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站穩守好高校意識形態陣地

發布時間:2022-04-06 16:12:00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作者:殷文娟(北京電子科技職業(ye) 學院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常務副部長,高級政工師)

  青年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高校是青年人最多、思想最活躍、知識最密集、網絡技術應用最快的地方,是多種思潮的匯集地,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高校必須在新時代站穩守好意識形態陣地,為(wei) 國家立心、為(wei) 民族立魂。

  理論先導,抓住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本質

  曆史上第一個(ge) 提出“意識形態”這個(ge) 概念的,是法國人特拉西,把意識形態視為(wei) “觀念的科學”。他認為(wei) ,意識形態是一種觀看事物的方法,比如價(jia) 值觀、對各種事物重要性的評價(jia) 等。繼特拉西之後,馬克思認為(wei) ,意識形態指的是社會(hui) 中的統治階級對所有社會(hui) 成員提出的一組觀念,是民眾(zhong) 服從(cong) 統治階級的信仰體(ti) 係。德國社會(hui) 學家卡爾˙曼海姆則認為(wei) ,意識形態可分為(wei) 個(ge) 人思想方式和全麵社會(hui) 文化意識形態兩(liang) 類。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鞏固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dang) 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於(yu) 立德樹人”和“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個(ge) 針對高校的時代之問。從(cong) 高校承載的功能(傳(chuan) 播知識、傳(chuan) 播思想、傳(chuan) 播真理)和任務(學習(xi) 研究宣傳(chuan) 馬克思主義(yi) 、培養(y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看,可以認為(wei) ,高校意識形態的本質體(ti) 現在師生的政治信仰、價(jia) 值體(ti) 係、道德觀念、文化素養(yang) 中,體(ti) 現在高校師生是否能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上,體(ti) 現在高校是否能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上,也就是說,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做得如何,事關(guan) 黨(dang) 對高校的領導,事關(guan) 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事關(guan)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後繼有人。高校必須緊緊抓住意識形態工作的本質和內(nei) 涵,增強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站穩守好高校這個(ge) 意識形態前沿陣地。

  強化領導,改進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管理機製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反複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dang) 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關(guan) 乎旗幟、關(guan) 乎道路、關(guan) 乎國家政治安全,一刻也不能放鬆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高校要不斷提高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駕馭能力,切實加強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引導和管理,在改革教育發展中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yi) 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高校黨(dang) 委要提高政治站位,總攬學校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保證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將維護好社會(hui) 主義(yi) 意識形態的要求貫穿於(yu) 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社會(hui) 服務和文化傳(chuan) 承之中。嚴(yan) 格落實黨(dang) 委書(shu) 記“第一責任人”、黨(dang) 委分管領導“直接責任人”和班子其他成員“一崗雙責”的要求,完善黨(dang) 委統一領導、黨(dang) 政齊抓共管、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組織協調、各單位、各級黨(dang) 組織分工負責的意識形態工作格局,製定各單位個(ge) 性化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清單,把高校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納入黨(dang) 建工作責任製,納入二級單位考核,與(yu) 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在意識形態工作研究報告、會(hui) 商研判、情況通報、思想引導、管控處置、工作聯動以及教育培訓、檢查督查、追責問責等方麵統籌管理,構建校內(nei) “意識形態一盤棋”的工作格局,從(cong) 頂層設計到具體(ti) 實施夯實意識形態管理運行工作機製。

  以立為(wei) 本,推進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立破並舉(ju)

  破立結合的辯證方法是馬克思主義(yi) 的經典方法,貫穿於(yu) 馬克思全部著作乃至整個(ge) 理論體(ti) 係中。我國意識形態建設必須堅持以立為(wei) 本、立破並舉(ju) ,不斷增強社會(hui) 主義(yi) 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無“立”則不“破”,無“破”則不“立”。高校意識形態“立什麽(me) ?”“如何立?”“破什麽(me) ?”“如何破?”是有機的辯證關(guan) 係,重點體(ti) 現在增強陣地意識,旗幟鮮明地開展意識形態鬥爭(zheng) ,正確處理思想輿論領域的紅色、黑色、灰色“三個(ge) 地帶”。紅色地帶是我們(men) 的主陣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帶主要是負麵的東(dong) 西,要敢於(yu) 亮劍,大大壓縮其地盤;灰色地帶要大張旗鼓爭(zheng) 取,使其轉化為(wei) 紅色地帶,以立為(wei) 本、立破並舉(ju) 。

  一是“立”住紅色地帶。高校要加強思政治工作,把握傳(chuan) 播真理、知識、技能的各種課堂;微博微信、院報學報等唱響主旋律、傳(chuan) 播正能量的各種校園媒體(ti) ;宣傳(chuan) 黨(dang) 和國家的治國理念、政治主張,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和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師生思想政治理論學習(xi) 活動和各種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等意識形態陣地立住用好,創新內(nei) 容建設,大力傳(chuan) 播黨(dang) 的聲音主張和核心價(jia) 值觀,把黨(dang) 所倡導的和師生所需要的對接起來,改進、創新正麵宣傳(chuan) 教育方式,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使“紅色地帶”更紅。

  二是“破”除黑色地帶。在實際的教育教學管理中,要發揚鬥爭(zheng) 精神,有理有據有節有力地與(yu) 負麵輿論開展鬥爭(zheng) ,對於(yu) 意識形態領域的“黑”要敢於(yu) 亮劍、敢於(yu) 交鋒,破除各種社會(hui) 思潮給師生造成的思想迷霧,破除國際國內(nei) 輿論帶來的負麵影響,破除對惡意抹黑英雄人物、攻擊黨(dang) 的領導、歪曲國家曆史的行為(wei) ,不斷壓縮甚至消除“黑色地帶”。

  三是爭(zheng) 取“灰色地帶”。積極主動做好師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師生,多交流,多了解,多引導、多解釋、多宣講,將主流意識形態的聲音傳(chuan) 播到“曖昧不清”、“搖擺不定”的“灰色地帶”,化解師生的模糊認識,澄清是非觀念,將師生的思想引領到 “紅色地帶”。

  防範風險,提升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管控實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高校幹部師生要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紮實管控好高校意識形態陣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未雨綢繆,確保意識形態領域安全。

  一是要堅持學懂弄通做實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努力提升意識形態領導能力、鑒別能力、風險處置能力、網絡意識形態鬥爭(zheng) 能力以及同媒體(ti) 打交道能力,善於(yu) 判斷意識形態領域是非曲直,把握好時度效,敢於(yu) 亮劍,敢於(yu) 鬥爭(zheng) ,有能力堅決(jue) 抵製和批駁各種反主流意識形態的錯誤言論和錯誤思潮。

  二是建章立製,嚴(yan) 格管理課堂主陣地、管好校園宣傳(chuan) 文化陣地包括櫥窗、橫幅等各種宣傳(chuan) 品;校報、學報、專(zhuan) 著等各種出版物;講座、報告會(hui) 等各種講壇,網站、聊天群等各種網絡平台,不給任何錯誤思想觀點提供傳(chuan) 播機會(hui) 和平台。

  三是建立意識形態安全風險預警機製,經常梳理排查風險點,堅決(jue) 防止一般性問題演變為(wei) 政治性問題、非意識形態問題演變為(wei) 意識形態問題,防患未然,行穩致遠。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