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把握數字經濟“變革力量” 深市公司搶抓新機遇

發布時間:2022-04-12 16:53: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隨著一批創新技術和“硬科技”的應用,數字經濟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正迎來業(ye) 務升級和模式創新。當前,數字經濟煥發出新的生機,不僅(jin) 成為(wei) 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更成為(wei) 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zheng) 格局的關(guan) 鍵力量。最新數據顯示,深市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公司整體(ti) 業(ye) 績向好。隨著數字經濟發展路線圖逐漸明晰,相關(guan) 上市公司正緊抓新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

  產(chan) 業(ye) 鏈公司業(ye) 績向好

  4月6日至8日,深交所“數字經濟新動能”主題係列業(ye) 績說明會(hui) 如約而至。京東(dong) 方A、紫光股份、宇信科技、廣電運通、中航光電、歌爾股份等6家分屬電子、計算機設備、IT服務等多個(ge) 行業(ye) 領域的深市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公司陸續召開業(ye) 績說明會(hui) 。從(cong) 2021年度業(ye) 績表現來看,上述6家公司均實現營業(ye) 收入正增長,其中4家同比增長超兩(liang) 成;5家公司實現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同比增長,3家公司同比增長超三成。

  其中,京東(dong) 方A業(ye) 績表現較為(wei) 亮眼。京東(dong) 方A此前披露的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2021年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61.79%,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同比增長412.96%。京東(dong) 方A在線上業(ye) 績說明會(hui) 中表示,2021年公司提出了麵向物聯網時代的“屏之物聯”發展戰略,即充分發揮多年來在半導體(ti) 顯示領域積累的核心能力,抓住數字化時代“屏”無處不在的產(chan) 業(ye) 機遇。

  同屬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的紫光股份披露的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ye) 收入676.38億(yi) 元,同比增長 12.57%;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21.48億(yi) 元,同比增長18.51%;研發投入48.81億(yi) 元,同比增長14.15%。

  紫光股份董事長於(yu) 英濤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麵對數字化轉型的機遇和挑戰,需要越來越多領先的ICT(信息與(yu) 通信技術)企業(ye) 擔當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者和創新者的角色,用完整、先進的數字化技術、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助力各領域企業(ye) 加速數字化轉型的進程。

  中航光電也交出一份亮眼的2021年“成績單”:公司2021年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24.86%,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同比增長38.35%。中航光電表示,報告期內(nei) 公司在智能出行、數據中心等領域取得突破。

  中航光電董事長郭澤義(yi) 向記者表示,國貨日漸成為(wei) 數字經濟的“主力軍(jun) ”。“近年來數字經濟的發展,從(cong) 硬件到軟件,從(cong) 整機設備到基礎器件,國產(chan) 化已成為(wei) 常態。公司在高速傳(chuan) 輸、液冷散熱等方麵的快速發展,折射出市場對國產(chan) 化認可度的大幅提高。”他認為(wei) ,隨著數字經濟成為(wei) 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將進一步擴大。“行業(ye) 公司應緊跟市場趨勢,抓住數字經濟政策實施帶來的藍海市場機遇,積極進行產(chan) 品結構調整與(yu) 技術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

  數字變革催生新機遇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當前數字經濟發展迅速,已成為(wei) 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經濟形態,並不斷驅動社會(hui) 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持續變革。於(yu) 英濤認為(wei) ,當前以智能網絡、智慧計算、雲(yun) 、大數據、人工智能、5G和數字孿生等為(wei) 代表的數字技術加快發展,新技術不斷滲透和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的廣泛落地,驅動著新業(ye) 態、新模式加快出現,並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企業(ye) 生產(chan) 服務模式重塑、產(chan) 業(ye) 生態合作新形式、線上服務新模式等方麵帶來變革。

  郭澤義(yi) 認為(wei) ,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不僅(jin) 帶來了線上線下融合,也推動了產(chan) 業(ye) 融合的新模式。“數字經濟模糊了第二、第三產(chan) 業(ye) 的邊界,加速了產(chan) 業(ye) 相互融合的趨勢。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互聯網金融等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向產(chan) 業(ye) 互聯網場景加速轉型,未來將會(hui) 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郭澤義(yi) 說道。

  “未來十年是數字化向智能化闊步邁進的十年。數字化發展讓數據成了行業(ye) 重要的生產(chan) 要素,而智能化應用將進一步喚醒‘沉睡’的數據,釋放出更大的數據力量。”於(yu) 英濤說,“借助數字世界強大的可連接、可匯聚、可推演能力,進行產(chan) 品、業(ye) 務和商業(ye) 模式的創新與(yu) 重構,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為(wei) 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體(ti) 驗,已成為(wei) 關(guan) 乎千行百業(ye) 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產(chan) 業(ye) 數字化已成為(wei) 了‘剛需’和時代潮流。”

  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八項原則、八大任務和十一個(ge) 專(zhuan) 項工程,並明確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達到10%,數據要素市場體(ti) 係初步建立,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邁上新台階,數字產(chan) 業(ye) 化水平顯著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均等,數字經濟治理體(ti) 係更加完善。隨著數字經濟發展路線圖逐漸明晰,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上市公司迎來發展新機遇。

  “‘數字中國’建設熱潮湧動、‘雙碳’戰略持續深化,以及全球數字化轉型進程提速,都進一步疊加、放大、倍增了數字化技術創新帶來的變革作用,這為(wei) 行業(ye) 發展帶來了難逢的曆史機遇。”於(yu) 英濤認為(wei) ,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公司應抓住發展機遇,洞察行業(ye) 趨勢、做大做強產(chan) 業(ye) 生態,在賦能行業(ye) 的同時,提升產(chan) 業(ye) 規模,促進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並抓住新機遇,銳意創新。(龐昕熠)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