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潛力巨大

發布時間:2022-05-09 17:37: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作者:鄔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近年來,我國生活性服務業(ye) 加快發展,在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提升就業(ye) 吸納力、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從(cong) 發展潛力看,生活性服務業(ye) 的新需求潛力大、新供給升級空間廣、新動能後勁足、新機製保障強等特征十分突出,已成為(wei)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更好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的重要抓手。

  生活性服務業(ye) 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發展生活性服務業(ye) 是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內(nei) 在要求。隨著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居民消費熱點從(cong) 商品消費加速轉向服務消費,以教育、娛樂(le) 為(wei) 代表的發展型、享受型消費需求持續擴大。同時,消費觀念也發生變化,居民消費更加追求個(ge) 性化、品質化、多樣化。在此趨勢下,生活性服務業(ye) 不僅(jin) 能滿足居民已有的消費需求,而且能以更加多樣化的業(ye) 態創新和模式創新帶動引領新消費需求,通過挖掘“老需求”、激發“新需求”持續推動消費結構升級。

  發展生活性服務業(ye) 是帶動就業(ye) 的有效抓手。服務業(ye) 快速發展,對就業(ye) 的吸納能力不斷增強,已經成為(wei) 我國承載就業(ye) 的主要行業(ye) 。作為(wei) 服務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性服務業(ye) 提供的崗位種類繁多,既有餐飲服務等傳(chuan) 統崗位,又有網絡主播等新興(xing) 崗位。截至2021年底,我國靈活就業(ye) 人數達2億(yi) 人,其中,生活性服務業(ye) 是主要領域。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ye) 將進一步拓寬就業(ye) 渠道,有助於(yu) 釋放就業(ye) 潛力,特別是能為(wei) 不同教育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就業(ye) 者提供更多崗位,增強穩就業(ye) 的“蓄水池”功能。

  發展生活性服務業(ye) 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生活性服務業(ye) 涉及的領域寬、範圍廣,不僅(jin) 包含衣食住行等方麵的服務,而且包含健康、養(yang) 老、旅遊、體(ti) 育、文化、教育等方麵的服務。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ye) ,為(wei) 人們(men) 提供豐(feng) 富、便利、優(you) 質的生活服務,有利於(yu) 解決(jue) 群眾(zhong) 生活中的“急難愁盼”問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美好生活需要。

  當前,我國生活性服務業(ye) 發展潛力巨大。

  一是新需求潛力大。從(cong) 消費能力看,我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wan) 美元,居民消費能力顯著提升,這為(wei) 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提供了條件、蓄積了動能。預計到2035年,我國人均GDP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居民消費需求特別是服務消費需求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從(cong) 發展規律看,隨著人均GDP上升,服務消費占居民消費的比重也逐漸上升。2021年美國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為(wei) 65.2%,日本為(wei) 57%,韓國為(wei) 55.9%。同期我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wei) 44.2%,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二是新供給升級空間廣。我國生活性服務業(ye) 發展仍處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初級階段,供給總量提升空間大,供給結構優(you) 化空間大,供給質量提升空間大,特別是在就醫、養(yang) 老等熱點領域有較強的供給升級動能。隨著需求升級,生活性服務業(ye) 的供給升級也逐步提速,行業(ye) 資源配置與(yu) 人口布局失衡等問題在發展中不斷緩解,居民獲得生活性服務成本高、難度大、便利性差等突出矛盾已明顯改善,生活性服務業(ye) 發展提質增效趨勢逐步顯現,這也進一步促進了供需之間的匹配與(yu) 平衡。

  三是新動能後勁足。當前,數字經濟與(yu) 生活性服務業(ye) 融合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催生出一係列新業(ye) 態新模式,引發行業(ye) 革命性變革,有效拓展了行業(ye) 的生產(chan) 可能性邊界,推動服務消費快速增長。生活性服務業(ye) 數字化不僅(jin) 極大方便了消費者、降低了消費成本,而且推動供給端以更加敏銳的信息捕捉和處理能力提升其滿足需求的水平。據統計,2020年,我國服務業(ye) 數字經濟滲透率為(wei) 40.7%,生活性服務業(ye) 的數字化水平在服務業(ye) 中處於(yu) 較低位置,這表明數字經濟與(yu) 生活性服務業(ye) 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融合滲透將為(wei) 行業(ye) 帶來巨大發展潛能。

  四是新機製保障強。經過多年“放管服”改革,特別是近年來助力生活性服務業(ye) 發展的一係列政策措施出台,生活性服務業(ye) 準入限製有所減少,行業(ye) 分割、地區分割問題有所緩解,要素市場化配置水平持續提升。當前,生活性服務業(ye) 還存在金融支持力度弱、經營成本高、用地限製多等問題,但改革的持續深化將進一步破除生活性服務業(ye) 麵臨(lin) 的體(ti) 製機製障礙,提升行業(ye) 可持續發展水平。

  下一階段,應聚焦解決(jue) 當前製約生活性服務業(ye) 發展的突出問題,多措並舉(ju) 激發行業(ye) 發展活力、挖掘發展潛力,以生活性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一,深化生活性服務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擴大服務有效供給。需加大對重點領域基本公共服務的支持力度,充分釋放政府基礎性、兜底性服務功能,鼓勵更多社會(hui) 資本進入供需矛盾突出的領域,推動生活性服務業(ye) 社會(hui) 化發展。具體(ti) 來看,要進一步優(you) 化生活服務網點布局,增強生活性服務業(ye) 的可獲得性和便利性;加強生活性服務業(ye) 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老舊基礎設施改造和升級,提高公共服務設施的適老化、適兒(er) 化水平;建立健全養(yang) 老、托育、家政等領域的服務質量標準,完善用戶反饋機製,加快培育一批服務質量過硬、用戶反饋良好、企業(ye) 誠信度高的服務品牌。

  第二,推進生活性服務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增強行業(ye) 發展新動能。重點是進一步擴大數字化應用範圍,加快提升重點應用場景數字化水平,推動生活性服務業(ye) 向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重塑生活性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功能,豐(feng) 富服務品類,促進服務消費升級;加強一體(ti) 化綜合性數字生活平台建設,滿足居民購物、餐飲、旅遊、資訊等多樣化需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數字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發,加強數字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數字化轉型基礎支撐水平。

  第三,完善生活性服務業(ye) 體(ti) 製機製,激發行業(ye) 發展活力。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促進生產(chan) 要素在全國範圍內(nei) 暢通流動。推進生活性服務業(ye) 高水平開放,加強規則、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加強服務領域的消費者權益保護,規範服務市場秩序,暢通消費者維權渠道。積極探索與(yu) 生活性服務業(ye) 發展規律相適應的包容審慎監管,推動形成多方參與(yu) 的多層次多主體(ti) 監管機製,確保生活性服務業(ye) 健康有序發展。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