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解碼中華文化基因:古人的“肥宅快樂水”,一起嚐嚐唄!

發布時間:2022-04-27 14:5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叱吒飲料屆的幾巨頭,

  誰能更勝一籌?

  無論是口感的豐(feng) 富,還是製作技藝的精巧,當屬茶為(wei) 最。

  茶葉的發酵程度不同,滋味也各有千秋。紅茶經過完全發酵,口感醇厚,回味悠久;綠茶往往不經發酵,氣味天然、清香爽口;如果既想體(ti) 驗紅茶的濃鬱,又想留住綠茶的清爽,半發酵的烏(wu) 龍茶無疑是最佳選擇。

  相傳(chuan) 在清朝雍正年間,福建省安溪縣的一名茶農(nong) 在采茶時,看到了一頭肥美的山獐。一心想品嚐野味的他,不顧身背的茶簍,就去追捕那山獐。滿載而歸後,他更是把製茶拋之腦後,直到第二天才想起來。神奇的是,茶葉在簍裏經過劇烈的搖動,又加上一夜的擱置,竟散發出獨特的芬芳,衝(chong) 泡起來味醇甘厚,又無苦澀,別有一番風味。

  這兩(liang) 道頗具“烏(wu) 龍”色彩的製茶工序一直傳(chuan) 承至今,被稱為(wei) 搖青和涼青。“搖動”與(yu) “靜置”反複交替,茶葉的邊緣先得到發酵,呈現出“綠葉紅鑲邊”的奇特現象,也帶來了烏(wu) 龍茶獨特的韻味。

  要品最正宗的烏(wu) 龍茶,還要到福建安溪去。烏(wu) 龍茶製作技藝目前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凝結著匠心精神的安溪茶從(cong) 此煥發蓬勃生機。依靠特色茶產(chan) 業(ye) ,安溪縣也實現了從(cong) “貧困縣”到“全國百強縣”的華麗(li) 轉身,更是獲得了“中國茶都”的美譽。

  中國新聞網與(yu)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聯合出品

  出品人:俞嵐

  總策劃:胡芳 孟群

  製片人:秦瑜明 吳慶才 齊彬

  編創指導:孫洪亮 王婧雯 趙希婧 白曉晴 周曉萌

  編創團隊:李怡瀅 曹航宇 楊雨千 田欣怡 張競 黃睿思 譚蘭(lan) 惠 陳中瑞

  英文譯配:李艾珂 宋依黛

  統籌:王凱 曾鼐

  編輯:王雪爾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