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河南武陟:農村養老“不出村”

發布時間:2022-04-12 16:2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崔誌堅 光明日報通訊員 周武申

  “每月交100元錢,頓頓熱饃熱湯熱菜,一周七天不重樣,比自己一個(ge) 人在家做一頓吃一天強多了,還可以洗澡和理發,這錢花得值!”春光明媚,在河南省武陟縣嘉應觀鄉(xiang) 東(dong) 水寨村慈善幸福院內(nei) ,寶桂珍老人感慨地說。

  今年76歲的寶桂珍老伴去世,女兒(er) 遠嫁外地,兩(liang) 個(ge) 兒(er) 子都在城裏居住上班,自己獨居在家。2019年,東(dong) 水寨村慈善幸福院建立,寶桂珍就和其他27位獨自生活的老人“日托”在這裏。

  “老人家的感慨,一點都不誇張!”東(dong) 水寨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朱保平說,慈善幸福院運營以來,村裏的企業(ye) 家和幹部群眾(zhong) 心係慈善事業(ye) ,每年募捐都在三四萬(wan) 元。大家還經常到幸福院舉(ju) 辦餃子宴,請全村的老人都來熱鬧。

  目前,像東(dong) 水寨村這樣的村級慈善幸福院在武陟縣已經有185所,直接服務4500餘(yu) 名老人,輻射惠及4.6萬(wan) 餘(yu) 名老人。

  近年來,武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nong) 村養(yang) 老工作,針對農(nong) 村人口老齡化日趨嚴(yan) 峻,空巢、獨居、特困老年群體(ti) 不斷增加,以及“窮家難舍”不願意離村養(yang) 老等日益凸顯的養(yang) 老難題,積極探索創新,推廣建設村級慈善幸福院,為(wei) 農(nong) 村廣大老年人提供就餐、生活照顧、日間休息、休閑娛樂(le) 等服務,形成了“村級+慈善+政府+個(ge) 人”四級聯動“眾(zhong) 籌養(yang) 老”服務模式,滿足了農(nong) 村老年人多樣化、深層次養(yang) 老服務需求。

  因地製宜,建設基礎設施。在全麵調查摸底,廣泛聽取民意的基礎上,該縣根據村情、集體(ti) 經濟收入狀況和老年人口數量等情況,分別製定建設規劃、出台工作標準,明確資金籌措方式,各村因地製宜建設慈善幸福院,具備新建條件的村,高標準建立慈善幸福院,不具備新建條件的,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立足改擴建,通過整合、置換或轉變用途等方式,將閑置的舊辦公場所、醫院、學校、企業(ye) 、祠堂、農(nong) 家庭院等改造用於(yu) 農(nong) 村慈善幸福院場所。在功能設置上統一標準,每所慈善幸福院至少配備休息室、配餐室、文體(ti) 娛樂(le) 室、書(shu) 畫室、健身康複室和室外活動場地“五室一場”,做到生活、娛樂(le) 、醫療設施一應俱全,確保老人舒適方便。

  多種渠道,籌集運營資金。該縣主要采取“政府扶持、慈善捐贈、鄉(xiang) 村補充、企業(ye) 幫扶”的辦法籌集資金,用於(yu) 慈善幸福院建設及運營,老人子女每月僅(jin) 需繳納100元,就可入住慈善幸福院。縣財政每年拿出200萬(wan) 元,采取星級評定和年終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發放至各村慈善幸福院,用於(yu) 入住老人的生活補貼;各村通過募捐資金,用於(yu) 慈善幸福院補貼、急難救助等工作;村裏大力推行“以地養(yang) 院”模式,結合村情盤活土地等資產(chan) 資源,收益固定用於(yu) 慈善幸福院的日常費用補貼;積極鼓勵愛心企業(ye) 、社工組織、義(yi) 工團隊,幫扶托管、兜底慈善幸福院,全縣由企業(ye) 通過各種渠道支持的慈善幸福院達18所。

  創新載體(ti) ,豐(feng) 富服務內(nei) 涵。在解決(jue) 農(nong) 村老年人孤獨和物質生活方麵難題的基礎上,該縣積極創新活動形式和載體(ti) ,以村級慈善幸福院為(wei) 平台,通過村兩(liang) 委組織、愛心人士定期承辦、義(yi) 工團隊全程參與(yu) 的方式,定期為(wei) 全村老年人做餃子大餐,傳(chuan) 遞社會(hui) 正能量。社會(hui) 各界愛心人士和黨(dang) 員誌願者服務隊、社會(hui) 義(yi) 工服務隊,經常開展“慈善送服務下鄉(xiang) ”“慈善情·健康行”“關(guan) 愛空巢老人”等主題黨(dang) 日活動,到慈善幸福院開展義(yi) 診、送戲下鄉(xiang) 、心理谘詢等活動,不斷豐(feng) 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快發展,提升服務質量。為(wei) 加快推進養(yang) 老標準化、品牌化建設,該縣探索養(yang) 老服務的個(ge) 性化與(yu) 人性化需求相結合,投資2000餘(yu) 萬(wan) 元高標準打造了14所示範性村級慈善幸福院,設置床位700張;投資5000餘(yu) 萬(wan) 元,新建6所鄉(xiang) 鎮(街道)敬老院,新增床位500張,在優(you) 先滿足農(nong) 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yang) 需求的前提下,麵向社會(hui) 開放,拓展機構養(yang) 老、短期托養(yang) 、日間照料等服務,逐步將慈善幸福院打造成鄉(xiang) 鎮(街道)區域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

  此外,該縣還探索“慈善+專(zhuan) 業(ye) 團隊+社工組織”的新型養(yang) 老服務模式,引入河南春暉養(yang) 老服務有限公司和焦作陽光養(yang) 老服務公司,利用專(zhuan) 業(ye) 服務團隊和社工組織,為(wei) 老人及特困對象提供助餐、日間托養(yang) 、巡視巡查、家務照料心理疏導等養(yang) 老服務,進一步提升養(yang) 老精細化服務質量。建立12349居家養(yang) 老服務信息平台,由加盟企業(ye) 為(wei) 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障、精神慰藉、法律維權、體(ti) 育健身、文化教育6大類共40餘(yu) 項服務項目,進一步提升全縣居家養(yang) 老服務水平。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