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網絡中國節·詩畫節氣】立夏: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來

發布時間:2022-05-05 14:12:00來源: 光明網

  【網絡中國節·詩畫節氣】

  立夏: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來

  作者:侯楠楠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ge) 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立,建始也,夏,假也,假,大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立夏的到來,意味著春天結束,夏天正式開始,草木也開始茂盛起來。

  立夏三候為(wei)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螻蟈,也就是拉拉蛄開始在田間鳴叫;立夏後由於(yu) 降雨增多,泥土鬆動,蚯蚓鑽了出來,王瓜也開始迅速生長。

  《敦煌二十四節氣》原畫出自《不可思議的敦煌·與(yu) 萬(wan) 物共生長》創作展——最佳創作團隊獎「豆莢創意」小朋友們(men) 的集體(ti) 創作。動畫製作:滿晨

  不過,立夏之時,暑氣還未占據夏季的主導地位,“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江河湧動,花草搖曳,處處是大自然的陽光與(yu) 柔情。王安石在《初夏即事》中寫(xie) 道,“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和暖的風吹來小麥的氣息,一片碧綠景象甚至勝過春花爛漫的時節。有的地方還把“立夏”稱為(wei) “春盡日”,“追春專(zhuan) 業(ye) 戶”白居易就在《春盡日》中寫(xie) :“醉對數叢(cong) 紅芍藥,渴嚐一碗綠昌明”,看看花喝喝茶,夏初也還行。

  三月不減肥,五月徒傷(shang) 悲。當你為(wei) 了做“劉畊宏男孩/女孩”而苦練健身操時,不要忘記,古時,立夏就有稱體(ti) 重的習(xi) 俗。據說,立夏這一天稱了體(ti) 重之後,就不怕夏季因炎熱而消瘦。人們(men) 會(hui) 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鉤上掛一個(ge) 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麵稱體(ti) 重。稱老人時,司秤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稱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hui) 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從(cong) 民俗中可以看出,人們(men) 希望通過“秤人”這個(ge) 舉(ju) 動,添福增壽。

  立夏這一天地方習(xi) 俗各異,一些地方會(hui) 煮好雞蛋,套上絲(si) 網袋,掛在小孩的脖子上。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小孩子相互比試,稱為(wei) 鬥蛋;無錫人要三鮮”,莧菜、蠶豆、黃瓜是“地三鮮”,海螺、河豚、鰣魚是“水三鮮”,枇杷、櫻桃和青梅是“樹三鮮”;江南地區還會(hui) 吃“野米飯”,食材來自野外,烹飪過程也在野外進行,野趣背後是人們(men) 對避災、吉祥的企盼。

  夏季到來,自然少不了吃冰。《詩經·七月》中就有“鑿冰衝(chong) 衝(chong) ”“納之淩陰”的句子,可見中國用冰、存冰的悠久曆史。但冰在古代是非常奢侈的東(dong) 西,“長安冰雪,至夏則價(jia) 等金璧”。周朝時,朝廷設立了專(zhuan) 門負責管理冰塊的機構“冰政”,由“淩人”管理。每年12月,“淩人”會(hui) 取天然冰塊,在冰窖中儲(chu) 存起來。到了立夏,皇帝會(hui) 將儲(chu) 存的冰塊取出一部分,賞賜給文武大臣。明朝劉侗也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算是不錯的福利了。

  麥足半年糧,立夏時節是麥熟的關(guan) 鍵時期,此時的降水、氣溫等對冬小麥的收成有預示意義(yi) 。“立夏不熱,五穀不結”,“立夏落雨,穀米如雨”,在灌溉技術尚不發達的古代,人們(men) 從(cong) 這一日前後的氣候變化守望夏收年景。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來。夏天好像是一夜之間到來的,溫熱濕潤的風裏,新的季節已經悄然啟動,無數的希望正在孕育。不過減肥這事兒(er) ,實在不能再等了。

  光明網×敦煌畫院 出品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