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焦點訪談丨2022中國經濟:迎難而上穩開局

發布時間:2022-04-19 11:16: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4月18日,中國經濟一季報出爐。一季度這個(ge) 頭開得好不好,對全年都很重要。怎麽(me) 更好地理解這其中的一些主要數據?

  打個(ge) 比方,現在的中國經濟已經是一棵參天大樹。這棵樹從(cong) 弱到強,每年都在成長,體(ti) 量也越來越大。大家最關(guan) 心的GDP增速就好比這棵樹每年的壯大程度。那麽(me) ,它的成長是靠什麽(me) 拉動的呢?是這三根主幹——消費、投資和出口,這也是我們(men) 常說的需求端。有需求,就要有生產(chan) ,有供給。需求的增長,自然會(hui) 拉動供給的增長、產(chan) 品的增加。生產(chan) 端今天我們(men) 重點關(guan) 注一下工業(ye) 。

  中國經濟這棵參天大樹的成長,直接影響民生。在民生領域有兩(liang) 個(ge) 指標很關(guan) 鍵,一個(ge) 是就業(ye) ,一個(ge) 是物價(jia) 。那麽(me) ,這些重要的指標在一季度的表現怎麽(me) 樣?穩字當頭,中國經濟穩住了嗎?

  回顧一季度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情況,1、2月份增長穩健,多項主要數據超預期。3月以來,雖然麵臨(lin) 國內(nei) 多地出現散發疫情、國際地緣政治衝(chong) 突推高部分大宗商品價(jia) 格,短期內(nei) 對中國經濟增長造成一定壓力,但是綜合各項主要指標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經濟持續恢複的態勢,以及發展潛力大、韌性足、空間廣的特點都沒有改變,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

  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說:“為(wei) 什麽(me) 在這樣一個(ge) 錯綜複雜,充滿挑戰的情況下,我們(men) 能取得這樣一個(ge) 成績呢?我覺得首先還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運籌帷幄,為(wei) 了穩住經濟大盤,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麵作了一係列安排,特別是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提出要政策靠前,靠前發力,所以大家注意今年1、2月份的情況特別好,它就強有力地支撐了一季度整個(ge) 經濟發展。”

  4.8%的經濟增速看起來比前些年有所下降,但“含金量”卻不低。2021年我國GDP總量超過114萬(wan) 億(yi) 元,在這個(ge) 基礎上實現全年5.5%的增長,相當於(yu) 5年前增長7.4%、10年前增長10.5%。2022年如果我們(men) 實現5.5%的增長,光是經濟增量就會(hui) 超過9萬(wan) 億(yi) 元,相當於(yu) 一個(ge) 中等國家的經濟總量。4.8%的經濟增速可以說來之不易。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說:“經濟的基本麵沒有發生根本轉變,回旋空間依然在,中央又出台了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這對於(yu) 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有重要意義(yi) ,會(hui) 使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的國土空間更加暢通地流動,這些都會(hui) 對發揮原有優(you) 勢提供有力支撐。”

  增速穩,有賴於(yu) 這三大動力——消費、投資和出口。

  “一墩難求”的冰墩墩,你搶到了嗎?今年前兩(liang) 個(ge) 月,在春節和冬奧因素的帶動下,消費增長明顯。不過,進入3月,國內(nei) 散發疫情對消費的穩步複蘇造成較大影響。一季度,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

  與(yu) 消費相比,投資的恢複步伐較快。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積極推動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投資成為(wei) 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一季度,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9.3%。

  外貿也表現不俗。在去年基數較高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0.7%。其中,出口增長13.4%,體(ti) 現了極強的韌性。 

  姚景源說:“分析這三駕馬車,最給力的還是投資,最重要的是基礎設施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去年年底增長速度隻有0.4%,今年一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5%。而出口和投資這兩(liang) 個(ge) 作用的積極發揮,彌補了消費領域遭受到的疫情嚴(yan) 峻影響和撞擊。”

  從(cong) 生產(chan) 端來看,今年以來,隨著一係列支持政策加快落地,工業(ye) 生產(chan) 克服疫情散發、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多重壓力,保持較快增長。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5%。

  民生方麵,雖然受多地散發疫情等因素影響,鮮菜價(jia) 格漲幅較大,但物價(jia) 保持總體(ti) 穩定。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CPI)同比上漲1.1%。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285萬(wan) 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平均值為(wei) 5.5%,就業(ye) 總體(ti) 穩定。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部署今年工作時提出的要求。從(cong) 剛才提到的一些主要指標來看,開門“穩”已經基本實現了,那麽(me) 這個(ge) “進”又體(ti) 現得如何呢?

  虎年春節後不久,一個(ge) 重磅消息傳(chuan) 來,一項被認為(wei) 是開啟了算力經濟時代的大工程——“東(dong) 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這張圖顯示的就是獲批的8個(ge) 國家算力樞紐節點。

  “東(dong) 數西算”,簡單地說,就是把東(dong) 部地區經濟活動產(chan) 生的數據和需求,放到水、電等資源更豐(feng) 富的西部地區來計算和處理。

  隨著數字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全社會(hui) 對算力的需求每年都在快速增長。“東(dong) 數西算”工程全麵開啟,將大幅提升我國的總體(ti) 投資水平,預計每年帶動社會(hui) 投資超過4000億(yi) 元。

  董煜說:“無論是大數據、雲(yun) 計算、區塊鏈這些產(chan) 業(ye) ,還是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改造升級,都需要算力作為(wei) 支撐。中國推進“東(dong) 數西算”工程,一方麵在當前是拉動有效投資的一個(ge) 重要舉(ju) 措,是培育西部地區增長極的有效舉(ju) 措。從(cong) 長遠來看,會(hui) 為(wei) 全國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兩(liang) 會(hui) 上,“專(zhuan) 精特新”成為(wei) 一個(ge) 政策熱詞,著力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首次被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那麽(me) ,什麽(me) 是“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呢?它指的是專(zhuan) 業(ye) 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這類企業(ye) 可能規模並不算大,但創新能力強,在某個(ge) 細分領域往往有“獨門絕技”,甚至是“隱形冠軍(jun) ”,是我國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去年7月,神舟十二號航天員首次出艙時振奮人心的場景。當時,劉伯明、湯洪波穿的是中國自主研製的航天服,這裏麵的一個(ge) 關(guan) 鍵器件——鋅銀電池,就是由一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自主研發的。

  通過自主研發把關(guan) 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突破一個(ge) 個(ge) “卡脖子”難題,是“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一大特點,它們(men) 也成為(wei) 中國製造強鏈補鏈的生力軍(jun) 。目前,我國有“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4萬(wan) 多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4762家。今年,我國計劃再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業(ye) ,帶動各省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達到5萬(wan) 家左右。一係列政策紅利將為(wei) 創新型中小企業(ye) 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董煜說:“通過在這些領域打造培育一大批“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實際是在一點一點補上過去產(chan) 業(ye) 鏈的短板。今天對這些企業(ye) 加大扶持力度,是在培育未來中國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

  技術創新,產(chan) 業(ye) 升級,為(wei)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動力。創新驅動引領之下,高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向好,高技術製造業(ye) 成為(wei) 工業(ye) 生產(chan) 和投資中的亮點。一季度,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4.2%,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32.7%。

  姚景源說:“高技術領域這些產(chan) 業(ye) 的增長速度相當於(yu) 整個(ge) 全部工業(ye) 平均增長速度的一倍,還有一個(ge) 很重要的就是投資,全社會(hui) 投資增長9.3%,高技術產(chan) 業(ye) 的投資增長27%。增長過程中結構得到了優(you) 化,高質量發展得到了進一步推進。”

  中國經濟這棵參天大樹,麵對風雨,依然努力健康地成長,這份成績來之不易。但是當前,疫情反複、外部環境更是複雜嚴(yan) 峻,要實現全年5.5%左右的經濟增速,同時保持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仍需付出艱苦努力。在宏觀政策中,有一項被形容為(wei) “放水養(yang) 魚”的政策,是我們(men) 保持中國經濟活力、更好地穩就業(ye) 的關(guan) 鍵,前兩(liang) 年也曾說“留得青山”,它們(men) 針對的正是我國1.5億(yi) 戶市場主體(ti) 。

  當前,一些市場主體(ti)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困難加大,要著力幫扶他們(men) 渡過難關(guan) 。

  減稅降費這項重要的政策紅利曾被形容為(wei) “放水養(yang) 魚”。今年最新的減稅降費“大禮包”不同以往,不隻減稅,還有退稅,總規模達2.5萬(wan) 億(yi) 元,為(wei) 史上最高。這其中,留抵退稅優(you) 先安排小微企業(ye) ,將直接為(wei) 市場主體(ti) 提供現金流約1.5萬(wan) 億(yi) 元,大大緩解企業(ye) 的資金壓力。

  當前,從(cong) 中央到地方,一係列助企紓困政策正加快出台落地。那麽(me) ,接下來,要更好地實現穩增長,應該在哪些方麵重點發力呢?

  姚景源說:“下一步的重點穩住全年經濟,首先還是要讓固定資產(chan) 投資發揮關(guan) 鍵作用,要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力度,從(cong) 財政政策到貨幣政策來支持投資;第二是進出口,進一步排憂解難,幫助它解決(jue) 問題;第三要研究擴大消費,我們(men) 最大的優(you) 勢是14億(yi) 人的國內(nei) 大市場,要研究怎樣使消費能有一個(ge) 較好的提升。”

  董煜說:“做好當前經濟工作壓倒一切的是要穩定市場預期,預期穩了,發展的環境就穩了,將來的趨勢也就穩了。接下去幾個(ge) 月,各地區都應該著力在維護營商環境上發力。大家一起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困難,幫助這些企業(ye) 更有信心去投資,去發展。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我相信今年穩增長任務是一定能夠順利完成的。”

  走過2022年的頭三個(ge) 月,在這些留下的數據背後,能看到“穩”,發現“進”。這裏麵蘊含著中國經濟承受的風雨,但承載更多的是國家的一項項暖心政策、是一個(ge) 個(ge) 市場主體(ti) ,包括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共同的努力。

  發展是解決(jue) 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guan) 鍵。難得的是信心,重要的是行動。風雨來襲時,保持戰略定力,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我們(men) 相信中國經濟這棵參天大樹一定能扛得住風雨,更加枝繁葉茂。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