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用摻磷分子晶體製備透明導電電極
透明導電材料是光電子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目前科學家還很難開發出一種高性能材料,可以將透明性和導電性這兩(liang) 種通常不相容的特性結合起來,尤其對於(yu) 磷型摻雜材料而言,這一目標更難實現。近日,英國利物浦大學科研團隊宣布突破了這一難題,通過虛擬篩選實現了摻磷分子晶體(ti) 作為(wei) 透明導電電極的可行性。相關(guan) 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yu) 《材料化學》。
在這項工作中,科研團隊使用從(cong) 劍橋結構數據庫中提取的大量分子半導體(ti) 數據,評估基於(yu) 磷型摻雜分子晶體(ti) 的透明導電材料技術的可能性。
科研團隊對確定的候選材料施加了最高分子軌道能級,使材料易於(yu) 摻雜,並進一步提高材料的電荷載流子遷移率,使材料在摻雜時顯示更大的導電性。科研團隊還進一步提高材料的能量吸收閾值,使材料僅(jin) 吸收紫外線中的輻射。
科研團隊表示,在這一虛擬篩選模型中,具有理想遷移率的分子半導體(ti) 顯示出透明的特性,因為(wei) 它們(men) 要麽(me) 顯示低激發態的禁止電子躍遷,要麽(me) 顯示前線軌道之間的小交換能。這兩(liang) 個(ge) 特征都很難設計,但通過虛擬篩選可以在大量化合物中找到。(鄭金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