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職業教育這十年:建設技能型社會 培養更多大國工匠

發布時間:2022-04-27 15:2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wei) 大變革

  光明日報記者 晉浩天

  這幾天,浙江省金華職業(ye) 技術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王振洪的心情很激動。作為(wei) 一名職教戰線的老兵,他見證了職業(ye) 教育法的首次大修:“職業(ye) 教育總是不被社會(hui) 認可,但現在首次以立法明確,職業(ye) 教育是與(yu) 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這是積極而明確的信號,有利於(yu) 重塑社會(hui) 共識。”

  2022年4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四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施行以來的首次大修。新職業(ye) 教育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大國工匠,而培育大國工匠,離不開豐(feng) 沃的土壤——高質量的職業(ye) 教育。2019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甘肅省張掖市山丹培黎學校考察時指出,實體(ti) 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撐,做強實體(ti) 經濟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發展職業(ye) 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wei)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國務院頒布《國家職業(ye) 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以來,我國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走上提質培優(you) 、增值賦能的快車道,職業(ye) 教育麵貌發生了格局性變化。如今,我國共有1.13萬(wan) 所職業(ye) 院校、3088萬(wan) 名在校生,建成世界規模最大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培養(yang) 了一大批支撐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

  1.從(cong) “層次”到“類型”:打破職教“天花板”

  “職業(ye) 教育是‘類型’教育,不是‘層次’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這句話,教育部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在多個(ge) 場合都說過。現在,鮮明的政策導向得到了立法保障。類型教育的明確定位像一根紅線,串起了職業(ye) 教育改革的方方麵麵,許多關(guan) 鍵難題得到破解。

  本科職教,應運而生。目前,我國職業(ye) 本科教育現有32所高校,在校生12.93萬(wan) 人,2021年招生4.14萬(wan) 人。《關(guan) 於(yu) 推動現代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到2025年,職業(ye) 本科教育的規模將不低於(yu) 10%。

  以山東(dong) 為(wei) 例,山東(dong) 省2012年在全國率先建立“文化素質+職業(ye) 技能”的職教高考製度,當年安排本科招生計劃2600個(ge) ,報名人數3萬(wan) 多人。2022年,山東(dong) “職教高考”本科招生計劃增加到1.8萬(wan) 個(ge) ,報名人數達到20.9萬(wan) 人。

  職教發展“天花板”,已經被打破。河北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學校目前正抓緊在硬件指標完善、專(zhuan) 業(ye) 內(nei) 涵建設、治理能力提升、產(chan) 教深度融合等方麵下功夫,朝著職教類型特色鮮明、高水平職業(ye) 技術大學的發展目標全麵發力。”校長薛曉萍說。

  與(yu) 此同時,牽動職教改革牛鼻子的考試招生,也在改變。目前,分類考試招生成為(wei) 招生主渠道。武漢職業(ye) 技術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李洪渠欣喜地看到,願意參加技能高考的學生越來越多,學校錄取的這類學生也在穩步增加。他說,2021年,學校1200名技能高考畢業(ye) 生就業(ye) 率為(wei) 98.06%,其中升學人數339人,升學率為(wei) 27.34%。

  當前,全國高職分類考試招生超300萬(wan) 人,超過高職招生總數的60%,成為(wei) 職業(ye) 院校招生主渠道,促進了教育合理分流。

   2.“組合拳”夯實基礎:人才培養(yang) 邁向高質量

  3年前,身披國旗走上領獎台的畫麵,無數次在王碩腦海中閃回。2019年11月初,第三屆世界技能大賽俄羅斯歐亞(ya) 公開賽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ju) 辦。作為(wei) 河北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智能製造學院學生,王碩憑借過硬的專(zhuan) 業(ye) 技能,一舉(ju) 摘得了數控車削賽項的個(ge) 人銀牌。“作為(wei) 一名職校生,能有這樣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經曆,真幸運。”他說。

  今年,無錫職業(ye) 技術學院匯川機器人創新班學生塗福濤收到了中航工業(ye) 雷華電子技術研究所、施耐德電氣等多家單位的錄取意向。不安於(yu) 現狀、喜歡挑戰的他,最終沒有選擇進入事業(ye) 單位或世界500強企業(ye) ,而是決(jue) 定去北京一家主營教育機器人設備的公司,成為(wei) 一名嵌入式工程師。

  早在2021年11月,塗福濤參加第二十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時,就被該公司看中,並拋出橄欖枝。“作為(wei) 國內(nei) 最早開設工業(ye) 機器人技術專(zhuan) 業(ye) 的高職院校,我們(men) 的畢業(ye) 生就業(ye) 匹配度持續走高。”塗福濤的就業(ye) 指導老師、控製技術學院輔導員王麗(li) 梅介紹,工業(ye) 機器人技術專(zhuan) 業(ye) ,主要麵向工業(ye) 機器人係統集成及相關(guan) 自動化係統的操作與(yu) 運維等工作,近3年來平均就業(ye) 率為(wei) 98.43%,平均就業(ye) 對口率達到80.27%。

  這是王碩、塗福濤們(men) 奮鬥的結果,更是我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質量持續提升的縮影。近年來,金華職業(ye) 技術學院畢業(ye) 生去向落實率保持在97%以上,10%以上畢業(ye) 生在國企央企、事業(ye) 單位工作,近20%的畢業(ye) 生成為(wei) 醫療和教育戰線的骨幹力量。

  探索、推進、改革、完善……浙江經濟職業(ye) 技術學院商貿學院,就在不斷探索中找到了適合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我們(men) 以工作室為(wei) 載體(ti) ,與(yu) 數十家公司開展深度產(chan) 教融合,打造‘產(chan) 、學、研、培、賽’五位一體(ti) 的校企雙元工作室運營團隊。通過‘多方共建、雙元共管、資源共享、人才共育、項目共營、成果共有’機製,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校企命運共同體(ti) ,既提高了人才培養(yang) 質量,又在生產(chan) 實踐、教學科研等方麵取得豐(feng) 碩成果。”該校校長邵慶祥說。

  近年來,職業(ye) 教育培養(yang) 了一大批支撐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在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發展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職業(ye) 學校開設1300餘(yu) 個(ge) 專(zhuan) 業(ye) 和12萬(wan) 多個(ge) 專(zhuan) 業(ye) 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有力支撐我國成為(wei) 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

  3.完善製度體(ti) 係:服務國計民生水平日益提升

  職教質量高不高,最終要用貢獻說話。

  海南科技職業(ye) 大學教授黎冬樓,在服務國計民生方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在當了10年船舶駕駛員和船長後,他選擇入職海南科技職業(ye) 大學,任海事學院院長。此後,黎冬樓積極構建與(yu) 國際規則銜接的船員教育培訓體(ti) 係,培養(yang) 了一支“上得了講台、能維修船舶設備、開得了船”的雙師型教學團隊。並推動學校成為(wei) 省內(nei) 唯一一家擁有海船、內(nei) 河、漁船、遊艇等類型全部適任資格證書(shu) 培訓資質的單位。

  近幾年,海南科技職業(ye) 大學已為(wei) 海南省各類航運企事業(ye) 單位培訓考核船員300多次,培訓各級各類船員3萬(wan) 多人次,一定程度改變了本省航海技術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和涉海人員技能培訓長期依靠省外的局麵。

  服務地方發展,還有實打實的數字支撐。2019年高職擴招116.5萬(wan) 人、2020年高職擴招157.4萬(wan) 人、2021年高職擴招139.4萬(wan) 人,他們(men) 中有退役軍(jun) 人、下崗失業(ye) 人員、農(nong) 民工。高職擴招為(wei) 社會(hui) 培養(yang)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同時,也有效緩解了嚴(yan) 峻的就業(ye) 形勢。

  “雙高計劃”是引領職業(ye) 教育新一輪重大改革的排頭兵。中央財政每年引導資金20餘(yu) 億(yi) 元,帶動大量資源、資金向職業(ye) 教育聚集。其中,立項建設的253個(ge) 高水平專(zhuan) 業(ye) 群麵向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先進製造業(ye) 等,有力支撐了國家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和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

  在王振洪看來,職業(ye) 教育製度體(ti) 係的不斷完善,成為(wei) 職教十年發展碩果累累的關(guan) 鍵之鑰。“十三五”期間,我國建立健全以職業(ye) 教育和普通教育“雙軌”運行為(wei) 標誌,以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為(wei) 核心,同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相適應的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ye) 教育體(ti) 係。

  陳子季表示,“十四五”期間,職業(ye) 教育要重點做好三方麵:一是完善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進一步強化職業(ye) 教育類型特色,加快實現縱向貫通和橫向融通。二是提高職業(ye) 教育質量,健全職業(ye) 教育質量保障體(ti) 係,切實增強職業(ye) 教育適應性。三是提升職業(ye) 教育服務能力,適應產(chan) 業(ye) 經濟發展趨勢,深入推進產(chan) 教融合,加快形成職業(ye) 教育多元化辦學格局,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總之,就是一句話,要讓職業(ye) 教育‘有學頭、有盼頭、有奔頭’。”陳子季話語堅定。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