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劇作反映廣闊社會生活
作者:仲呈祥
年屆古稀的唐棟是我敬佩的劇作家。他選取一生創作的28部話劇和15部歌劇、舞劇、情景劇文學劇本,集成厚厚四卷《唐棟劇作選》。
唐棟劇作的一個(ge) 特色是立意高遠,格局宏大,追求獨到深刻的思想發現。劇作的靈魂在思想。讀唐棟的劇作,強烈感受到他堅持正確的世界觀和曆史觀,胸中有大義(yi) ,心裏有人民,肩頭有責任。麵對革命曆史題材,他獨具慧眼,能夠發現尚未被發現或有待深入挖掘的思想意蘊,從(cong) 而抓住不放,在審美化、藝術化呈現上深下功夫。譬如,寫(xie) 紅軍(jun) 長征題材的作品不少,話劇《天籟》卻另辟蹊徑,在部隊文化建設上深入開掘,通過戰士劇社幾個(ge) 個(ge) 性鮮明的紅軍(jun) 宣傳(chuan) 員傳(chuan) 播“天籟之聲”的感人故事,形象揭示文化建設對嚴(yan) 明紀律、凝聚士氣的關(guan) 鍵作用。麵對現實題材,唐棟能夠把準時代脈搏,捕捉人民群眾(zhong) 的精神共鳴點,聚焦於(yu) 此,寫(xie) 出深度。譬如,在眾(zhong) 多表現觸及億(yi) 萬(wan) 百姓的醫患關(guan) 係題材作品中,他與(yu) 編劇蒲遜合作的《麻醉師》通過麻醉師陳紹強大夫珍視生命價(jia) 值和醫生職業(ye) 尊嚴(yan) 的感人故事,反映廣闊的社會(hui) 生活,傳(chuan) 達深刻的思考和厚重的內(nei) 涵,風格獨樹一幟。
唐棟劇作另一特色,是藝術追求上一以貫之地傳(chuan) 承中華美學精神,彰顯中華審美風範。綜觀他的作品,一是在藝術構思上講求托物言誌、寓理於(yu) 情,如話劇《柳青》裏的“獵槍”“吊帶褲”,《天籟》裏的“留聲機唱針”等;二是在台詞和劇作結構上講求言簡意賅、凝練節製,話劇《支部建在連上》體(ti) 現得尤為(wei) 突出;三是在整體(ti) 審美效果上講求形神兼備、意境深遠,如話劇《紅帆》《今夜星辰》等,劇名本身就顯示出這種鮮明的美學追求。
唐棟劇作中的一些劇名,如《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國際歌》《支部建在連上》很有特點,他成功地把這些作品審美化、藝術化。奧秘何在?以話劇《支部建在連上》創作過程為(wei) 例,劇作者在學習(xi) 從(cong) 1927年大革命失敗到建立井岡(gang) 山革命根據地這段艱難而非凡的曆史過程中,不斷提高思想認識,逐步抽象概括出“支部建在連上”的重大意義(yi) ,從(cong) 而堅定了創作好這部作品的決(jue) 心;再之後,他把這種先抽象概括出的思維成果轉化為(wei) 劇本創作內(nei) 在思想的驅動力,嚴(yan) 格遵循審美思維去建構全劇、編織故事、塑造人物。最後創作出環環相扣、情節跌宕、人物鮮活的話劇《支部建在連上》。這部話劇的創作,深化了觀眾(zhong) 對革命曆史、毛澤東(dong) 軍(jun) 事思想和“黨(dang) 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的認識。這啟示創作者在處理重大革命曆史題材時,首先要有正確觀念指引,進入劇本創作階段,則一定要把這種先期的思想理論準備,盡可能地轉化為(wei) 審美化、藝術化的形象思維。
唐棟的這番創作甘苦極為(wei) 珍貴。當我們(men) 的作家藝術家在創作思維上,麵對豐(feng) 富多樣的題材,能夠自覺全麵辯證地理解、生動活潑地詮釋時,攀登藝術高峰之路便會(hui) 更進一步。藝無止境。願古稀之後的唐棟,老驥伏櫪,創作更豐(feng) 。(仲呈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