記憶和無窮回味。
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由衷讚歎:“這是一屆真正無與(yu) 倫(lun) 比的冬奧會(hui) 。”2008年在北京舉(ju) 辦了一場無與(yu) 倫(lun) 比的奧運會(hui) ,2022年又舉(ju) 辦了一屆無與(yu) 倫(lun) 比的冬奧會(hui) ,“雙奧之城”創造了雙重的無與(yu) 倫(lun) 比,在人類文明史上寫(xie) 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留下了豐(feng) 厚的文化遺產(chan) 。
綠色節能的辦會(hui) 理念,完善、精美的場館設施,優(you) 異精細的賽事管理……而更令人難忘的是,北京冬奧會(hui) 突出展示了中國奧林匹克的人文境界、人民情懷,更展示了宏闊的全球視野和人類大愛,它是奧林匹克積極快樂(le) 的生活哲學和生命美學的完美體(ti) 現和創新成果,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注入了磅礴力量。
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奧林匹克運動會(hui) 是體(ti) 育盛會(hui) 也是文化盛會(hui) ,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鑒的平台。北京冬奧會(hui) 向世界生動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展開了一幅幅中華文化與(yu) 奧林匹克精神交相輝映的美麗(li) 畫卷。
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以二十四節氣倒計時開始,傳(chuan) 遞出獨特的文化韻味。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先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寶貴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體(ti) 現了尊重自然、順天應時的理念。一滴冰藍色水墨從(cong) 天而降,幻化為(wei) 波濤奔湧的黃河,演繹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邁詩情。綻放於(yu) 鳥巢上空的“迎客鬆”、迎接運動員入場的“冰雕中式門窗”、融橄欖枝與(yu) 中國結為(wei) 一體(ti) 的“大雪花”……一個(ge) 個(ge) 匠心獨運的設計,盡顯中國人的熱情、自信與(yu) 開放。
在冬奧會(hui) 閉幕式上,“折柳送別”的動人場景,表現了中國式的浪漫情懷。初春的柳枝,柔嫩而富有朝氣,意味著生命、希望和成長。在中國古代,柳樹是寄托思念之樹,折柳是送別的重要儀(yi) 式。冬奧盛會(hui) 閉幕之際,通過折柳的形式,傳(chuan) 達了與(yu) 各國友人依依惜別的深情厚意,體(ti) 現了溫厚悠長的東(dong) 方文化之美。
北京冬奧會(hui) 賽場內(nei) 外鼓蕩著濃濃的中國風,讓參賽選手和世界各地觀眾(zhong) 留下深刻印象。從(cong) 彰顯漢字之美的冬奧會(hui) 會(hui) 徽,到以國寶熊貓、中國燈籠為(wei) 原型設計的“冰墩墩”“雪容融”;從(cong) 展現東(dong) 方神韻的冬奧場館建築“雪如意”“冰絲(si) 帶”“雪飛天”,到融入長城、烽火台元素的滑雪賽道和跳台;從(cong) 靈感源自古代同心圓玉璧的獎牌,到采用非遺“海派絨線編結技藝”編織的頒獎花束;從(cong) “中國龍”戰衣、“孫大聖”頭盔、“千裏江山圖”花樣滑冰比賽服,到禮儀(yi) 人員服飾上的“瑞雪祥雲(yun) ”“鴻運山水”“唐花飛雪”……觀看冬奧會(hui) ,不僅(jin) 享受了精彩絕倫(lun) 的視覺盛宴,同時還能領略悠久厚重的中華文化的魅力。
彰顯以人為(wei) 本的奧運精神
奧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是積極快樂(le) 的生活哲學和生命美學。奧林匹克運動強調所有人不論膚色不論貧富不論地位,都能通過自我鍛煉、積極參與(yu) ,擁有健康的體(ti) 魄、樂(le) 觀的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奧林匹克追求人的精神和力量的自由實現,它對人的身體(ti) 極限的探索,對人類潛能的開發,對人的精神的錘煉,都具有重要意義(yi) 。正如國際奧委會(hui) 前主席薩馬蘭(lan) 奇所說,它是“將身體(ti) 活動、藝術和精神融為(wei) 一體(ti) 而趨向一個(ge) 完整的人”。對於(yu) 每個(ge) 參與(yu) 者來說,奧運會(hui) 是一個(ge) 盛大的節日,是一場快樂(le) 的體(ti) 驗,是一種美的享受。奧運會(hui) 的生命力在於(yu) 大眾(zhong) 的參與(yu) ,在於(yu) 奧林匹克精神更廣泛的普及。
“仁者,生生之德也。”中國人文精神的宗旨,是對於(yu) 生命的關(guan) 懷。從(cong) 2008年夏季奧運會(hui) 到2022年冬季奧運會(hui) ,堅持以人為(wei) 本的奧運始終是北京奧運精神的核心。它關(guan) 注人、熱愛人、尊重人、提升人,追求人的全麵和諧發展。北京冬奧會(hui) 申辦成功以來,中國著力推廣冰雪運動,積極推進“南展西擴東(dong) 進”戰略,使冰雪運動實現全國覆蓋。截至2021年10月,中國參與(yu) 冰雪運動的人數達3.46億(yi) ,冰雪運動參與(yu) 率超過24%。這是中國推動體(ti) 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的偉(wei) 大成就,也是中國促進世界體(ti) 育事業(ye) 發展的巨大貢獻。巴赫指出,中國在冬季運動方麵取得的非凡成就,開啟了全球冬季運動的新時代,將使全球冬季運動參與(yu) 度登上新台階,讓中國人民和全球各地的冬季運動愛好者從(cong) 中受益。
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wei) 時代潮流,中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烈地感受到對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帶來的人文精神的渴求。2008年奧運會(hui) 的一個(ge) 重大成就,就是喚醒了國人的健康意識、綠色意識、體(ti) 育鍛煉意識。2022年冬奧會(hui) 則促進了中國冰雪運動的推廣和普及,彌補了中國體(ti) 育“夏強冬弱”“冰強雪弱”的差距。今天,中國特色的奧運理念中,包含了當下中國人民樂(le) 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奮勇拚搏的昂揚鬥誌、開闊包容的胸襟氣度,以及對人類共同文明的崇尚和發揚、對民族文化的強烈自信。
凝聚“一起向未來”的偉(wei) 大力量
奧林匹克奉守“和平、友誼、進步”的宗旨,鼓舞大眾(zhong) 參與(yu) 體(ti) 育運動,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激勵世界各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為(wei) 建設一個(ge) 更美好的世界而奮鬥。
巴赫說,奧運會(hui) 是全人類的一次偉(wei) 大團結的聚會(hui) ,給全人類帶來對更美好未來的期待。在今天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奧運會(hui)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成為(wei) 多元化世界中全人類希望、和平和團結的有力象征。
作為(wei) 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如期舉(ju) 辦的全球綜合性體(ti) 育盛會(hui) ,北京冬奧會(hui) 展現了中國人重信守諾的決(jue) 心和魄力,更向世界傳(chuan) 遞了不懼困難、戰勝疫情的寶貴信心。
北京冬奧會(hui) 嚴(yan) 格落實“雙閉環”管理,完善場館防疫措施,有效防止疫情發生;“黑科技”鋪就“最快的冰”,促成了多項奧運紀錄和世界紀錄的誕生;冬奧會(hui) 誌願者們(men) 克服重重困難,以真誠親(qin) 切的微笑和周到完善的服務贏得了世界的讚歎……中國成功舉(ju) 辦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hui) ,為(wei) 世界奧林匹克事業(ye) 續寫(xie) 了新的傳(chuan) 奇,也為(wei) 疫情之下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啟迪。
奧林匹克新格言倡導的“更團結”,在北京冬奧會(hui) 上得到完美詮釋。蘇翊鳴贏得金牌,不忘感謝加拿大名將馬克·麥克莫裏斯對自己的激勵;穀愛淩奪冠後,第一時間為(wei) 失利的法國選手苔絲(si) ·勒德送上暖心的安慰;中國冰壺混雙選手淩智/範蘇圓與(yu) 美國組合克裏斯托弗·普利斯/維多利亞(ya) ·珀辛格賽後互贈徽章,唱響“友誼地久天長”……
北京冬奧會(hui) 集中體(ti) 現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內(nei) 涵,表達了世界各國朋友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類美好未來的共同願望,展示了中華兒(er) 女麵向世界的博大胸懷。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國際社會(hui) 應當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團結應對風險挑戰,凝聚攜手迎風雨、一起向未來的強大力量,譜寫(xie)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新樂(le) 章。
(作者為(wei) 北京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