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山東:“非遺+電商”為鄉村振興打開思路

發布時間:2022-03-24 11:07: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近年來,山東(dong) 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尤其是傳(chuan) 統工藝遍布城鄉(xiang) 村莊、聯係千家萬(wan) 戶的優(you) 勢,出台一批非遺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政策、拓展一批鄉(xiang) 村非遺新業(ye) 態、帶動形成一批鄉(xiang) 村非遺龍頭品牌。當下,借力數字經濟、網絡電商等新發展手段,“非遺+”正帶動國貨國潮興(xing) 起來、鄉(xiang) 村文旅消費旺起來。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73%以上的非遺項目保存在傳(chuan) 統鄉(xiang) 村。《2021非遺電商發展報告》發布了一組數據:過去一年,有14個(ge)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的產(chan) 業(ye) 帶在淘寶天貓年成交過億(yi) 元;和兩(liang) 年前相比,開通淘寶直播的非遺店鋪數量增長了115%;超過67%的非遺淘寶店主在店鋪經營中找到了傳(chuan) 承人。可見,數字化的加持直接拉近了非遺產(chan) 品與(yu) 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尤其是對於(yu) 廣大鄉(xiang) 村來說,既激發了傳(chuan) 承人群傳(chuan) 承技藝、融入市場的積極性,也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更多內(nei) 生動力。

  在新趨勢引領下,山東(dong) 加強頂層設計、整合優(you) 勢資源,通過舉(ju) 辦山東(dong) 非遺購物節、視頻直播家鄉(xiang) 年等活動,引導非遺“觸電”探索、走進大眾(zhong) 生活。從(cong) 2020年至今,山東(dong) 非遺購物節已舉(ju) 辦兩(liang) 屆,均通過山東(dong) 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發放惠民消費券補貼,以線上線下互動的方式讓消費者和商家切實獲益。比如,2021年山東(dong) 非遺購物節的線上環節就由山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與(yu) 阿裏巴巴、京東(dong) 、聚匠網等電商平台合力打造,在淘寶網開設“山東(dong) 非遺購物節”專(zhuan) 場,集中推介小磨香油、王村醋等28家具有山東(dong) 特色的優(you) 質非遺店鋪,在京東(dong) 非遺購物節亦開設“好客山東(dong) ”專(zhuan) 場。瞄準春節消費市場,2022年1月,山東(dong) 啟動了“文化進萬(wan) 家——視頻直播家鄉(xiang) 年”活動,截至2月8日,在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非遺裏的山東(dong) 年味”話題下,山東(dong) 各地非遺保護機構、非遺傳(chuan) 承人等上傳(chuan) 的視頻播放量達4億(yi) 餘(yu) 次,各類主體(ti) 還開展了帶貨銷售、技藝培訓等多種形式的直播活動。濟南市萊蕪區陳樓村是遠近聞名的糖瓜專(zhuan) 業(ye) 村,從(cong) 10多年前“陳樓糖瓜”賣不上價(jia) 錢到如今成為(wei) “網紅”產(chan) 品,電商平台的作用功不可沒。據介紹,今年春節期間,“陳樓糖瓜”相關(guan) 產(chan) 品銷售額達700萬(wan) 元。目前,全國有38家電商經銷此產(chan) 品,其產(chan) 量也由原來每年105萬(wan) 噸提升到現今350萬(wan) 噸。“今年我們(men) 參加‘視頻直播家鄉(xiang) 年’活動後,有20多個(ge) ‘網紅’來村裏拍攝糖瓜製作技藝,帶動了糖瓜銷量的上漲,也給村子裏聚集了人氣。最重要的是,村民們(men) 更加相信可以通過這門手藝增收致富。”陳樓糖瓜製作技藝非遺傳(chuan) 承人陳佃起說。

  依托電商銷售渠道,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農(nong) 文旅產(chan) 品得以輸出到外地、不再處於(yu) “被遺忘的角落”,與(yu) 此同時,山東(dong) 各地還培育孵化了一批淘寶村、淘寶鎮,形成了非遺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的規模化效應,從(cong) 而帶動了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模式轉變和消費結構升級。山東(dong) 濱州市博興(xing) 縣錦秋街道灣頭村的發展變化就是一個(ge) 鮮活的例子。灣頭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安之慶介紹,灣頭村是全國首批“淘寶村”,該村一直把“非遺(草柳編)+電商”融合發展作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驅動力。目前,村內(nei) 有草柳編工藝品企業(ye) 50多家、電子商務直接從(cong) 業(ye) 人員2000多人,同步設有26家快遞公司和5家物流公司網點,還催生了紙箱生產(chan) 、實木加工等配套產(chan) 業(ye) ,拓展了產(chan) 業(ye) 結構,拉長了產(chan) 業(ye) 鏈條。“為(wei) 適合電商銷售特點,我們(men) 不斷滿足年輕群體(ti) 追求新穎、個(ge) 性的消費需求,製作了一批草柳編裝飾畫、擺件等衍生品。”該村手藝人王貴芝說,這些小巧思、新設計,既為(wei) 非遺注入了新時代印記,又獲得消費者廣泛認可。據悉,博興(xing) 縣依托草柳編、老粗布2個(ge) 項目建立電商產(chan) 業(ye) 園,采用“培訓班+基地+電子商務”模式運行,實現年在線銷售額逾5億(yi) 元。

  另外,山東(dong) 還通過深化“非遺在社區”試點、打造鄉(xiang) 村旅遊新模式等,挖潛消費需求,提升智慧化服務水平。比如,青島市通過實施“優(you) 農(nong) ”項目,推動青島農(nong) 品進社區,在數百家線下社區超市設非遺專(zhuan) 區,陳列流亭豬蹄、即墨老酒等非遺產(chan) 品,同時,還入駐社區團購平台,實現非遺產(chan) 品線上下單、團購預售,並借助平台大數據分析以銷定產(chan) ,進行精細化產(chan) 品運營。此舉(ju) 既打造了鄉(xiang) 村(社區)非遺新業(ye) 態,又通過多方聯動賦能,為(wei) 促進消費提質、產(chan) 業(ye) 升級提供了有效經驗。(文/圖孫叢(cong) 叢(cong) )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