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為世界電影複蘇增添“中國動力”

發布時間:2022-04-08 15:53:00來源: 光明網

  中國電影聯合展台首次亮相

  為(wei) 世界電影複蘇增添“中國動力”

  記者 苗 春

  3月14日至17日,全球電影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和活動之一2022香港國際影視展以全線上方式舉(ju) 辦,中國電影聯合展台首次亮相,引發業(ye) 界關(guan) 注。

  與(yu) 全球同行加強合作

  為(wei) 貫徹落實《“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加強中外電影交流合作,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創設了中國電影聯合展台。

  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長期從(cong) 事中外電影交流與(yu) 合作工作。該公司經理劉春告訴記者,十多年來,中國電影快速發展,尤其是市場規模、銀幕數等已躍居世界前列,包括電影進出口、合作拍攝、藝術創作及技術人才互動、跨境取景拍攝、節慶活動等在內(nei) 的國際交流與(yu) 合作穩步推進。2018年以後,中國電影迎來了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然而,2020年初開始,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電影帶來了衝(chong) 擊和挑戰。得益於(yu) 中國政府對疫情的果斷有效防控,再加上相關(guan) 行業(ye) 各級主管部門因時因勢出台的一係列鼓勵與(yu) 扶持政策,中國電影行業(ye) 在2020年和2021年連續交出了可喜答卷。中國電影複工複產(chan) 所取得的階段性成績,為(wei) 整個(ge) 行業(ye) 逐步恢複國際交流與(yu) 合作奠定了較為(wei) 紮實的基礎,有必要與(yu) 全球同行通力合作,重拾信心。

  2022年1月29日,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發布《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關(guan) 於(yu) 參加2022年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中國電影聯合展台”的通知》,表示將在今年的香港國際影視展、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等重要的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設立中國電影聯合展台,邀請國內(nei) 各電影機構與(yu) 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優(you) 秀華語電影的國際傳(chuan) 播,重新提振全球電影行業(ye) 的跨境合作。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電影頻道、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北京及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電影學院、博納影業(ye) 、萬(wan) 達影業(ye) 等30家中國境內(nei) 電影機構參加了2022年香港國際影視展中國電影聯合展台的線上展館,重點展示了《長津湖之水門橋》《我和我的父輩》《守島人》《奇跡·笨小孩》等65部近年來已經完成或目前處於(yu) 開發中的本土電影作品。各參展機構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在展位櫥窗展示相關(guan) 內(nei) 容,為(wei) 優(you) 秀國產(chan) 影片提供與(yu) 境外同行一對一精準配對的機會(hui) ,推動富含優(you) 秀中國文化元素的中國電影“走出去”。

  參展機構之一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hui) 辦公室執行副主任崔岩說,以往他們(men) 每年都會(hui) 去海外參加展會(hui) ,和海內(nei) 外同行交流,這兩(liang) 年因為(wei) 疫情沒能參加。“中國電影聯合展台提供了一個(ge) 難得的機會(hui) ,所以我們(men) 積極參與(yu) 線上展館,呈現北京國際電影節這兩(liang) 年的開閉幕式、中外影人紅毯和一些論壇、創投項目的視頻,我們(men) 的邀片公告、主賓國設置相關(guan) 信息和聯係方式等也放進去,進行自我推薦。這其實是最簡單淳樸、回歸本真的訴求。”

  崔岩認為(wei) ,中國電影聯合展台的舉(ju) 辦,體(ti) 現了疫情下中國電影全行業(ye) 的信心和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的精神,並借此告訴國際影人:中國電影業(ye) 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北京國際電影節也將繼續舉(ju) 辦,有條件時會(hui) 恢複到以線下為(wei) 主,“希望中外影人更多地關(guan) 注中國電影,參與(yu) 北京國際電影節”。

  促進海外交流和宣介

  除了線上展館,在2022香港國際影視展期間,中國電影聯合展台的另一項重要活動是“中國電影最新發展成就宣介會(hui) ”。中國藝術研究院高級編輯支菲娜以“中國電影發展的經驗與(yu) 創新”為(wei) 題,圍繞2018年至2021年中國電影的探索與(yu) 突破,從(cong) 各級主管部門對電影行業(ye) 的扶持措施、公共服務與(yu) 惠民保障、疫情暴發以來中國電影行業(ye) 的應對措施、生產(chan) 提質與(yu) 產(chan) 品優(you) 化、壯大主體(ti) 與(yu) 市場繁榮、科技創新與(yu) 版權保護、中外交流與(yu) 國際合作7個(ge) 方麵,客觀深入地介紹了2018年以來,尤其是疫情影響之下,中國電影取得的最新發展成就。隨後,支菲娜與(yu) 博納影業(ye) 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於(yu) 冬、萬(wan) 達文化集團總裁兼萬(wan) 達電影總裁曾茂軍(jun) 和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副總經理馬平,分別聚焦2018年以來中國電影創作生產(chan) 、院線製改革及影院發展和中國電影基地建設等專(zhuan) 題,進行了一對一的對談。最後由劉春就國際上普遍關(guan) 注的中外電影合拍相關(guan) 政策進行了解讀。宣介會(hui) 全程錄像,自3月17日起在香港國際影視展線上平台以中英雙語版本播出。

  對應這兩(liang) 項活動,支菲娜認為(wei) ,中國電影聯合展台負有兩(liang) 重使命,一方麵要促進中外電影交流,提升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麵要向世界宣介中國電影發展成果,其中中國政府關(guan) 注文化、惠及民生和關(guan) 注科技發展、自主技術創新的內(nei) 容,尤為(wei) 重要且富有新意。

  “中國電影聯合展台是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工作的一個(ge) 創新。”支菲娜說,以往中國電影項目或企業(ye) 的海外宣推大多是單打獨鬥,中國電影聯合展台采取電影業(ye) 集體(ti) 組團出海的形式,在電影“走出去”方麵是一個(ge) 明顯進步;以往的海外宣推通常隻是產(chan) 品或者企業(ye) 形象展示,沒有對相關(guan) 政策和行業(ye) 發展概況的展現,此次宣講會(hui) 由業(ye) 界專(zhuan) 家與(yu) 領軍(jun) 人物從(cong) 多個(ge) 角度介紹中國電影各環節發展的真實情況,尤其是疫情之下中國電影人的探索和取得的經驗,為(wei) 世界電影複蘇增添了“中國動力”。

  “博納、萬(wan) 達這兩(liang) 家民營企業(ye) 和中影這家國有企業(ye) 及其負責人對行業(ye) 的分析判斷,折射了中國電影的主體(ti) 壯大和市場繁榮,也是疫情之下心懷熱愛、不屈不撓的中國電影、中國電影人的縮影。”支菲娜說。而支菲娜將近一個(ge) 小時的宣介,既紮實全麵又活潑生動,引用了大量調研數據和表格、圖片,甚至還有上海百麗(li) 宮百美匯影城員工們(men) 改編演繹、反映疫情期間影院情況的網紅歌舞視頻《Mojito》。

  博納影業(ye) 近4年時間成績斐然,博得海內(nei) 外影人稱道。2018年以來,博納影業(ye) 出品影片累計國內(nei) 票房超過200億(yi) 元;《紅海行動》《長津湖》《長津湖之水門橋》等新主流大片獲得了廣泛認可。於(yu) 冬說:“這次推介是很有必要的。很榮幸這次作為(wei) 推介嘉賓,向世界展示中國電影的成就。”他認為(wei) ,“我們(men) 的優(you) 秀影視機構和作品參展,可以讓更多國家和地區的觀眾(zhong) 欣賞到中國出品的優(you) 秀影片,進一步了解中國、了解中國人民”。

  為(wei) 業(ye) 界提供更優(you) 質服務

  據統計,30家參展機構中有21家通過參加此次活動與(yu) 境內(nei) 外同行建立了聯係,其中約半數以上為(wei) 境外同行。

  崔岩表示,北京國際電影節將積極參加今年中國電影聯合展台選擇的每一個(ge) 國際大型電影節展,“在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舉(ju) 辦之前的國際電影節展上,我們(men) 將借機發出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邀請;在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舉(ju) 辦之後的國際電影節展上,我們(men) 將進行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成果展示,並為(wei) 明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做好宣傳(chuan) ”。

  中國電影正積極融入國際電影發展。支菲娜介紹,從(cong) 2018年以來,我國繼續加強同國際電影市場的交流合作。更加多元化的優(you) 秀外國電影進入了中國市場。雖然受疫情影響,2020年、2021年進口片數量有所減少,但數據表明,有更多國家的影片進入中國市場,還有大量境外影片通過專(zhuan) 題影展的方式在全國各地展映,促進了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中國在世界電影產(chan) 業(ye) 中有了更多擔當,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在全球占比為(wei) 20%,2021年占比為(wei) 將近35%。

  劉春表示,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將對首次舉(ju) 辦的中國電影聯合展台及各項相關(guan) 活動進行認真總結,不斷優(you) 化方案,結合全球疫情形勢,積極籌劃舉(ju) 辦好後續將在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等本年度其他重要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設立的中國電影聯合展台,力爭(zheng) 為(wei) 業(ye) 界提供更加專(zhuan) 業(ye) 化、係統化、高效化的服務。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