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N刷”為何成為時尚

發布時間:2022-04-02 10: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楊天舒(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進入信息時代以來,每天都有海量的文娛產(chan) 品通過各種平台不斷上線、更新。在大量缺乏創意、同質化的文娛產(chan) 品無法獲得注意力的同時,也有一部分文娛精品脫穎而出,包括網絡小說、電影、連續劇、綜藝、短視頻等等,成為(wei) 大眾(zhong) “二刷”“三刷”甚至“N刷”的對象。2022年初,不少網絡平台都有一些“值得N刷的電影、電視劇、小說、綜藝榜單”,在眾(zhong) 多網友曬出的短視頻平台個(ge) 人年報中,反複刷同一個(ge) 短視頻十幾次至幾百次的現象並不少見。

  當下,倍速觀看、幾分鍾看完某某說電影、隻看剪輯或看個(ge) 開頭就棄文棄劇已成為(wei) 常態,而對部分文娛作品進行二刷、三刷和N刷的現象,則體(ti) 現了大眾(zhong) 對喜愛的作品的深度沉浸體(ti) 驗和高度文化參與(yu) 。

   從(cong) “經典重讀”到“N刷”:“反複欣賞”衍生出網絡時代的新意涵

  對文學和藝術作品的反複欣賞並不是一個(ge) 新話題。傳(chuan) 統上,對音樂(le) 、美術、戲劇等藝術經典和世界性的文學經典,反複欣賞的情況較為(wei) 常見。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在《為(wei) 什麽(me) 讀經典》一書(shu) 的序言中就提到,經典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shu) 。經典永不會(hui) 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每個(ge) 年齡、每個(ge) 階段,每一次重讀都會(hui) 像初讀那樣帶來新的發現。

  影視工業(ye) 的發展逐漸改變了傳(chuan) 統的藝術欣賞形式,娛樂(le) 化和大眾(zhong) 化的反複欣賞成為(wei) 普遍現象。為(wei) 吸引更多注意力,電視台通過計算收視率等技術手段,不斷篩選並反複播放更受觀眾(zhong) 歡迎的電視劇。隨著球幕、3D等技術的發展,新的迷影文化和消費習(xi) 慣逐漸形成,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喜愛的電影抱有反複多次觀看的熱情。

  不過,電影和電視的傳(chuan) 播方式,仍對觀眾(zhong) 的反複欣賞有一定限製和束縛。網絡和移動媒介的興(xing) 起,帶來充滿個(ge) 性化、可操控和互動性的新媒介傳(chuan) 播形式,由此衍生出網絡視聽時代對影視劇、網絡小說、中短視頻等的“N刷”現象,包含了更多網絡時代的文化意涵。

  各大網絡平台為(wei) 用戶提供了不同時期的海量文娛產(chan) 品,使“N刷”突破了傳(chuan) 統傳(chuan) 播方式的時空限製,更具個(ge) 性化和選擇性。用戶既可以選擇看最新作品,也可以選擇經典影視劇或已完結小說。對於(yu) 體(ti) 量較大的作品,用戶還可以選擇性觀看。在網絡劇的視頻播放界麵,一般都有“隻看TA”的選項設置,相當於(yu) 為(wei) 用戶提供了該部劇集的單人角色(或雙人角色)剪輯,為(wei) 用戶選擇性觀看心儀(yi) 角色劇情提供了便利。用戶也可以通過拖動進度條,跳過自己不喜歡的人物情節,實現“不看TA”的“N刷”;或者隨時變換不同的視頻播放速度,進行各種“操控式”的“N刷”。

  在多份網友曬出的平台使用年報中可以看出,對短視頻和動漫的“N刷”現象最為(wei) 普遍。打開一些熱門視頻,“再來億(yi) 遍”“每日一刷”等彈幕屢見不鮮。各大平台的視頻播放界麵,除了倍速選擇、彈幕開關(guan) 和評論區等設置,類似於(yu) 音樂(le) 播放器中單曲循環的播放鍵也是標配。這使得“N刷”更為(wei) 方便,用戶隻要點開循環播放鍵,就可以無限次沉浸在自己喜愛的故事、角色或氛圍中。動漫作品因每一季更新速度較慢,不斷重刷已上線部分,通過彈幕保持交流,共同等待更新,是動漫迷們(men) 追番的新常態。如果發出的評論或彈幕被別人點讚、回複,用戶還會(hui) 收到平台通知,可點擊重新進入相關(guan) 播放界麵,隨時查看互動情況。平台這種設置,營造了良好的互動氛圍,也吸引了更多用戶不斷重刷視頻。

  通過“N刷”發現豐(feng) 富的細節:重拾心理記憶,延長高峰體(ti) 驗,獲得互動的快感

  從(cong) 傳(chuan) 統的經典重讀,到網絡視聽時代的“N刷”,反複欣賞是人類較為(wei) 普遍的心理和情感需要。

  卡爾維諾強調的“經典重讀”,主要是針對那些凝聚了人類智慧、具有永久性價(jia) 值的經典。人們(men) 在年輕時因閱曆不足,閱讀時可能會(hui) 錯過很多豐(feng) 富的細節、意義(yi) 與(yu) 層次。當有了一定的思想沉澱之後重讀,新的主體(ti) 就會(hui) 與(yu) 內(nei) 涵豐(feng) 富的經典碰撞出新的火花,獲得新的審美體(ti) 驗或思想啟迪,這代表著印刷文明時代具有精英化特征的反複欣賞。進入移動媒介時代,每天被海量文娛產(chan) 品包圍,很多人對同質化的作品提不起興(xing) 趣,更願意在吃飯、通勤或休閑時“N刷”喜歡的老作品,重拾美好的心理記憶。

  對影視劇和網絡小說的集中“N刷”,可以再現和延長強烈的移情反應和審美高峰體(ti) 驗。閱讀或觀看過程中,人們(men) 會(hui) 因為(wei) 認同角色人物而去感受其喜怒哀樂(le) ,產(chan) 生潛意識的移情反應。在強烈的共情中,展開藝術想象和聯想,情緒隨著角色命運跌宕起伏,完成主體(ti) 和客體(ti) 的融合統一,形成審美高峰體(ti) 驗。直至故事結局,人們(men) 會(hui) 渴望繼續沉醉在這種綿延不絕的情緒中,產(chan) 生“二刷”“三刷”,甚至“N刷”的欲望。網絡和移動傳(chuan) 播媒介則為(wei) 用戶提供了幾乎不受時空限製的“N刷”便利,人們(men) 可以在其中獲得更長久的審美高峰體(ti) 驗,更盡興(xing) 地宣泄情感,逐漸調節和平衡沉浸其中引起的情緒激蕩。

  對於(yu) 有一定理解難度和歧義(yi) 性的作品,通過“N刷”還可以抓住更多的細節,還原鏡頭或文字中的潛在含義(yi) ,重新理順人物事件的相互關(guan) 係,把握之前沒有理解的內(nei) 在邏輯層次。像情節結構較為(wei) 複雜的電影,都吸引了不少“技術控”與(yu) “考據狂”式的影迷。他們(men) “N刷”電影,拖動進度條反複回放重要細節,隨時暫停進行截圖,厘清結構與(yu) 線索,記錄經典台詞,還原各種細節,撰寫(xie) 圖文並茂的長篇影評,並發布在平台的影評區解析故事內(nei) 涵。這類對電影作品的反複欣賞,其實很接近對文學作品的“細讀”,是具有一定價(jia) 值的深度文化參與(yu) 。

  網絡時代的“N刷”,還受互動需求的影響。媒介的發展延伸了人,創造了廣闊的虛擬空間,但某種意義(yi) 上也強化了人作為(wei) 孤獨個(ge) 體(ti) 的本質。被稱為(wei) 網絡原住民的青少年一代,在心理上更加依賴網絡虛擬空間中的交流與(yu) 互動。對於(yu) 喜愛的短視頻,“一刷”看內(nei) 容、“二刷”刷彈幕、等彈幕和評論“養(yang) 肥”再“N刷”交流已成為(wei) 不少人的習(xi) 慣。也有一些用戶熱衷於(yu) 在“N刷”中隨時截屏修圖、製作表情包、剪輯視頻等,通過二次創作在更具黏性的“趣緣共同體(ti) ”中分享交流。還有的用戶喜歡通過“N刷”進行遊戲性互動,將各種扇形、圓形、彩色漸變字等花式彈幕鋪滿整個(ge) 屏幕,給自己喜歡的視頻以“排麵”。這類彈幕過於(yu) 厚重、覆蓋全屏的熱門視頻,即使平台通過技術手段將人像抓取出來浮在彈幕之上,仍會(hui) 嚴(yan) 重影響觀看效果。因此,後來的觀眾(zhong) 不得不先關(guan) 閉彈幕觀看視頻,再“二刷”體(ti) 驗彈幕的“排麵”,點讚或回應其他感興(xing) 趣的彈幕,這種遊戲性互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戶“N刷”的“剛需”。

  回歸反複欣賞的詩學意義(yi) :讓更有藝術魅力的文藝作品獲得長久的時間價(jia) 值

  由沉浸式熱情維持的短時間內(nei) 的“N刷”,不同於(yu) 具有一定時間沉澱之後的反複欣賞,帶有典型的後現代文化症候。“N刷”中的動作動詞“刷”,是個(ge) 網絡流行詞。近年來,由“刷”衍生出眾(zhong) 多新義(yi) 項和新詞匯,包括刷微博、刷臉、刷題、刷單、刷劇等,其中“N刷”取其快速反複操作以提升某種效果的引申含義(yi) ,以此指稱閱讀和觀看等行為(wei) ,本身就體(ti) 現了現代人擁有的焦慮感、快生活和沉迷性等。尤其是其隱含的沉迷性傾(qing) 向,可能加劇技術對人身心的操控,以及消費邏輯對人的宰製。

  在現代消費邏輯下,商業(ye) 資本為(wei) 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通過身體(ti) 技術對人的心理快感機製進行模擬,用各種文娛產(chan) 品將人長時間鎖定在沉浸狀態中,實現對注意力的無限攫取。在此情況下,人們(men) “N刷”的欲望,表麵上看是出於(yu) 由衷的喜愛,是一種自由選擇的結果,實際上卻有可能是被身體(ti) 技術操控和形塑的短時間的沉迷,是將大腦注意力完全投入其中的沉浸體(ti) 驗需求的外化。這種體(ti) 驗使人忘卻時間、忘掉自己,擱置自身的問題,反而有可能壓縮回味空間,窄化思考維度,最終將藝術的審美活動,簡化為(wei) 快感的沉迷,帶來對身心健康的負麵影響。

  因此,大眾(zhong) 文化娛樂(le) 中的“N刷”行為(wei) ,應受到自我時間洞察力的規約。高強度“N刷”喜愛的作品,可以強化和延長高峰體(ti) 驗;通過“N刷”在網絡“趣緣共同體(ti) ”中不斷互動,也可以獲得抱團取暖的快感。但如果缺乏時間洞察力,不能及時調整強烈的沉浸情緒,也會(hui) 出現忽視時間流逝、模糊虛擬世界與(yu) 現實生活的界限、沉迷其中停不下來等成癮性問題。注意反複欣賞中的時間管理,才能給心理體(ti) 驗和記憶以時間的滋養(yang) ,釋放更多品讀和思考的空間。

  作為(wei) 審美活動的反複欣賞,本質上要在一定的時間距離感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與(yu) 升華。回歸反複欣賞的詩學意義(yi) ,人們(men) 才能真正通過細讀與(yu) 回味,打開廣闊的精神空間,由內(nei) 在的自我證實達到對審美主體(ti) 價(jia) 值的肯定。這樣,也有助於(yu) 人們(men) 克服技術製約下的主體(ti) 性焦慮,將人類的有限性投入到無限的精神追求中,兼顧生命之需與(yu) 心靈之維。

  回歸反複欣賞的詩學意義(yi) ,也有助於(yu) 在海量的文娛產(chan) 品中,篩選出來真正有時間價(jia) 值的優(you) 秀文藝作品。這些作品不應隻靠取悅性的“人設”、震撼性的奇觀、搞笑的噱頭等元素,消耗人們(men) 在較短時間內(nei) 的“N刷”熱情,而應兼顧有價(jia) 值的內(nei) 容、豐(feng) 富的人文精神和長久的藝術魅力,以期在更長的時間段內(nei) ,仍然能引起共鳴、引發思考,實現較為(wei) 長久的時間價(jia) 值與(yu) 社會(hui) 價(jia) 值。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